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大师》专访黄沧江:享受转变 用心是关键

2013年07月30日17:13  高尔夫大师 微博
黄沧江黄沧江

  黄沧江时常回忆起20多岁刚离开校园的自己:当年他在台北八仙乐园工作,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路过林口高尔夫[微博]球场时,总是心生感慨——自己学的是园林专业,如果能在球场工作,那该是件多幸福的事。转眼间,从1987年踏入高尔夫行业至今,已经23年。当年梦想进入球场成为草坪师的黄沧江如今已经是沪上资深的高尔夫经理人。从球场草坪总监到副总经理,从在上海旭宝操持VOLVO中国公开赛到负责上海汤臣球场的整改,如今担任汤臣副总经理的黄沧江经历几次转型(本文刊登于《高尔夫大师》2010年8月刊,黄沧江现任上海旗忠高尔夫俱乐部总经理),对高尔夫的那份情怀却始终初衷未改。

  走上高尔夫这条路很偶然,在八仙乐园工作了没多久,黄沧江就接到了如今上海天马高尔夫俱乐部副总苏国桢的电话,得到机会进入一家筹建中的球场工作。刚进球场没多久,就又被当时的董事长派去美国学习。“说来好笑,当时老板问我,懂英文么?我回答说应该还可以,就这样糊里糊涂被派去美国。”好在当时球场的草坪师是美国人,临行之前,黄沧江找草坪师的太太恶补了几周英语,每天朗诵英文报纸。

  拿着一张往返机票、一张一万美金的旅行支票和对方球场联络人的电话,黄沧江开始了一段对他至今影响至深的旅途。“当时去美国不容易,要先从台北飞日本,再飞旧金山,再转机去奥兰多。”上最后一班飞机前,他在机场用投币电话给对方打电话,连打了5遍才听明白一句话——“您拨打的是长途电话,投币不足。”当时已经是夜里,球场没人接电话,黄沧江飞到奥兰多后,就坐在机场的长椅上,睡到清晨5点。“我不敢打车,因为司机都是黑人。以前看过的美国电影里,黑人都是黑帮分子。一直到天亮,我藏好护照和钱,才上了出租车。”在司机的帮助下,黄沧江找到一家MOTEL安顿下来,通知球场联络人来接。

  “初到美国很痛苦,球场高层讲话我听得懂,但实际操作的工人都是墨西哥人和黑人,不但听不懂他们说话,那些词连我带去的字典里都没有。没有信用卡,租车也困难,接下来又面临找路难。”但那一段困难重重的经历却让黄沧江逐渐自信起来,“在那之后,我就不太会害怕困难,因为我相信只要你用心,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事实也真是如此,在黄沧江面临的每一次转变中,用心都是关键词。

  “来上海工作了三年多,我很少打球,当时上海的球场经理人们每个月就小聚一次,有一次我和两个老外分到一组,发现别人都打得很好,当时我还是一百一十杆的水平,始终在右曲。”因为不太会打球,黄沧江遇到了不少尴尬事,不会用1号木,从140到19码的球他都要用7号木;他去观澜湖世界杯球场考察,当着很多人的面开球出了糗,“球飞得很近,但杆脱手飞得挺远。”

  黄沧江意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理人,他必须提高自己的球技。“我买了很多书和录影带,从杰克-尼克劳斯到尼克-法尔多,回台湾休假的时候特别去找过教练,还到美国一个高尔夫学院上过课,因为我小时候是打棒球的,始终按照过去的习惯打球,为了能打好,我开始重新改动作。”草坪部下班早,他下午三四点钟就去练球,保证每周下两三次场。一年破了百,到2000年,黄沧江迎来了自己在球场上最辉煌的日子,“最好的时候打过71杆,在旭宝,我一共抓了5个鸟。后来我还有机会和昆山的高手PK,第一场在旭宝,我主场获胜,第二场在大上海我打了82杆,最后拿到昆山地区的总杆亚军。”

  球场上的付出刚有收获,黄沧江又面临着职场上的转折。“说到这个我要感谢当时旭宝的一位会员,宝德汽车的陈德助,他经常约我打球,每次都给我讲一些如何才能在行业内做到顶的道理。他一直劝我应该去学习市场和销售,要尝试多元一点。”心中有了准备,机会到来时,黄沧江自然能够把握。2001年他开始主管上海旭宝的运作和市场,开始了自己职场的转变。

  “接下来的这些年,因为忙碌,球打得少了,但对如何做好管理却有了不少心得。”总结起经验,黄沧江井井有条,“回头去看,我觉得自己所有的经验都得益于时间,高尔夫不是尖端科技,没有捷径可言,无论是草坪还是球场的经营,有耐心之外,你还要细心,很多人都说上海球场服务好,其实不过是这里的管理者更能留意到细节。好和坏有时只有一个细节的区别,甚至有时细节可以决定这个球场的定位和未来。有些球场的排水和果岭有问题,往往不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太简单了,没有注重小细节而造成了品质上的问题。”

  成功转型,黄沧江说要感谢自己的学习精神: “以前我管草坪,闲暇时候看了很多书,不同观点的书籍给我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后来做业务,就买了很多营销类的书看,读书始终是件好事,你可以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作为管理者,黄沧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他懂得放手,让手下的员工有机会成长。“当时能顺利离开草坪部,是因为我很早就放弃了国外的草坪师,培养本地员工学习接手,当年旭宝办中国公开赛,没有国外专家和顾问,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让球场被评选为亚巡赛最佳赛场。在上海工作这么多年,我认为无论是球僮、营运还是草坪,未来都将是本土化人才的天下。管理者应当学会培养别人,自己才更有机会成长。这是管理者应有的气度。”

  如今的黄沧江,比过去更加平和,无论是职场还是球场。“都是被高尔夫磨的,它真的可以磨练一个人的脾气。我以前性格比较火爆,现在就很有耐心,没有认真练球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发现情绪控制对打球很重要。加上打球比较花费时间,所以你被迫要更好地思考策略,决定自己的工作安排,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他也不像当年那样,在球技上格外较真了。“现在的我更懂得享受高尔夫了—— 后来认识的朋友都和高尔夫有关;如果不打球,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别的什么运动。我习惯走路打球,所以它既能让我享受工作又能健身,何必为了多一杆少一杆计较那么多?高尔夫是一辈子的事,想通这一点,就没什么好急了。”

  除了周末与固定的球友打球之外,平日黄沧江总会在下午三四点独自下场打9洞,了解球僮和草坪的状态。担任《高尔夫大师》球场评委之后,他每到一个地方,也会选择一些没有打过的新球场,看看设计和服务。“我依然享受同伴的乐趣,但大部分时候我不再追求成绩,去学习享受一个人的思考与平静。我想,高尔夫最终的快乐在于,它将帮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文/马剑 图/张洪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