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冬奥未来的挑战与契机

2014年02月25日07:59  深圳特区报

  ■ 王子江

  燃烧了16天的第22届冬奥会圣火23日晚上熄灭,索契冬奥会将因为它一系列历史之最照亮冬奥会史册。感谢索契,让我们在黑海之滨,沐浴了奥林匹克的荣光。

  东道主俄罗斯为成功举办冬奥会付出了巨大心血,来自世界各地的2800多名冰雪好手集结在五环旗下,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比赛。

  但在索契这座地处欧洲面向亚洲的城市,我们不禁对冬奥会的未来生发出更多思考。尽管本届冬奥会创下参赛代表团最多纪录,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在很多方面,这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盛会。

  本次参赛的88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一名运动员的代表团就有18个,其中很多运动员并没有在所代表国家和地区生活。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是一届没有遇到抵制的冬奥会,当时有4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假设前苏联10多个加盟共和国独立参加,30年间,参赛运动员的来源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冬奥会的正式金牌项目已经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假设放在奖榜上结果依然如此,索契冬奥会上,除中日韩澳四国榜上有名外,赢得奖牌的国家,与30年前几乎并无不同。在冬奥会长达90年的历史中,除了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包括苏联及加盟共和国),以及中日韩澳外,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赢得过冬奥运会金牌,获得奖牌的国家也只多出朝鲜和新西兰。

  还有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冬奥会项目不仅仅有地域上的局限。即使在欧美国家,这些冰雪项目也被部分群体垄断。在冬奥会上很少能够见到黑人选手的身影,能够登上领奖台的就更少。

  国际奥委会[微博]公布的数字显示,本届冬奥会比赛转播的收视率在所有主要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高。国际奥委会也因此从赞助和电视转播中获得了巨额的经济回报。利用其中的回报,帮助气候和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国家和地区修建冰场,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冬季项目,让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分享冬奥会的红利,不让他们仅仅成为冬奥会的电视观众,这是国际奥委会不容回避的责任。

  冬奥会在非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举行,只有两次,除索契外,就是1984年的萨拉热窝。索契之后是韩国的平昌。可以说,冬奥会走向世界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冰雪健儿取得3金、4银、2铜的成绩,在速度滑冰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领跑亚洲。北京联合张家口正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国际奥委会是否应该考虑在申办程序和政策上向非欧美发达国家倾斜,尤其应该让像北京这样有条件、有极高民意支持率的申办城市,获得举办冬奥会的资格?

  这是冬奥会面临的挑战,希望国际奥委会利用索契创造历史之最的契机,让冬奥会真正走向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盛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养老金并轨列入重点工作 已有7套方案
  • 体育詹皇19分热火负马刺 德比战湖人48分惨败
  • 娱乐王岐山两会赞陈道明:这些腕儿甘于清贫
  • 财经住建部副部长:楼市十年内不可能全面崩盘
  • 科技3.8女王节策划:来自IT女高管的回答
  • 博客冯小刚拿总理报告“斗地主”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调查:过半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学“性”
  • 育儿人大代表建议对弃婴罪分类制定处理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