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比3到3比0--北京青少年男排全运预赛找回自我

2013年04月15日13:57  中国体育报

  本报记者周圆 4月12日,全运会16-19岁男排预赛打响,被分在A组济南赛区的北京青少年男排,在前三场比赛中,两胜一负。特别是在4月14日的比赛中3比0完胜四川队,发挥出正常水平,从前两场比赛的困境中逐渐走出来,及时找回了状态。

  相比于成年男排,青少年男排具有“发挥不稳、波动较大”的特点,在北京队的身上表现得为明显,尤其是前两场比赛。“队员包袱重,压力大,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是主帅张洛对球队的评价。

  首场比赛,面对实力弱于自己的对手福建队,北京队却0比3完败,这是张洛2011年9月成为北京队主帅以来,率队第一次负于福建。全场比赛,北京队小将们一直处于紧张中,失误较多,仅第一局,北京队自身失误便送给了对手9分之多,第二局、第三局失误率也居高不下。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的比赛,就遭遇当头棒喝,北京队的小将对这个结果显然无法接受。赛后北京队主攻手刘力宾更是伤心地坐在墙角偷偷地流着眼泪。张洛解释说:“赛前想到了会出现这种可能,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不明显。这也是青少年队员的特点,第一次打这么重要的比赛,还是太紧张了,训练水平连一半都没发挥出来。”于是,在首场比赛后,张洛等教练组成员着重给队员进行了减压。

  第二场北京队3比2险胜广东队,队伍情况有好转,但心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好,起伏波动依旧很大。初登全运会舞台,队员在场上头脑发懵,比赛一头都是汗,这些因素都干扰了他们的发挥。第一局17比25,第四局16比25都是大比分失利。主教练张洛在比赛间歇不断强调“放松点、耐心、一分分来!”而很少涉及技战术的布置。

  张洛带队此前只输过广东队一次,但没有像本场比赛打得这么困难。“比赛起伏大,明显不是对手打得有多好,完全是自身的问题,自己的位置没有摆好,比赛结果看得太重,影响了发挥。”张洛认为,“作为教练,我们一直想办法,帮队员减压。但队员完全是在心理比较紧张、压力比较大,包袱比较重的情况下比赛,思想认识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北京队在去年的全国青少年U21男排锦标赛和全国青少年男子排球冠军赛上都跻身前三甲,被视为强队,但前两场比赛队伍只发挥出正常水平的5、6成,小组出线前景急转直下。第三场面对四川队,北京队不能再有闪失,这也激发了队员的斗志,全队多点开花,3比0零封四川队。胜利后,主攻手刘力宾面露笑容:“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我们很紧张,也想打好,但是心态出现了问题,失误非常多。这场我们不能再犯错了,所以大家发挥了水平。”

  一场完胜,让队员及时找回状态和信心,也通过前三场比赛,逐渐适应比赛环境、节奏、气氛等。“只有真正经历,有些东西才能放得下,青少年比赛,比的就是心态,出现这种局面很正常。”张洛表示。

  接下来,北京队还有很多硬仗,要与解放军、山东、河北等强队过招,球队要想进军全运会决赛阶段,不能再有闪失。“我不寄予希望他们打得多好,只要打出训练水平。”张洛直言,“摆正心态,发挥水平,北京队才能走得更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