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游百金跳水占6成 阳盛阴衰折射金牌含金量低

2013年08月02日01:03  华商网-华商报 微博

  昨日凌晨,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微博]以7分41秒36获得冠军,成功卫冕并夺取个人本届世游赛第二金。这不仅是他个人世游赛生涯的第四金,更是中国代表团在世游赛历史上的第100枚金牌,这对于中国游泳的成长史有标志性的意义。解读百金背后的成因,会让我们对以奥运战略为首的中国竞技体育有一次新的认识。

  100金,跳水队贡献65枚

  跳水占大头的背后是垄断与反垄断的战争

  如果世游赛没有“兼并”跳水项目,中国游泳距实现100金的目标还很遥远;如果不是1998年第八届珀斯世游赛上双人跳水正式列入比赛项目,中国跳水也不会达到目前65金的成就,百金的目标也不会在这届世游赛上实现;如果把中国世游赛百金作为一项标志性成就,那么必须要感谢中国跳水梦之队做出的巨大贡献。当百金到来之际,不能只有弹冠相庆的欢喜,还要有忧患意识。百金构成中,真正属于“水里游”的项目只有三分之一,大部分是跳水项目夺金。上届世游赛,中国跳水包揽10金,本届没有包揽也拿到了9金。中国跳水的垄断难以撼动,是好事,也是坏事。当中国跳水像中国乒乓球[微博]那样开始独霸世界时,世界就会“不高兴”。为了限制中国跳水一家独大,国际泳联多次作出尝试,首先是增设男子双人和女子双人项目,但中国跳水凭借强大的人才优势,再次垄断。几年前,国际泳联又尝试在专门的跳水大赛推出男女混双的跳水项目,但还是“不成功”。本届世游赛,高台跳水之所以被列入正式项目,背后原因正为了打破中国跳水的垄断。其实中国跳水队似乎与国际泳联早就有了默契,在官方层面不开展和推广高台跳水,不参与这个新项目的金牌争夺。

  100金,游泳共拿到35金

  “先扬后抑”的背后是1994年兴奋剂事件

  在百金中,游泳35金的累积,是一条突然上扬又陡然下滑的不规则曲线。中国游泳首次夺金发生在1991年第六届珀斯世游赛上。在这届赛会上,中国游泳不仅首夺金牌,并且摘得4枚金牌。紧接着在1994年第七届罗马世游赛上,中国游泳一举拿下12金,反而跳水只有4金。这两届世游赛中国游泳共夺得16枚金牌,几乎占了35金的一半。但在接下来的共八届世游赛上(包括正在进行的本届,也就是第15届世游赛),为何中国游泳一共只拿到了19金?

  其实,在业界和坊间早就有了答案。1994年,对于中国游泳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当年9月份的罗马世游赛上,中国游泳队砍瓜切菜般夺得12金,震惊了世界。一个月后的广岛亚运会上,当时的日本已经掌握了最新的兴奋剂检测技术,但就是没有对外公布。在中国运动员比赛后,组委会进行抽检,可谓是一查一个准。最终,中国游泳队被查出7人服用兴奋剂,所获得的金牌和奖牌全部被收回。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国际大型运动会上发生集体兴奋剂丑闻,也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国体坛影响最恶劣、波及面最广的兴奋剂事件。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体育加强了兴奋剂研究和检测,引进了高科技的兴奋剂检测仪器。但在随后的世游赛上,中国游泳再也掀不起1994年罗马世游赛的夺金狂潮,夺金者主要是不同时期涌现的个别天才运动员,如1998年世游赛上的陈妍、吴艳艳,以及随后的罗雪娟、张琳[微博]和目前的叶诗文[微博]、孙杨等。可以说,世游赛上中国游泳的金牌之路并不平坦,曾因兴奋剂事件伤了元气,这些年才慢慢走了出来。

  第100金,为何是孙杨拿到?

  突然“阳盛阴衰”的背后是金牌“含金量”变低

  按照本届世游赛中国选手出场的顺序,第100金的“任务”其实并不在孙杨的身上,本应属于叶诗文。在孙杨摘得本届世游赛的游泳首金,也就是中国游泳在世游赛历史上的第99金后,游泳项目第二个比赛日,伦敦奥运双冠王叶诗文向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发起冲击,但她最终仅获得第四。

  本届世游赛之前,中国游泳已获得的33枚金牌中,女子贡献30金,男子只贡献3金。在跳水项目上,中国女将夺得36金,男子选手夺得29金。与跳水相比,在此之前中国游泳男女

  夺金的比例严重“失调”,但这次却发生了意外,孙杨已经代表男子项目夺得两金,女将截至昨晚尚未见“金”。

  突然的“阳盛阴衰”,背后是世游赛的金牌“含金量”发生了变化。由于中国竞技体育以奥运大战略为主,奖励机制主要捆绑在奥运会和全运会这两辆“战车”上,单项的世游赛正变得越来越“鸡肋”,中国代表团并不在意这个成绩。跳水项目中,中国选手失误频频,好在实力超群,还影响不大;但在游泳和其他项目上就尽显无疑。只有孙杨是个例外,他为了证明换帅后自己还能重新崛起,要用成绩证明自己。然而,即使孙杨获得了两项金牌,也并没有超过自己的最好成绩。 本报记者梁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