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体育赛事要节俭更要专业

2013年10月15日08:00  大洋网-广州日报

  特派记者 白志标 黄越滔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即将闭幕,今天上午,赛事组委会与东亚运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了本届东亚运的各种成功之处。从今年的辽宁全运会开始,节俭办赛事成为未来国内举办体育赛事的第一标准,而本届东亚运同样秉承这样的理念,从开幕式到赛事、媒体运行无不强调节俭。不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却发现,赛事主办方一些“一刀切”的做法模糊了“节俭”与“必需”的概念,正如组委会中一位老体育工作者所言:“节俭办赛更需专业,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才能让节俭落到实处,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花,但该花的钱绝对不能打折扣。”

  缺培训 志愿者职责模糊

  志愿者是一届赛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热情、专业的志愿者能让赛事的其他参与者更为方便,也反映了赛事组织方的专业化程度。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按东亚运联合会名誉主席霍震霆的说法,本届东亚运共有60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如果要做到切实地为赛会其他参与者提供服务,往往需要在赛会开始前进行多次培训,并针对不同岗位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才能做到专业化服务。

  而本届东亚运的志愿者则正好是缺少了应有的培训,记者了解到,此次东亚运的志愿者基本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原因则是东亚运的比赛时间在10月,如果要培训则要在8~9月进行,而那段时间正好是高校放假期间,如果集中培训就需要提供食宿,就需要花销,而办赛预算中没有此培训费用。

  缺少培训,导致各场馆中的多数志愿者并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有些干脆变成了观众甚至“捣乱者”。例如田径百米比赛当晚,混合采访区本是记者们采访的区域,但却挤满了拍照的志愿者,导致记者们无法通行——事实上,志愿者赛后满场追着运动员合影在本届东亚运的多个赛场都有发生。据悉,在众多的志愿者中,主新闻中心的志愿者是接受培训最多的,但也仅培训了三次,而且还是开赛前才由主新闻中心自己进行的培训。

  不靠谱 班车司机不认路

  在每届大型综合运动会中,媒体运行是最为繁杂的工作,特别是媒体出行和采访的安排。对采访大赛的记者们来说,媒体班车的准时运行是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本届东亚运在这方面也没能完全保证。

  本届东亚运的媒体班车始发站都集中在主新闻中心前的停车场,方便记者们出行,在这里可以乘车去任何一个场馆,每半小时发车,一切看起来井然有序。但上车后经常会出现以下情景——“我是第一次走这条线啊,怎么走啊?”“我认得路,你到时听我指路就可以了。”“那我听你的了,每天换个路线真记不住。”这是司机与主新闻中心随车志愿者的对话。据主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媒体班车的司机基本都来自天津郊区县,对天津市里的道路并不熟悉,“赛前才集中到这里,我们就怕出现走错路的情况,因此带着我们主新闻中心的随车志愿者一遍遍地跑路线。”

  有认路的志愿者协助,司机尚不至于迷路,但同样没有进行过培训的他们在志愿者不在的情况下可就“抓瞎”了。在女排[微博]决赛当天,比赛完已是晚上9时左右,记者们采访完刚回到媒体工作间就被告知,媒体班车要发车了,经过一番抗议,班车发车时间被延迟以便记者有时间发稿。可就在大家发完稿准备乘车离开时却发现班车不见了,工作人员给司机打电话一问才知道,原来司机见没事干就自己开车走了,具体去干什么了没人知道,直到20多分钟后才返回。

  不理解 古怪赛制看不懂

  在本届东亚运的比赛中,有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在不少分赛场,你找不到比赛场馆在哪里,尤其是一些设立在高校内的体育场馆,根本没有指示标识,不少记者都只能用自己手机导航来寻找场馆的具体位置。

  记者们还发现一项奇怪的赛制——冠亚军争夺战结束后不颁奖,而是要等第二天才进行的三四名决赛结束后一起颁。这样的安排不要说记者们少见,就是运动员和教练们也觉得纳闷。常见的安排是三四名比赛先进行,然后再进行冠亚军比赛,从而能顺利完成颁奖。在女排决赛当晚,接受完采访后有运动员习惯性地以为要颁奖,被队友提醒后才想起冠军奖牌要第二天才能拿到。赛场工作人员坦言:“我们也不知道这个赛制是谁制定的,从这种安排就能看出多不专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