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肖赧
四名职业球员身份造假停赛半年———
本周二下午,4名分别来自广州恒大[微博]、江苏舜天[微博]、大连阿尔滨[微博]、河南建业[微博]的年轻职业球员出现在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处罚评议现场。4人因身份信息弄虚作假被停赛半年。中国足协经调查了解到,4人“造假”行为均发生在多年前,若非有人举报,协会也很难将其违纪情况核查清楚。这也是过去多年来中国足球[微博]造假成风、急功近利结下的恶果。如何杜绝年龄造假,如何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从青少年足球根基遏制虚假等毒素滋生,中国足协任重道远。
造假球员“重现”职业队
据了解,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利用职业联赛间歇之机,对发现的多起球员身份造假行为进行联合处罚评议,而受追罚的4名队员正是因为年龄或其他身份信息出现虚假情况。协会有关人士透露,经核准,4人实际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26岁。中国足协是在接到家长、球队或媒体的举报后立案调查的。
最近几年,国内足球界“改年龄”等造假行为多出现在青少年足球及基层足球梯队,中超[微博]、中甲职业球队集中出现这类违纪行为的情况并不多见。鉴于4人都是年轻球员,在各队也基本打不上主力,中国足协免予对他们罚款。
地方球队要求球员改年龄
中国足协在调查中发现,4名球员身份造假行为大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俱乐部在吸纳这些球员时,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俱乐部人士表示,“俱乐部在选择球员时,主要看重的还是球员的身体条件、天赋和在实战中的应变能力。就算球员改几岁年龄,对于俱乐部来说并不存在障碍。”不过该人士同时指出,俱乐部在用人的同时,也愈发重视后备人才培养与投资。比如恒大等俱乐部都有造星计划,一旦人力过剩,俱乐部会考虑人才输出,但是年龄造假使得一些本来被寄予厚望的球员潜力大打折扣,俱乐部蒙受损失也就成为必然。
听证会上4名球员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当初身份造假主要也是受各地方基层球队之命。例如,某球员如没有按要求改年龄,就不能被编入地方的城运、全运备战体系,自己多年的辛勤努力、家长的培养都将付之东流。“球员大多是被动作假,没办法,要不就踢不上球。”据了解,4名球员都参加了2011年的江西城运会。
查处造假行为困难重重
中国足协有关人士指出,近年来协会加大了打击足球造假的力度,青少年足球部门更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措施完善骨龄检测。但是由于人力、财力有限,具体的核查很难面面俱到。足协一位人士指出,随着二代身份证的全面普及,球员年龄造假的空间愈发狭小,但是仍有一些球队心存侥幸,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给球员年龄作假。以此次受罚某球员为例,该球员用姓名“A”完成球员身份注册,而“A”其实是另外一人,待到真正的“A”因上学、工作或出国需要使用自己身份信息时,该球员只能恢复其本来的身份信息。由于在足协备案的身份信息属于“A”,他的作假行为就会被查出。
不过,该球员通过变更其监护人信息,重新申请一个身份,中国足协就无从查实。“由于球员在信息录入时尚未成年,中国足协数据库中,只有球员以其母亲作为监护人的信息,球员一旦以父亲或者其他监护人注册另一份信息,我们就很难对照他之前的足球经历。”一位足协人士说。该人士还指出,由于骨龄检测也存在一定偏差,排查球员身份造假非常困难。
4人的造假行为恐怕只是球员身份造假的冰山一角。中国足协有关人士说,“打击造假我们不手软,但从根上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却需要发动各方的力量,也包括媒体、球迷的监督力量。否则举报一起查处一起,治标不治本。”
造假目的
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是为了参加大型比赛,取得较好成绩,继续向职业道路发展。改年龄成绩有保障,多版本注册信息有利可图
造假手段
初次注册直接虚报年龄
用“A”注册,实际是“B”
信息以不同的监护人分别注册
危害
对国内足球环境影响大,国家足球水平难以提高
俱乐部后备培养受影响,造星计划会大打折扣,但对成年队影响不大
个人会收获短期效益,不利长期发展
核查方式
举报,需要俱乐部、家长的支持
测骨龄,也会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