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这一次金钱败走中超

2013年01月30日03:05  中国青年报

  同样的工种,不同的单位,面对1000万欧元和60万欧元的巨大薪水差距,估计没几个人会选择后者。但阿内尔卡就这样选了,选择60万欧元,选择放弃申花,选择重返欧罗巴,选择回到他习惯的球场,踢他熟悉的足球,甚至连丢在上海的行李都懒得回来拿了。

  和阿内尔卡一样,可以在申花拿到1200万欧元年薪的“魔兽”德罗巴,亦在试水中超半年后,宣布加盟土超豪门加拉塔萨雷俱乐部。他放弃这仅次于C·罗的世界足坛第二高年薪的原因,是想着在退役前再踢几年欧冠那样的比赛。

  两人离开的原因几乎是相同的——想和同一水准的队友一起踢球,想用高质量的训练和比赛保持状态。但这只是放在桌面上看似不太伤人的理由,真正的潜台词是,“他们实在不想再在这么个‘毁’人不倦的地方待下去”。就像两人当初决定放下身段来中超的初衷完全一致一样,巨额的薪水,贵宾般的待遇,拥有特权,到处是满眼崇拜的粉丝,他们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提升中国足球和中国联赛的水平。

  可惜,正如德罗巴所言“有些东西并不是花钱就能改变的”。申花开出的高薪合约或许能够在瞬间吸引大牌球星的眼球,但中超俱乐部包括欠薪在内的一系列极不职业的表现,却同样可以在瞬间摧毁一个职业球员的信心,更何况他们还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就连职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恒大,都经历过外援孔卡一度准备重返巴西不再回来的事情,更不要说申花这种素来把职业化当儿戏的俱乐部了。

  对于德罗巴和阿内尔卡来说,来申花走一遭无非就是一段不成功且很短暂的职业经历,过不了多久,他们或许便能在新的球队里如鱼得水,享受快乐足球。但对于现阶段仍热衷“烧钱”的中超俱乐部投资人来说,两位大牌球星的先后走人,无疑是兜头给他们泼了盆冷水——钱真的不是万能的,没有雄厚的人才储备,仅靠外援是改变不了联赛本质的。而对于刚刚宣布上任的足管中心主任张剑来说,这样一则新闻,无非是更加清晰地告诉这位新任掌门,看似热热闹闹、财大气粗的中超职业联赛是多么的不职业。所谓“起色”,更多的是体现在球员的薪水而非联赛水平上。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德罗巴和阿内尔卡重回原有的足球轨迹,留给中国足球和中超联赛的,竟然只是一出闹剧而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