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又有球童罢工了,第几次数不清了。每次都是球场欺负人么?球童自己有没有责任?相较于欧美动辄就有的集体罢工活动,国内球童罢工显得规模不大,不过他们整齐的球童制服,一样的色调集结在一起,也很有威慑力。为什么球童与球场总有这样或那样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人的问题?还是用工制度的问题?
据说是一场误会
近日,网上一篇关于球童罢工的帖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个网名为“2012_TIGER”的球友发表了一篇博文,其内容是:5月12日上午,广东东莞峰景高尔夫[微博]球会的球童出现集体罢工的行为,文章中称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有二:一是球场的管理模式不适合球童,是根本原因;二是当天清晨,球场无故要求球童进行义务拔草的工作,这是事件的直接导火索。
根据热心球友提供的信息,记者与东莞峰景高尔夫球会和目击者核实此事。球场给出的说法是:当天球场的确要求球童进行除草工作,但是有部分球童认为除草超出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范围,遂没有听从球场的安排,并向球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反映此事。在球童等候球场方面给予回应时,正在球场打球的球友路过并目睹了事件的过程,误认为是球童罢工。
球场领导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球童进行沟通,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事情并没有网上所说的“罢工”那么严重。至于网友拍摄的照片,系球童在等候球场方面做出回应,以及球童在休息室内休息的情景。峰景球会也在第一时间与博客的作者取得了联系,在说明情况后,该网友删除了自己的博文。
一位知情人称,她的朋友是峰景球会的球童。据这位球童描述,当时的情况的确没有达到罢工的程度,早上发生的事没到中午就解决了,球场的日常运营也没有受到影响。一些球童依旧按照正常的程序,跟着客人下场。这件事很快在球童中间平息了。
峰景球童事件虽然最后被证实不是罢工,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类似事件都是一场误会。全国各地的球场依旧频频出现“球童罢工”的情况。
通过对全国各地部分球场球童的走访,我们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还是球童工资待遇方面的问题。国内有很多球场没有与球童签订劳动合同,更不会给球童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最多给球童上一个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样就导致球童没有基本工资,收入来源只有出场费和小费,只能“靠天吃饭”。球场客人多的时候,球童收入自然多,赶上经营不景气,球童收入就少得可怜。双休日和节假日,球场的果岭费在增加,球童却没有加班费和补贴。
去年,南方某高尔夫俱乐部的球童就因为待遇问题闹起了罢工,相较于欧美动辄就集体罢工的行为,这里的罢工显得不具规模,不过他们整齐的球童制服,一样的色调集结在一起,也很有威慑力。
“高温补贴、保底工资、双包双份出场费、节假日双倍工资、劳动合同……”罢工人群中,一张高举的展示牌赫然可见,上面的条目罗列七条之多。其实,这个牌子是从废弃的纸箱子上撕下的一面纸板,上面的字,是用黑色水笔一笔一笔描出来的,两个大大的“抗议”格外醒目。字迹笔画看起来并不顺畅,不过不规整的字体却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罢工者的诉求。
球童的集体罢工,显然给球场当日的营业造成了影响。球友L先生就因此无奈地取消了他的打球计划。不过仍有部分球友,选择自助打球,自己背包走下球场。
“好在第二天,一切都恢复了正常。”该俱乐部球童主管M小姐这样说。记者从她那里得到证实,纸板上的诉求都是球童的真实反映。当天,经过球童与俱乐部双方的协商,工方的诉求有了回应,高温补贴和底薪得到满足,这一事件就这样告一段落了。
当问及球童的所有诉求是否都得到满足时,她并没有给予完全肯定的回答,“这是球场上级领导与球童之间的谈判,具体谈判的内容不是我所能完全了解的,也不是我需要去问的事情。”她这样解释。
一些球童也说,闹罢工的时候,他们也不指望球场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提十条能有一两条得到满足的就行了。
有趣的是,与南方这家球场相比,本次球童事件的主角峰景球会算是比较正规的。峰景球会的领导告诉我们,球童对球场的制度和要求有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情,相信每个球场都出现过。当记者询问峰景的球童有无基本工资时,这位领导的回答是;“没有基本工资怎么给员工上保险、缴公积金?我们这里的球童都是聘用制的,有正规的劳动合同保障,而且每月的基本工资都要比周围的球会高七八百元。所以,说我们这里出现球童罢工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一件事。”
劳动合同,必须的
无高温补贴、无底薪、工作时间过长等确实是导致球童罢工的原因,但待遇不合理仅仅是一个方面,球童罢工是由很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比如球场管理方面的不完善,一位来自湖南某球场的球童告诉记者,作为旁观者,她十分理解同行们的举动。就连她自己所在的球场都处在罢工的边缘,随时有可能罢工。这是因为她们的现状与当初球会招聘时给予的描绘相差甚远。
球童们感叹,当初球会许下承诺包吃包住,如今不但让球员自备干粮、自寻居所,还巧立各种名目收取球童的管理费用。本来就没有基本工资,遇到客人少的时候,收入根本无法保证,再加上还要“反哺”球会,球童心里十分不满。该球童觉得,并不是球童有意与球场为敌,但凡是球场给予他们基本的工资保障,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兑现,球童都不会走到罢工这一步。
当然,其中也有球童自身的原因,大部分球童维权意识淡薄。目前国内球童的学历都是中专上下的水平,很多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另一方面,球童在球场或球童培训机构接受培训时,培训单位几乎没有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教育。
在国内长期从事球童培训中心的一位女士说:“一般的球场和培训机构只给球童上礼仪、体能和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相对高端一些的,也只是在培训上增加团队意识、沟通技巧以及客户群体特征等方面内容。只有极少数的地方给球童普及有关劳动者权益的事情。很多球童在接受培训后仍然对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等概念一无所知。”
这位女士根据她所在的培训机构每年送出的球童计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完全统计数字,目前国内的球童只有40%与用人单位即球场签订了劳动合同,而在这些所谓的劳动合同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未在当地的劳动部门备案,因此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
很多时候都是出了事,球童才发现自己的劳动权益受到了损害。去年7月底,海南某球场的刘姓球童在球场上捡球,客人击球时,他在树下避让,没想到这时竟然发生了意外。客人击打的一颗球,打到椰子树上反弹回来打中了他的眼睛。刘的眼部当时就疼痛出血,随后他被球场工作人员送到海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告诉他眼球可能无法保住。随即对他进行了右眼球破裂修补术等抢救措施,但最终由于伤情严重,医生不得不对他施行眼内剜除术。
遗憾的是,事故发生前,刘和球会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几经波折,他通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和球场方面沟通,球场才最终认可了双方的劳动关系。
刘出院后,由于在赔偿问题上与球场方面没能达成一致意见,遂向海口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直到今年5月,他才被认定为工伤,属于五级伤残。球场这才按照相关规定,给刘安排适当的工作,并且没有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如果当初就拥有完善的劳动合同,刘就不必为此事四处奔波,耗时近一年了。
闹一闹,有钞票
很多人会有疑问,球童罢工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呢?一位参与过罢工的球童说:“有人在领导我们。”
这些组织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个人权益被严重侵犯,忍无可忍发动反击的;另一种是头脑比较精明,希望通过制造冲突引起社会关注的。
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球童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沟通。比如QQ,建个QQ群全国各地的球童都能加进去,哪里发生了什么事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平日里的酸甜苦辣大家也会拿出来分享,一些有想法的球童会组织大家讨论热门的话题,也会利用网络平台为自己谋求利益。一位球童告诉记者:“要知道舆论的厉害。”当记者追问什么是舆论时,他给出的答案是——舆论就是大家都在说。所有人都向着你,你就能占据主动。他接着说:“其实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希望得到本该属于我们的,他们(球会)太过分我们就闹。”
“如果还得不到解决呢?”记者问,“那就去告他们,不过很少有人这么干,告不起。唉,胳膊终归拧不过大腿。闹一闹差不多就行了。”
球童们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看出一些端倪。球童小Y在广东某球场工作,北方人,今年20出头,做球童已经1年多了。问起小Y做球童的原因,她说:“当然是为了挣钱啊。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收入还算不错,而且一说高尔夫,别人都会觉得挺高端的,与做其他行业的朋友相比有一些优越感。”
小Y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一般,所以全家都供小儿子一人念书。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父母种地和哥哥打工赚的钱,在出来当球童之前,小Y在家里帮父母干过两年农活,后来家里觉得让她出去打工应该能多挣一些钱,就同意让她出来谋个工作。经过老乡介绍,小Y选择了当球童,在起初的两个月,她干劲十足,加上“先天条件”不错,很快就得到了她所在的第一个球场的认可。“当时那个球场的球童有分级,刚来的都是最低一级,所以出场费比较低,我记得一开始一个月也就挣2000多块钱。”
2000多元,对于一个球童来说,如果一个人花尚能够用。但小Y还要给家里寄钱,这时候一下就不够用了。小Y每个月自己留下1000元的生活费,剩下的都给家里,虽说在球场上班包吃包住,没什么大的开销,但是对于小Y这个年纪的女孩来说,总归还要打扮一下自己,而且同龄人之间的攀比行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都激励着小Y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干了半年后,她来到了现在的球场。
现在自然要比之前收入高一些,不过小Y仍然不太满意,她说:“现在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4000多,但还是少,我的理想是一个月挣6000。一个月挣3000太少了,我家种地一年还能有三万多的收入,如果拿不到五、六千的工资,真的还不如回家去种地,那样还不用受气。”
谁给小Y气受了?“客人,他们总看你不顺眼,你还不能表现出对他们的不满,否则他们就有了投诉你的理由。
被投诉了就又要受球场的气,因为有时候球童部的领导也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骂你,在他们看来永远都是球童做错了。更重要的是,被投诉就意味着要被罚钱。”
说到这里,要提一个不少球场存在的现象,就是对待客人给球童投评分卡上,如果投到了最满意的箱子里,球童没有任何奖励,相反,如果投入了不满意的箱子里,球童是要被惩罚的。
别闹,我们改
面对球童行业较大的人才缺口,球场的管理者也不愿意与球童交恶,那样就意味着球童的流失。海南某知名球场营运部C经理向记者表示,好的管理才能留住球童的心。
由于球童多为女孩子,该球会在生活上给予了球童很多关心。据C经理介绍,球会每个月都会举办生日晚会,在当月过生日的员工都可以参加,其中包括球童。球会通过这一形式展示他们对员工的重视,球童们通过这一联谊活动,能够感受组织的温暖。
平时工作时,如果球童出现生病的情况,球会在第一时间派专人负责照料。在场下服务客人时,球童如果身体不适,球会也会马上更换球童。
海南岛夏季天气炎热,球会会为球童准备凉茶和冷饮,以供解暑。每年的5月至9月间,该球场都会给球童提供高温补贴,高温补贴费用为每月200-300元。
C经理认为,球童管理的关键是知道球童在想什么,并及时接受球童对球会管理工作的反馈。为了了解球童的心声,球场专门设置了建议箱,供球童向球场反馈信息,球童有什么怨言和不满,都可以匿名建言。
为了搜集球童的工作生活情况,球会每个星期都会抽一两名球童去了解生活情况,并将信息传达给球场管理层。C经理说,当球童和球会之间做到有效沟通后,能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猜疑和矛盾。
在C经理看来,自己所在的球场对球童开出的待遇条件是非常周全的。
该球场球童的基本工资是750元。在下场费上,球会做出了灵活的管理:如果一个月中某球童的下场次数为15场或15场以下,该球童有基本的1300元下场费;如果一个球童当月下场次数在15场以上,除了基本的下场费用,该球童在15场以外的每次下场中还可获得40元的下场费。C经理介绍,在旺季时(10月至来年4月),球童每月下场25场左右,淡季(5月至9月)下场15场左右。
该球场免费提供住宿、早餐和中餐,每月提供600元的晚餐补助(每餐约20元)。
为了让球童在淡季时也有收入保障,在炎热的夏天(海南打球淡季),球会会将一部分球童送去东北某合作球会工作。C经理说,今年夏天该球会准备送30-40人(全部球童为80人)北上工作。该球会负责球童去程的交通费,东北合作球场提供球童回程交通费。在合作球会工作时,对方承担基本工资、下场费、食宿等全部费用。
C经理认为,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球会,必须提供给球童正规的合同待遇。该球场与球童签订了正式合同,并提供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的“五险”待遇,但没有公积金待遇。
对于管理球童工作,C经理认为球童管理的重点是不要无故处罚球童,一定要公正处理。如果一次处理不当,球童心中就会存下埋怨;如果球会再次冤枉该球童,球童的工作忠诚度就会大受影响。
对于球童团队的建立,该球会的经验是:不要过多招聘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球童。
如果球童是同乡,很容易拉帮结派。如果某个球童的工作出现问题,她/他的朋友容易包庇、保护。另外,如果某球童出现对球会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会蔓延至自己身边的人,会出现与球会大面积的对立情绪。因此,该球会现在的球童来自全国各地。
旁观者,有责任
位于东北地区的J球场曾在2010年和2012年发生过两起球童罢工事件。
2010年9月,在J球场工作的C球童在自己的博客里抱怨着对球场的不满:“公司不给我们提供任何吃住方面的待遇!所以我们很多外地的姐们都是在球场附近租房子住!而且上下班也不提供任何通勤方面的帮助。不给我们底薪,今年开场到现在工作已经快8个月了,工资单打出来一共才2000多块钱!在这样的条件下,还会安排我们做很多本职已外的工作。让我们义务拔杂草,义务清扫电瓶车,为电瓶车充电!义务清理球道上每个角落的卫生!还有球童的休息室里会经常的出现罚单,50元起价,最多不等。球童里一年的罚单就有上万元之多。客人出现的一切问题,领导巡场不予处理,只会来惩罚球童。更不可思议的是,球场保洁人员的工资是所有球童平均拔钱支付的,否则那些工作都由球童自己来做。没有奖金,没有我们应得的待遇!……最让人气氛的是,上周五当我们的一位球童在下场陪客人打球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客人的球打到了她的头部(头上所戴的安全帽都打碎了),受伤了,不能工作的情况下。球场领导发布命令,不许派球场的车送那位球童到医院去检查,让球童自己解决。”
这段文字是在另一位网友的转载中截取的,C球童关于罢工事件的原博客内容已经被删除。截稿前,记者试图联系C球童,但C球童给记者的回复是:“我想我可能帮不了您什么!因为我们内部有很多问题,我也不能完全说得清楚。真是抱歉!”之后,C球童没有再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
另一位在J球场工作的I球童这样感叹道:“假如我是领导,我会不会愿意来接管这群三年罢了两次工,有着参差不齐的素质,不高的学历,受尽不公平待遇多年,有着优质的服务水平但不一定有着优质的自律性,也许是中国高尔夫最出名的一群大姑娘小媳妇老娘们的球童们呢?”
I球童同样拒绝了记者深入采访的要求,她说:“说实话,我并不太想接受采访,就算报道了,对我们那里也许是根本没什么帮助的。”
2012年9月初,J球场球童再次罢工,但球场允许客人自己下场。对于球友H来说,这并不是坏事。“仔细回想一下,近几年来J球场因为待遇问题导致球童罢工已经数次了,给我们这些打球的既带来了不便,也带来了更多的高尔夫的快乐!”
快乐从何而来?原来球友H是在享受无球童打球的乐趣。“看看国外的球场,球场只负责提供车辆(手推车),打球全部是自给自足,维修果岭,球道打痕填沙等等,都是由打球者自行完成的。”
H球友甚至有了这样的期许:“不妨设想一下是否可以做一个中国第一个自助的高尔夫球场,让球友们更惬意地去享受绿草、蓝天、大海和高尔夫的精神与快乐!”对于H球友来说,球童罢工并没影响自己的打球快乐。
在许多球友看来,出现球童罢工的事情,球场要负主要的责任,不过最后能不能形成罢工,也要看球童。来自上海的G先生告诉我们,全国不同地方的球童的性格特征不一样,比如上海的球童大部分比较老实,球场不让球童收小费他们就不收。换作北京就不一样了,有的球童为了要小费能追客人追到会所里。到了广东,到了云南又不尽相同。一位来自北京的球友S先生也说,罢工这样的事情还是在南方出现的多一些,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南方的球童维权意识要更强一些。
但终究球童还是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S先生认为,中国的球童总有一种不太积极的心态,他们表面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可内心一直还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服务人员,说白了跟其他行业的服务员没有区别。球童的确应该是一个高端的职业,在国外好的球童的地位甚至可以和教练相媲美,他们的工作不仅是递杆、擦杆、耙沙,他们是客人在下场时最好的朋友,能够让客人倍感享受。归根结底,是国内球童的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位球友还说,客人在这件事上也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很多时候,球童对球场有一些看法,会和客人们倾诉,因为球童和客人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如果运气好,遇上负责任的球友或者会员,这些人还会把球童的抱怨反映给球会,并不是打小报告,而是给球会提建议。在球友看来,只有球会对球童好,他们才能安心工作,才能更好地为自己服务。所以现在有不少球友热衷于做球场和球童之间的桥梁。
有问题,找律师
如果球童与球会之间发生分歧,协商未果怎么办?法律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寻求第三方,也就是劳动局来协商解决。双方可寻求劳动局予以处理,由劳动局再次协调双方分歧,满足双方诉求,达成一致。如若未果,下一步就是实施起诉。
针对球童列出的各项条款,这些诉求是否受到法律保护,相信读者根据常识也可判断一二。
对于底薪一说,如果球童属于全职,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出现劳动者所从事岗位的基本工资,也就是常说的底薪,如果没有出现,那么这份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法》中对于球童所说的节假日双倍工资等问题,也有明确规定:工作日加班,加班费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0%;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加班费不低于200%;法定休假日加班的,加班费不低于300%。
至于高温补贴,全国各地有不同的高温补贴标准,可按照各地的补贴办法实施。显而易见,球童的这些诉求,都受到《劳动合同法》的法律保护。
对于社会公平的讨论,似乎从未走下过社会热议问题的榜单。一位经历过罢工事件的球童主管说:“很多球会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我们球场的罢工事件过去已有半年。
管理球童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管理他们的心,就是如何把球童的心态管理好。不能让他们的心态发生太多的不平衡,如果心态不平衡,又不是少数人的不平衡,那就非常糟糕了。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