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胡利军
第6届即最后一届东亚运动会已经在天津落幕了,下一届将变身为东亚青年运动会。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说,东亚运突然变身并不突然,而是水到渠成的。东亚运动联合会名誉主席霍震霆则强调,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体育意识还相对落后,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东亚运动会的改制真是如此吗?目前不受重视的局面会在变身后真的会改变吗?类似的综合运动会如何存在呢?本期三言二拍,本报记者和特邀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胡利军将一起探讨上述疑问。
改制原因:转型是被迫而为or水到渠成?
白志标:有幸参与了最后一届东亚运的采访,在采访中,我曾和一些运动员、教练乃至体育管理者谈及东亚运的改制。就我看来,东亚运的改制与其说是水到渠成,还不如说是被迫转型。回顾一下过去6届东亚运动会,从参赛代表团就可以看出阵容非常不平衡,中国代表团一家独大,韩日代表团争当老二,历届的结果同样极不均衡,就如本届赛事,中国代表团的金牌超过总金牌数的一半,这样会打击其他代表团的积极性,加上知名运动员越来越少,这项运动会逐渐成为“鸡肋”,改制是必然的。
胡利军:这项运动会的初衷是希望体育本不发达的东亚各国和地区能增进交流。中国代表团一家强大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我同意白志标说的,这再次显示了东亚地区体育发展的不均衡,中国人口多,参加这样的赛会难免会让人觉得“以强欺弱”,但毕竟也属于东亚地区。既然纯竞技的运动会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和提升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体育水平,那改成一个纯青少年体育人才交流的平台倒不失为一个办法。我倒不认为东亚运的转型是被迫的,此举反而是东亚各体育管理者积极探寻赛会生存的举措,其实每项运动会都会不断进行改革,奥运会也是如此,如何能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如何增加影响力,适应新的时代,这都需要考虑。
黄越滔:在北京奥运会后,国内体坛综合性运动会扎堆的现象早已引起了专家们的忧虑。此次东亚运赛场鲜有大牌选手,叶诗文、焦刘洋、苏炳添等是中国军团为数不多的亮点,其他如日本、韩国等代表团则是清一色派出年轻选手参赛。由于今年是新奥运周期的第一年,全运会和世锦赛等重大赛事接踵而来,运动员经过大半年马不停蹄的南征北战,对于关注度不高又无硬性任务的东亚运动会难免三心二意。此外,实力不均衡导致部分代表团索性只派二队甚至三队参赛,达不到很好的交流目的。如果变成青年运动会,参赛选手实力比较接近,相信会达到交流的效果。
变身前景:弱化竞技成绩=达到交流目的?
胡利军:变身后的东亚运名称叫东亚青年运动会。我有个疑问,原来已有亚洲青年运动会,是否还需要东亚青年运动会?可以看出,这样的运动会非常弱化竞技成绩,强调的是体育青年人的交流。坦白说,从运动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变身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关注度无疑会下降,因为不强调成绩的运动会与其他文化交流活动差别不大,媒体也不可能集中报道。世界各地申办青奥会的积极性及媒体关注度都远低于奥运会,东亚青年运动会的受关注度低于亚运会不足为奇。我倒觉得,亚青会将来搭着亚运会,东亚青年运动会变成东亚各国和地区轮流举办更现实。而且对专业场馆的要求小了,也便于一些小国家如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举办综合性赛会,从这个角度看,东亚运变身有高于体育的意义。
白志标:我赞同胡老师的说法。如果说现在东亚运还能有一些商业赞助的话,东亚青年运动会可能更需要举办地官方的投入,而且这种青年体育交流会更需要长期的投入和支持,才能令提升青年人参与体育的意识的目的得以实现。此外,我还有一个疑问,东亚青年运动会的参与选手究竟是如同此次东亚运动会的专业二线选手呢,还是学习青奥会的路子,参与选手最终变成爱好体育的中学生?如果是前者,最终可能又变成东亚运的翻版;如果是后者,对于注重竞技成绩的中国体育来说,东亚青年运动会可能变成东亚大运会或东亚中运会,最终由大体协来负责组队。
黄越滔:东亚运动会变身后原则上允许14岁至18岁的运动员参加,这与亚青会、青奥会的运动员年龄层次一致,有利于相互衔接。本届东亚运动会联合会名誉主席霍震霆说过,东亚青年运动会的平台可以让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背景相似的东亚青年加强交流,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奥林匹克价值观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让更多年轻人享受到体育的乐趣,感受体育的魅力。正如魏纪中所说的,为区域内体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创造了参赛机会。
综合性运动会的生存条件:竞技水平+民众意愿+政府支持
黄越滔:我认为综合运动会生存最重要的一点是得到政府支持,因为承办赛事需要的所有硬件、软件设施,人力、财力都是耗费巨大的。这一点在中国没有问题,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大型综合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有完善的组织、有经验的人员、精密的策划和充足的资金,有时甚至连天气问题都会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这些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协会或组织能完成的工作。
胡利军:黄越滔的看法只是综合运动会生存的一个方面,这样一项综合运动会的存在要满足多个条件,首先这项运动会的水平如何,水平高如奥运会、全国性运动会这样的,受到的关注度高,市场开发情况就好,也能满足体育迷看明星的心理需求;其次,老百姓愿不愿意,比如当年的希腊奥运会,尽管最后没影响比赛,但筹办期间一直有市民抗议、罢工,结果场馆工期一拖再拖,本来是想借办奥运会体现希腊的正面形象的,结果却是负面效应连连;最后便是政府的支持力度,确实如黄越滔说的,综合运动会需要的场馆费用、人力等都非常大,需要政府内部协调一致。
白志标:世界上有多项综合运动会,除了奥运会外,还有英联邦运动会,过去还有友好运动会,咱们国内有全运会。应该说,尽管现在这些运动会的政治意义降低了,但依然承担着宣传国家和地区形象的功能,我想这也是那么多综合运动会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刚刚落幕的东亚运,中、日、韩代表团可能不需要这样的平台来证明自己,但对于其他参赛国家和地区,因能力有限平时无法参与到更高平台去展示自己,东亚运这个平台或许正合适。
我们需要多少综合性运动会?重复、没必要、白花钱的应取消
黄越滔:在中国举办过的国际性的综合性运动会已经非常多了。或许,过去中国承办运动会的目的是要让世界认识中国,但随着亚运会、奥运会等顶级赛事在中国的成功进行,中国已经不需要依靠运动会来证明自己了。在国内,综合性运动会不计其数,除了全国运动会,还有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等,令人目不暇接。在奥运会等重大赛事努力谋求“瘦身”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的综合性运动会规模却越来越大,耗时越来越长,宣传上更是以“规模历史最大”、“参赛人数历史最多”和“历史之最”的口号为荣。但老百姓参与体育的热情似乎跟赛事的增加关系不大。我觉得,在奥运周期内,一年能有一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足矣。近几届全运会,很多比赛场馆的闲置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如果能节省下建设场馆的费用,而将其用在更多小型体育设施的建设当中,让更多普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效果可能会更好。
胡利军:综合运动会耗费的财力、物力是其他比赛无法相比的,我之前也说过,这种综合运动会绝对不是越多越好。现在有人说应该取消全运会,我倒想说,首先应该取消的恰恰不是全运会,而是那些所谓的农民运动会、工人运动会,全运会至少还是各地专业运动员比赛,而其他的如农民运动会,有多少是真正的农民?举行那样的运动会无疑是浪费钱财。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综合运动会,很难有个准确的数,但那些重复的、没必要、白花钱的运动会就应该取消。
(策划 本报记者雷煜 撰文 本报记者白志标 黄越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