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运奉献没有星味的最具人气的开幕式

2013年09月01日18:10  金羊网-羊城晚报

  队形操、团体操、健身操、搏击操、广播体操、啦啦操、竞技操、太极球、太极扇……这些平时在城市广场上司空见惯的广场舞草根表演,竟然搬上了真正的舞台,而且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现场观看的全国性大舞台——让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开幕式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够草根、够平民、够通俗、够接地气,真正体现了本届全运会开幕式“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口号的精髓。

  表演节目——平民化演出凸显共享全运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璀璨的灯光,在节俭办全运的方针下,本届全运会开幕式的最大特点便是以全民健身展示的方式取代以往歌舞晚会式的表演,凸显了共享全运的理念。

  第一个节目队形操,队列方阵整齐划一、造型变化丰富多样,一个舵轮造型表达了辽宁扬帆远航的凌云壮志。太极扇、太极球这些民间常见的健身项目一下子拉近了全运会与老百姓的距离,“共享全运”并非只留在口头上,而是看得让人亲切。第九套广播体操表演,则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初中时代,勾起无数观众美好的记忆。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都是体育搭台、文艺唱戏,用史诗般的手法展示中、英两国古老、灿烂的文明历史,那么,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则用最平民化的方式,让体育回归体育,让全民参与体育,共享全运。

  演员身份——大学生取代明星成主角

  这可能是最没有明星味的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了。

  队形操的上千名表演者是大连海事大学的学生;太极球的数十位中老年人士是辽宁抚顺市的市民;第九套广播体操的表演者是辽宁师范的学生。昨天的开幕式,学生成了全民健身展示的主角,而以往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上常见的大牌文艺明星没了踪影。

  与大腕明星、专业演员受过专业训练而有高超的表演技艺不同,这些只训练了几个月的学生军没有华丽的舞姿、高超的演出技巧。也许他们的动作不整齐、队形有瑕疵,但他们的投入丝毫不输给专业演员和大腕明星。

  搏击操、健身操、团体操这些常见的全民健身节目,结合大学生的身份,让整个开幕式更加通俗、更接地气。

  点火方式——薪火相传寓意中国梦后继有人

  任何一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点火仪式都最为引人注目,因此,如何让点火方式更加有悬念,也是衡量一个开幕式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本届全运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也与演出一样朴实无华。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射箭点火、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水火交融、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手持火炬在空中踏浪飞行,在奥运会历史上,创意十足的点火方式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然,平铺直叙、直入主题的点火方式同样让人记忆犹新,比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点火者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由非运动员的少年男女斯蒂凡·普雷方丹和桑德拉·亨德森共同完成点火仪式。1988年汉城奥运会,最终由象征体育、科技和艺术的两男一女接过火炬点燃奥林匹克圣火。

  本届全运会点火仪式的过程就属于后者。先由18位辽宁籍的奥运会冠军分成6组,每组3人进行传递。分组人员基本上按照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时间先后为序。经过六次传递后,第七棒是三位冠军教头王义夫、李永波和刘永福,之后三人又把火炬传递给三位辽宁籍的社会先进人物——学雷锋标兵郭明义、神十航天员张晓光和“蛟龙号”深潜英雄刘开周,他们代表了海陆空的正能量,也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而最后点燃火炬的12位少年,则代表了祖国的未来。12位少年点燃了12座圣火盆,12座圣火盆同时发出一束火焰,射向围在中央的主火炬台。  羊城晚报记者 林本剑(发自沈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