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校园足球调查续:内外部条件成熟 专家热议

2013年05月30日11:43  新浪体育 微博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足球调研研讨会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足球调研研讨会

  新浪体育讯 在2007年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出现了一支学生军----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这支球队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那就是在校园中能否培养出优秀的球员,在学校中如何开展体教结合。这支球队的出现带来了体教结合的广泛讨论,在中国能否给予踢球的孩子在学习和职业的选择中多一种人生的选择。

  相关报道:北京校园足球调查:经费少的可怜 会踢球的孩子太少

  转眼,7年过去了,北理工足球队作为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学校培养模式的龙头球队依然征战在中甲联赛中,那么如今在中学和小学的校园中,这种体教结合的模范作用究竟起到怎样的效果呢。前不久,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王东江处长与足球专家张路、足协前青少部主任冯剑明、北京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主任李连江等人对海淀区的18所小学就足球进校园的场地、师资、经费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这些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海淀区18所小学足球调研表海淀区18所小学足球调研表

 科大附小足球开展情况

学生课间操学生课间操

  学校校园足球开展时间较长,历任校长都比较支持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从七十年代到现在,曾经与人大附中足球共建合作很多年。挂牌北京市校园足球开展学校。外聘了足球教练员,进行专业的足球训练,并且收取训练费,但遭到学生家长的反对,不得不暂停足球训练。

  校园足球普及情况较好,每学期开始前都会制定足球教学计划,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每年入冬之后都会开展校园班级联赛,男生女生都参与。足球现已经纳入体育课,前20分钟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剩下的时间讲解足球基础知识,全校学生都踢球。游泳也是学校的传统项目,学校距离游泳馆较近,资源比较有利。

  学校经费教为紧张,任何国家教育拨款都没有,而科技大学只解决教师工资的80%,因此校园足球普及存在严重的经费问题,

  校长希望调研专家向教委及有关部门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政策上倾斜,经费上支持,政府可以下拨带专款专用的文件,从而促进校园足球的普及。另外,不少学生家长对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现在的办学模式提出异议,这种脱离真正校园环境的办足球模式,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彩和坊小学调研情况

调研小学体育课调研小学体育课

  学校从2002年开始,开展校园足球,现阶段一直跟八一中学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体育老师曾参加过曼联足球俱乐部组织的培训,提高了足球指导水平。学校已经将足球带入了体育课,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足球基础技能。每周有三节体育课,一节课完成大纲的内容,一节课上排球课,一节课上足球课。每年的教师评估课,都会有足球课的评估。

  开展校园足球首要的目的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氛围,增加责任感及自豪感。学校体育发展的理念:“以体促德,以体促智,以体促发展”,学校全面开展体育运动主要包括田径、排球及足球。学校上半年开展春季足球运动会,学生及教师全部参加。学校下半年开展体育节活动,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人人参与,人人锻炼。学校还开展国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活动,自创了古诗韵律操。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体质,学生健康体质检查健康率为99%,优秀率为36%。

  学校有6名体育老师,其中有2人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学校未来体育发展计划:男孩全部踢足球,女孩全部打排球。学校男子足球队的学生主要是5-6年级的学生。学校还编写了学生健康状况手册,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足球发展经费较少,另外校长专门提出学生开展校园足球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问题。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彩和坊小学曾申请全国校园足球传统校,因场地原因没有获得批准。校长还提到足球学生出口的问题,希望建立一条龙的出口模式。

  车道沟小学调研情况

  学校已经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每班每周都有一节足球课,建立快乐校园足球文化,每个班都有足球队,主要目的培养足球兴趣,达到普及推广的目的。校长很支持足球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编写自己的足球课程教材,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如开展班级比赛,装饰足球文化墙,开展足球节活动,已经持续了4年左右。该学校除足球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体育特色项目。足球开展共分为3个梯队,1-2年级为一个梯队,3-4年级为一个梯队,5-6年级为一个梯队。每天下午4:00-5:30开始训练,大约有40人参加课外足球训练。足球教练员理论水平较高,有自己的足球授课理念,有较为科学严谨的足球教案。

  但校园足球普及存在一定困难,首先是师资力量上面,学校只有两名体育老师,一名为在编的体育老师,另外一名为外聘的足球教练,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时由体育组的两名教师以及学生德育处的老师和少先队共同组织。体育老师及编制之外的足球教练员待遇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希望指导中心能为海淀区中小学校的体育老师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海淀实验四校调研情况

学校场地学校场地

  海淀实验四小位于香山脚下,学校环境优美,场地情况较好,比较适合开展足球活动。学生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学校有曲棍球、跆拳道以及网球的传统,但是并没有足球队。

  学校体育老师配备较少,只能满足足球普及的需要,足球提高较为困难,每周有四节体育课,每天有一小时的课外活动。足球课程有教学大纲,教授基本的技术动作,对于表现较好的尖子生,建立兴趣班,但是缺少专业的足球教师。

  建议指导中心可以选派专业的足球教练员来学校进行足球训练,或者举办足球教练员培训班,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水平。

  七一小学调研情况

  七一小学的学生家庭条件均较为优越,一半学生是来自部队,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上没有任何困难,另外校长准备开辟多块足球场地,供学生开展足球活动使用。

  学校的传统项目为田径和健美操,其中海娃艺术团则比较有名气。学校现在每周二和周四开展足球课程改革试验,将足球课融入到体育课中,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兴趣,已经开展足球活动一年多了。学校成立了青少年体育足球俱乐部周一到周五都会有活动,学校组织了校级联赛以及校内的班级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增强了班级之间的凝聚力。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普及的基础目标是“男生能够会踢足球,女生能够看懂足球”,营造一种良好的足球氛围。另外,学校还开展游泳的普及活动,每天1小时的游泳课。

  校长的希望:希望教委及指导中心多组织一些足球赛事,搭建公平竞赛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和集体荣誉感。另外,希望指导中心能够邀请一些足球明星,与学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参加足球活动的积极性,掀起校园足球的高潮。

  北安河中心小学调研情况

北安河中心小学北安河中心小学

  北安河中心小学与四十七中合作共建,是北京国安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点,国安的主管人员经常来到学校,与学生互动。学校场地情况较好,校长比较喜欢足球运动,因此比较支持。学校场地情况较好,校园足球工作全面铺开,每节课都有足球内容,学校有6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身体条件相对较好,但是学生家长并不是很支持学校开展足球活动。

  学校现在有两名体育老师,其中有一名受过专业的足球培训。1-6年级的学生都有足球课,以及部分学生参加足球培训,但是占用的是课时之外的时间。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需要一定的劳务补贴,学校有校队每周六外出参加足球比赛。学校没有女足队员。

  从今年开始学校开始举行校内的年级联赛。另外学校的传统项目是:足球、游泳和小铁人三项。

  四十七中有十几个运动员在学校学习文化课,在四十七中训练,主要是5-6年级的学生。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足彩:体彩加奖800万 豪门齐出献稳胆] [独家!竞彩无限制派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