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还原U14惨败真因 别把孩子也钉上耻辱柱!

2013年08月20日18:40  足球
《足球》版面图《足球》版面图

  记者贾蕾仕报道 本次U14国少队在亚青会比赛上,连续两场比赛负于东帝汶和泰国(0比1和2比4),由于这项赛事并不是亚足联组织的比赛,外界在并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对这批孩子进行了过分的批评和责难,记者对U14国少队本次比赛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向外界还原真实的情况。

  这次U14国少队参加的是亚青会的足球项目比赛,组织方是亚奥理事会,而非亚足联,这并非一项正规的足球赛事,亚奥理事会极其业余和混乱的足球项目组织,是造成国少队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这次亚青会的足球项目只是为了明年南京青奥会搞的预选赛,不仅是为了选拔亚洲年轻运动员参加青奥会,同时也是为明年的青奥会测试运营和场馆等方面的组织能力,本身也没有把足球比赛作为一个重点推出,但是由于这是亚奥理事会通过总局督办的赛事,足协不得不为了赛事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参加,为了这次比赛,竞赛部、技术部、国管部、财务部、联赛部等等都有人参与其中,可是这次比赛中亚奥理事会组织过程中抛开亚足联,也没有把中国足[微博]协的意见考虑进去,因此组织工作从一开始就非常差劲。

  在年初确定亚青会足球比赛时,亚奥理事会发出的男足参赛队伍年龄段确定为1999年出生的球员,当时足协接到通知后,计划从国内1999、2000年双年龄段队伍中选拔队员参加,根据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惯例,青少年是按双年龄段分组,例如国际足联是按照U19、U17、U15设立世青赛和世少赛,只要不超过1999年1月1日出生的队员即可,目的是让两个身体条件相近的年龄段球员都有更多的比赛机会,年龄段扩大也能让更多的俱乐部和球队能够完成组队,参与到足球赛事中。

  但是足协的计划却遭到亚奥理事会和总局的反对,不允许中国足协按照惯例组队,只允许1999年当年度出生的球员组队参赛。这让足协选拔球员必须打破国内球队的建制,由于亚奥理事会国少队年龄段划分不科学,队伍都需要重新选拔。

  最混乱的是,国少队费尽周折开始选拔后,5月份亚奥理事会又发出了一个荒唐的补充通知,通知中允许各国国少队再选拔1998年龄段的球员参加本次U14亚青会比赛,这时离比赛开始只有不到三个月,但是如此大的变动让足协苦不堪言,而离奇的是在个别报名表上,还是出现了2000年龄段球员,这意味着三个年龄段球员参赛,在国际正式比赛中前所未有,当然亚奥理事会本来就非足球专业赛事组织机构,实在不能把“专业”二字用在他们身上。

  按照国少队的计划,接到补充通知时已经完成了初选,如果再挑选98年龄段球员参加,那意味着原来的工作全部白费,而且对那些入选的1999年龄段国少队员打击很大,最终足协竞赛部决定按照原计划派出1999年龄段球员参赛,而接到通知的东帝汶和泰国等队伍都派出了98年龄段队伍参赛,国少队就这样未战已陷入被动。不过足协对此并不担心,坚持派出99年龄段队伍参赛,足协当时表示:“以小打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队伍出人才,而非比赛成绩”。

  由于青奥会主办方为国际奥委会[微博]和亚奥理事会,而东道主确定为南京后,足协决定派出男女足适龄年龄段队伍参赛,本来都以为这并不存在任何问题,本来青奥会就是一个综合性运动会,即使是三大球的单项赛事也会允许东[微博]道主直接晋级,可是两家国际体育组织商议的结果却是中国作为东道主,男女足中只允许一支队伍直接进入青奥会。

  其实两支队伍参赛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从经费上,东道主完全可以自行负担,赛制组织上,决赛除去东道主后,其余国家争夺剩余席位是国际惯例,连世界杯、欧洲杯、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举办国都能够合乎情理地进入决赛阶段,但是偏偏到了青奥会这样的青少年赛事却行不通,外界显然很难猜测出其中的“奥秘”。

  做出决定时,女足适龄球队已经组队两年,男足国少当时尚未组队,国少队如果进入决赛,距离明年青奥会还有一年时间,备战周期足够长,但是从队伍在本土比赛出成绩的角度出发,女足似乎更能够有所作为,于是最终决定是选择女足进入2014年青奥会。

  直到现在足协也不知道总局是如何为足球项目争取名额的,甚至不知道总局是否做过努力,还是根本没有去争取,一个东道主承办的综合性运动会,结果男足项目却未能直接晋级,而只是以“东道主”身份参加了亚青会的“预选赛”,不能不说荒诞。足球圈内更为认可的是男足的职业化程度高,影响力更大的男足进入青奥会,那时会有更多的球探云集南京考察全球的适龄优秀球员,而一旦有潜质的国少球员被看中,那会带来极大的发展契机和价值,可惜最终这个名额给了女足。

  由于国少队从一开始就被放弃,队伍在足协组队又遇到了困难,本来国字号队伍是由国管部统管,但是国管部没有接手,队伍最终落到了承担部分亚青会组织工作的竞赛部,这时已经是5月份,距离比赛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时间仓促再创国字号队伍组队最短时间纪录。

  竞赛部在5月份组队时,首先从各队挑选了1999年当年年龄段40名球员,经过两周初选,6月份确定30个人,集训10天后在武汉确定了23人名单上报亚青会。随后就是两次欧美拉练集训,接着就进入南京赛区准备比赛。在比赛中,输东帝汶和泰国,将本届国少队遭遇的组织混乱、以小打大、组队仓促、身体薄弱以及球队磨合的问题都暴露出来,其实这些事情并不该国少队来扛,甚至他们完全有机会直接进军青奥会决赛的,确实很冤。

  输给泰国后的第二天,也即8月18日上午,亚青会团部开会总结比赛,其中也针对国少队的比赛中做了总结,一名团部领导在内部发言中提到 “这支国少队集训了半年,身体和技术并没有打出想象的足球”,显然团部的 “差评”源于对国少队情况的并不了解,这支国少队是在只集训了不到三个月的情况下就仓促上阵的,其中还包括了选拔队员的两次算不上集训的“集训”,而“身体和技术”并不能只由一两场比赛来做结论。

  从2011年开始,中国足协为发展足球下大力气整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年龄“弄虚作假”的行为,通过按骨龄分组参赛以及骨龄测试上网监督两个手段已经根治了过去几十年困扰中国足球发展的“以大打小”的痼疾,得到了圈内的高度认可,恢复了各地对中国足球的信心,一个数据就是从97、98年龄段实施措施后,全国1999和2000年龄段出生球员的球队达到了四十支,共有一千两百余运动员可供挑选,这一千多人都是真实年龄,可在网上查询真假,不仅净化青少年足球竞赛环境,而且让球员能够符合足球规律发展,让球员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在实施按骨龄分组和上网监督这两项措施前,足协就预计到在青少年阶段近期国青、国少队会出现成绩的滑落,毕竟中国足协的政策只能约束自己,而不能约束其他国家,足协为此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但是足协最为担心的就是这次国少队的失利,会破坏刚刚步入正轨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理念。

  就在一个月前,这支U14国少队为备战亚青会曾到美国、德国和法国拉练,曾与德甲[微博]曼海姆、勒沃库森、萨布吕肯以及法国梅斯等U14队伍比赛,在与这些真实的14岁以下球队的对抗中,国少队并不落下风,能够与对手进行全面的技战术对抗,但是回到南京,这支队伍却被大一个年龄段的泰国和东帝汶击败,在青少年领域并不是什么意外,国少队主教练李辉[微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少年比赛的目的就是锻炼队员,青少年上身体差异就决定了比赛结果,我们队员打这样有身体差异的比赛,锻炼价值更高。”

  由于组委会年龄审查松懈,亚青会参赛球队球员的超龄现象并没有监督,如果亚足联的比赛,遇到超龄球队肯定“杀无赦”,该禁赛的禁赛,该处罚的处罚,绝无宽容,但是总局也并不想纠缠这些,只是球队遭受了外界很大的压力。足协也担心输球会动摇原来制定的青少年足球骨龄和联赛制度,这才是灾难。

  赛后国少队遭到不了解情况的外界一致责难,但是国少队内部还是很平静,对泰国队比赛中场休息时,现场观看比赛的魏吉祥还到队里鼓励球员,并提出了“多控球”等简单要求,比赛输球后,魏吉祥告诉球队说“注意休息”,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主教练李辉介绍:“输了球,我没有感觉任何压力,队员更没有任何压力,我们甚至到现在都没有提到过外界的评价,我们只要求打我们的比赛,队员的收获是最宝贵的。”足协和球队教练组依然保持信心,“这支队伍等身体长起来了,那时我们再来看看。”国少队输球后,圈内一些教练也“性急”地发表了一些不合时宜的看法,但是足协这一次不为之所动,决定坚持符合足球规律的青少年发展规划,过去的教训已经证明 “向青少年球队要成绩是愚蠢的行为”。

  在18日上午的总结会上,蔡振华出席了会议,他表示:“足球队输东帝汶,又输泰国,看来中国足球发展不仅需要10年,还需要更多年了。”从他的点评中,可以看到蔡振华还是愿意在中国足球发展上进行长期规划,足协对蔡振华的讲话进行分析:“如果想要成绩很简单,重新回到过去那样,改个年龄以大打小,国青国少成绩马上就能上去,这会让中国足球继续一落千丈。”但是蔡振华提出了更长的复苏时间,这意味着中国足球将坚持发展之道,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我们只需要外界都有同一个思路”,国少队输掉的只是一次比赛,但是没有输掉未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竞彩:罗马PK那不勒] [独家无限制派奖] [免费抽奖赢名表手机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