亚洲锦标赛仅获1铜 新规则让中国拳击无所遁形

2013年07月23日11:30  中国体育报

  6月29日至7月9日,中国国家男子拳击队参加了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的2013年亚洲拳击锦标赛,只有49公斤级拳手吕斌获得了一枚铜牌,这是近十年中国队在亚锦赛取得的最差战绩。

  哈萨克斯坦展示力量

  本次亚锦赛共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85名拳手参赛,其中,哈萨克斯坦队夺得7金1银,创造了该国历史之最,是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哈萨克斯坦拳手表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超强的对抗能力和比赛节奏掌控能力,对新规则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发挥出了超强的水平。

  除哈萨克斯坦队外,半决赛40名拳手中有18人来自中亚,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获得52公斤级和81公斤级金牌。印度以1金3银1铜成为除中亚国家以外最大的赢家,东道主约旦获2银1铜,泰国和蒙古均1银2铜,日本和伊朗均3铜,伊拉克和叙利亚分别为2铜和1铜。

  本次亚锦赛是新规则实行后的第一次洲际锦标赛,中国共有9名拳手出战,基本为国内一线选手。拳手平均年龄24.2岁,吕斌最小19岁,最大的31岁是60公斤级拳手刘强,其他大部分集中在25岁左右。

  中国拳手对抗待提高

  比赛成绩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拳击目前在新十分制计分规则下的水平。中国拳手普遍表现出对新规则的不适应,技术单一,体能较差,对抗能力亟待提高等短板,凸显了中国拳手技术不扎实、动作不规范、连续拳少的缺点。有些拳手基本沿用了旧奥运拳击计分规则的打法,以单拳击打有效点为主。但是,在新规则下裁判员基本对一般性犯规不予暂停,比赛连续性和比赛强度进一步增强,对拳手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第一回合基本能较好地掌控比赛,但是二、三回合对手仍不停进攻导致中国拳手体能下降,最终无法控制节奏、组织进攻,只能抱头防守无力还击的情况。

  有些拳手前手拳运用过少,动作幅度大、发力过猛导致失去重心,从而无法有效组织二次进攻,步法不够灵活,打法较为单一,被对手很快抓住破绽大胆猛攻,导致溃败。

  例如,91公斤级拳手王玄玄对阵东道主拳手,王玄玄曾在2011年亚锦赛和同年巴库世锦赛两次赢过该对手,但该拳手身体比较强壮,力量、对抗能力比较好,不断逼近到中近距离与王玄玄拼打。王玄玄始终跟着对手的节奏,丢掉了自身速度快、击打距离长的优势,与对手进行中近距离的拼打中有些慌乱,注意力无法集中,一直被对手压制,最后体能下降,负于对手。

  从本场比赛看,以往我们利用速度快,击打结束后马上采用贴靠等方式破坏对手击打距离的时代已经结束,新的计分规则下要求运动员更为全面,体能更为出众,技术动作更为简洁实用,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拳手才能最终赢得比赛。

  胜负判定发生大变化

  应该说,中国参赛拳手已经认识到十分制对胜负判定、制胜规律等方面的改变,但是,本次亚锦赛还是给他们好好上了一课,给中国拳击敲响了警钟。不仅仅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拳手场上表现不好,更重要的是我们以往靠单拳、灵活等赢取胜利的方法手段已明显无法适应新的规则。

  本次亚锦赛共有19名国际裁判,均由国际拳联选派,其中7人来自亚洲。客观讲,本次比赛的判罚尺度与真正的国际判罚尺度更接近,从电子计分系统到裁判员判罚标准更加淡化了有效拳等因素,更多的是对双方整场比赛优势的判定,裁判员更看重拳手在场上控制比赛的能力、技战术水平等。目前,国际拳联在计分操纵盒中已取消了有效点的按键,只进行优势认定。

  应该说,新规则还原了拳击的本质,进一步加强了观赏性,颠覆了以往奥运拳击对胜负的判定。如中国52公斤级拳手麦清贤和60公斤级刘强的比赛,如果按照以前有效点的判罚标准,他们均应获胜,但在新规则下他们却输掉了比赛。相信今年世锦赛摘掉头盔后,比赛强度以及对抗性将进一步加大,从这点来看,我们应该尽快组织相关科研人员、教练员对新规则进行研究,尽快找到适合中国运动员的制胜规律。

  周 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