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5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全程、半程的1.8万个名额,在5个小时内被“秒杀”一空。有跑友戏称:“上马比拍车牌还火”。
“上马”的遭遇是国内马拉松报名热的缩影,今年国内各类马拉松赛事史无前例地超过50场。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约有80万人次参加马拉松赛,全程及半程项目参与者达20万人。这意味着所有参赛者跑过的路程累积起来,能绕地球赤道4000圈。
中国跑步市场迎来史上最“火”,人们感叹跑步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这场“火”,还只是刚开始烧。
中国人越来越爱跑
马拉松报名难,全国都一个样。北京、大连、广州马拉松等,参赛名额都被迅速“秒杀”。一些强调参与的“趣味跑”,同样受追捧。四季跑、彩色跑、欢乐跑、荧光跑等,这些新型的趣味路跑比赛,推一个火一个。
中国路跑赛事的参与人数正快速增长。1981年第一届北京马拉松,仅有80人参赛,今年有3万人参赛;2005年第一届厦门马拉松有2130人参赛,今年参赛人数是7.7万余人。“趣味跑”船小调头快:2012年, 李宁10公里跑在全国只有3站比赛,平均每站报名人数为1000人左右;今年赛事在全国已扩大到10站,平均每站报名人数为5000人。
有市场,才有扩张。打开手机APP搜索“跑步”,会出现800多个与跑步有关的结果。据了解,某著名运动品牌的一款跑步APP,如今已有上千万的注册用户。另一款最出名的跑步软件,近日公布用户数达2000万。这些数字都证明:中国人真的越来越爱跑步。
幸福是不变的理由
今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河南27岁的漂亮女孩李雪跑完人生第七个全程马拉松后,成了网络红人,人称“最美马拉松女孩”。李雪跑了4年,最初只是因为她在办公室坐的时间太久,需要活动活动筋骨。她觉得,跑了马拉松的人就跟集邮的人一样,一旦跑了,就再也停不下来。
除了身体,跑步对心灵的治愈效果,也被关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著作。他认为,跑步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而且门槛极低。文学大师的跑步哲学,得到很多跑者认可。如今,马拉松已然成为很多都市人释放自己的渠道。格子间、朝九晚五、加班、压力、没空吃饭……隐匿在时髦穿着和体面工作之后的,是不为人所知的压抑、孤独和困惑。马拉松唤醒了都市人自我挑战的意识,更让他们找到了释放压力的途径。
跑步也展露中国人喜欢扎堆的特点。各类趣味跑如此风靡,只因路程短更容易跑,比赛的噱头减少了跑步的枯燥乏味。喜欢扎堆,为何就不能成为跑步的理由?不管为何而跑,归根到底,所有人还是为了幸福。相比明星,当下一些知名运动品牌,更喜欢寻找一些普通跑者作为他们的签约跑者。因为,因跑步而幸福的平凡故事,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跑步是件严肃的事
12月22日,中国田径协会更新了2015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注册的赛事日历。40项马拉松赛事已经整装待发,加上各类“小马”层出不穷,明年最终落地的跑步赛事只会更多。然而,日益繁荣的市场背后,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
比如,雾霾制造的发展瓶颈。今年“北马”开跑当天的PM2.5指数高达350,许多选手戴着口罩上阵,更有不少人直接选择退赛。如果不能解决雾霾,未来与伦敦、柏林、波士顿这些国际性赛事并肩的梦想恐怕很难实现。“上马”今年为了避霾首次提前了一个月举行,这么做只为一个好天气,效果不错。
比雾霾更迫切的,是跑者们的安全。3月份的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一名25岁女选手猝死;5月份的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名21岁的大一学生猝死;7月的张家口·康保草原国际马拉松赛,一名50多岁选手猝死;12月的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名30岁的男性也在接近终点处突然倒地不治,让人讶异的是,该男子还是特种兵出身。
悲剧,足以触动跑者。从医学专家的口中,他们开始知道:并非体质好的人,跑马拉松就百分百“安全”;跑前的体检不可马虎,有家族病史的,有必要做更深入的体检,防患于未然。中国跑步市场刚起步,马拉松的安全保障、宣传普及任重而道远。赛事规模越大,主办方的责任也越大,对保障工作的要求就越高。跑步,将更加成为一件严肃的事。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