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晨报:李娜该如何为人处世?

2013年07月03日08:04  重庆晨报 微博

  文字和镜头

  碎片信息让偶像尴尬

  文字和镜头让运动员场外的故事得以曝光,让运动员的个性和人物更为丰满,但有时,碎片化的信息也给体育偶像们带来了些许烦恼。

  “我 只是一个网球运动员,一个打网球的,我尽全力在场上比赛。这是我的工作。”单看李娜[微博]这句话,其绝对充满正能量,但当你看到:“他还有脸可以坐那儿,我觉得 这是最神奇的地方。”你又会怀疑李娜是否已经自我意识爆棚,而忽略掉其在接受采访时其实一直面带笑容,并在此后强调:“但不管怎样还是很感谢他们吧,因为 他们让我自己变得更强大”。因为大家只能通过剪辑完成后的视频,或经过采写和编辑后的稿件得知李娜的声音。所以,我们并不知现场记者是如何向李娜提出有关 法网“三叩九拜”的问题,也不知李娜进行这番回答时的前言后语。是否有什么被省略或忽略的地方造成了表达的歧义,我们不得而知。

  连李娜 自己的教练都表示:“和媒体的关系很重要。”温网进入16强后,李娜接受中国媒体采访的频率明显增加,这无形间修复了一些她与媒体间因“三叩九拜”而起的 不愉快。这说明,李娜内心仍然有修复关系渴望,但不论其出发点和前后语境怎样,李娜的表达方式,依然有些不妥当和缺少克制。接受采访是们学问,李娜还需要 提高。

  个性和得体

  接受采访是门学问

  李娜在接受采访时“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孙杨对于争议问题的回答总是一拖再拖。个性明星历来有之,但很少受到李娜和孙杨们的争议。

  “叛 逆”,这是NBA[微博]巨星艾弗森的标签,也是其成为世界偶像的原因;“不羁”,这是奥沙利文[微博]的姿态,让其成为斯诺克[微博]球台上的绝对偶像。但即便艾弗森如何特立独 行,即便奥沙利文在比赛时做出不雅动作,但艾弗森在采访中从来不会涉及有关种族歧视等敏感问题的内容,而奥沙利文即便把国际台球联合批得体无完肤,其也绝 对不会和媒体和球迷结下梁子。这其中,或许有NBA的规定,也或许有运动员自己的考虑,我们不是不准运动员有个性,但个性明星如何在接受采访时做到得体妥 当,却是李娜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成绩永远是运动员的根本,舆论总是随着运动员的成绩而变。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时,其个性被描述为 “真我直率”,今年孙杨虽然闹出不少风波,但其在全国游泳冠军赛的强势表现,依然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好口碑。再看国外,科比[微博]2003年经历性侵事件导致商 业代言急剧减少,但凭借2009年和2010年的两连冠,如今其仍然是全球最知名的篮球偶像。当然,这不是说运动员在取得好成绩后就能为所欲为,李娜的确 是花自己的钱,在世界各地打比赛,职业网球是她的谋生手段,并不是取悦球迷的工具。但在体育商业化的今天,维护个人形象既是李娜们获得收益的途径,也是作 为公众人物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平衡真我个性和公众形象,对每个明星运动员都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重庆晨报记者 包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