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中国男篮的尴尬时刻

2013年08月12日06:25  南方都市报

  中国男篮止步亚锦赛八强,人们才意识到,中国与第一届男篮世界杯的距离,是那么遥远,但又或许只隔着一张外卡。面对这张只是形而上意义的“卡”,中国篮球就像个青涩的男孩,扭扭捏捏、欲拒还迎。关于外卡的疑问有很多,怎么才能拿到?值不值得去拿?

  要拿外卡有什么规矩?

  2014 年西班牙世界杯为国际篮联(FIBA)将世锦赛改制后的第一届,共有24个参赛名额,其中东道主西班牙和奥运冠军美国自动获得,还有18张门票由各大洲锦 标赛决定———分别是欧洲6席、美洲4席、亚洲3席、非洲3席和大洋洲2席。而最后还有4个席位由取得外卡的球队获得。

  其实“外 卡”一说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世锦赛首次扩充至24队,其中新增的4席来自无法获得所属大洲名额,却获得外卡的球队。而外卡的分配将由国际篮联决定。 在2010年土耳其世锦赛,14支球队提出申请,并交纳“报名费”———FIB A称之为注册费50万欧元,将用于FIBA国际篮球基金会的篮球推广。最 终德国、黎巴嫩、立陶宛和俄罗斯搭上末班车,英国、韩国、多米尼加等在争夺中败北。

  由于外卡的评选并没有严格的标准,无论哪个国家 申请,理论上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外卡申请时的考核因素,腾讯体育特意找到了国际篮联的媒体部总监帕特里克·科勒询问,他也详细介绍了各方面因素:“其实 外卡申请并没有明确的‘价码’,首先你要提出申请,表现出你的意愿,然后向FIBA解释为什么应该给你这张外卡。”科勒说道:“中央委员会将综合考虑,包 括这个国家的总体情况、这个国家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这个国家篮球运动的发展情况、如果参加世界杯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如果这个国家入围能给世界杯带来 什么,另外还有球迷、转播、媒体等等。”

  50万欧元一张外卡贵不贵?

  申请外卡,其实就是“花钱买参赛权”,但这还只是申请入场券的入场券,50万欧元(约合500万人民币)还是有打了水漂的可能性,甚至连一点响声都听不见。

  外 卡的申请工作,将在各大洲的锦标赛结束后随即展开,各个失意者也就要开始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拿与不拿,现在两方面的声音都有。体坛周报副总编杨毅就持鲜 明反对态度,“去打世锦赛说白了就是打5场球,如果是500万,一场球100万,太贵了。有这个钱,干点什么不好。如果只是为了练兵,请高水平的热身对手 来,根本花不了这么多,剩下的钱还不如做好青训,给基层篮球教练发点奖金。”

  当然,中国篮协不差钱,即使这500万不掏,也未必就能让青少年培训体制受益。负责中国男篮之队的相关人士就表示:“如果中国队不能出现在世界杯这个舞台上,商业价值无疑将大幅缩水,所带来赞助合同方面的损失,或许不止500万人民币。”

  刘璟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