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金钥匙难进宝藏门 全运实现盈利难题待破解

2013年08月30日15:30  新民晚报

  孙杨、林丹、何姿、巴特尔、张培萌……恐怕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会能像全运会这般星光灿烂。可兜里揣着一把“金钥匙”的全运会,在商业开发上却没能完全打开“宝藏”的大门。昨天,第十二届全运会组委会首席技术专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道出了通往“宝藏”大门的几道关隘。

  全运需要“五环”

  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提到五环标志,自然让人联想到奥运会。但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全运会诞生近半个世纪竟然连一个统一的标志也没有。1979年,刘清早完成了我国第一个赛事“冠名权”的市场开发,以队员、领队、官员等身份参加了9届全运会,是我国体育经济领域的专家。他感慨,“到目前为止,全运会不仅没有统一的标志,甚至没有统一的会徽和口号。这和奥运会截然不同。”

  “可以说,全运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刘清早说,世界顶级品牌为什么愿意和奥运会合作?一个原因是奥运会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看到五环标志,大家自然和知名品牌联系在一起,所以世界上各大企业与国际奥委会合作,趋之若鹜。

  但全运会办了12届,每届换一个新标志,没多少人能把这些标志和全运会挂上钩。“比如,你现在拿山东全运会的标志去上海大街上问,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这是全运会的标志。”

  限制“搭顺风车”

  近一段时间,全运会已经在沈阳升温,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全运会的宣传,个别酒楼还大张旗鼓地在店铺外立面上打出“全运会,菜品六折”等横幅。其实,不仅是餐饮业,像地产等行业也都来搭全运会的“顺风车”,在全运周期开展促销活动,招揽生意。

  “体育赛事组委会是一个社团机构,不具备制定、颁布法律条文的资质。但一些工商管理法规又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体育赛事。”刘清早分析,如今的情况是,个别非赞助全运会的商家使用“全运会”的专有词汇和标识,造成侵权。

  刘清早认为:“像北京奥运会期间就专门出台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运会则没有,这对全运会赞助企业权益的保障是一种损害。”甚至,部分企业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对全运会望而却步。

  人才资源“浪费”

  不可否认,每届全运会都会培养出一批体育赛事商业开发人才。令人叹息的是,这些人才在全运会后,或回到原先岗位继续供职,或者转行做了其他工作,对于体育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来说,是一种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国际奥委会有诸如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运动委员会、纪律委员会等诸多部门,但在这些委员会中,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门,他们负责国际奥委会对市场开发。

  但,在我国没有一个专门负责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常设机构。一般情况是,某个省获得全运会举办权,随后成立相应的市场开发部门。“可一届全运会下来,一个相关人员把体育市场营销知识弄懂了,就不做了。比如,上届山东全运会的市场营销团队就不会到辽宁全运会上继续服务。”刘清早认为,每一届全运会市场开发都是“从零开始”,对工作的开展没有好处。应该在体育总局层面建立一个相关机构,解决全运会市场开发难题。

  特派记者 钟喆 (本报沈阳今日电)

  相关链接

  1983年 第五届上海全运会,开始接受赞助广告,收入11.36万元,占运动会开支的1.16%,是全运会市场运营模式的萌芽。

  1987年 第六届广东全运会,发行了首张体育彩票,诞生了首个吉祥物,尝试特许商品开发。

  1997年 第八届上海全运会是二十世纪末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这届全运会进账1亿多元。

  2001年 第九届广东全运会,市场开发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组委会还首次尝试了电视转播权的准市场营销,实现了对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九运会收入破2亿元大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