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亚锦赛1/4决赛,中国男篮面对中华台北,也许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场上10名队员,全部是拥有CBA[微博]经历的球员。毕竟中华台北阵中,打过CBA的超过半数。其实,这在亚锦赛的赛场上,已经不算新闻,上一届武汉亚锦赛,约旦队中也有多达4名打过CBA的球员。
随着中国男篮在亚锦赛上持续低迷,CBA的外援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受到不少质疑。但如果放眼亚洲,堪称“第一联赛”的CBA,在促进亚洲篮坛整体水准提升、改变亚洲篮坛格局上,却起着独到的作用。对手多是熟悉面孔 如同一场联赛比拼效力北京队的李学林、效力浙江广厦队的林志杰、效力山西队的杨敬敏[微博]、效力上海队的曾文鼎、效力东莞队的洪志善[微博],正在菲律宾征战亚锦赛的中华台北男篮,有5名队员是现役CBA球员。如果再算上当年曾随新浪狮队征战过CBA的吕政儒和陈世杰,中华台北队12名球员中,有过CBA经历的多达7人。
如今,中国男篮八强战遭遇“兄弟”中华台北,也算是一场CBA“内战”。其实,这样的情景,在2011年的武汉亚锦赛上也曾出现过。当时,中国男篮的决赛对手约旦,内外线的两大核心阿巴斯[微博]和道格拉斯,都是CBA的老面孔。此外,还有当年效力过青岛的扎伊德和效力过吉林的大阿巴斯。
在亚洲领域,CBA堪称第一联赛,无论整体水准、影响力还是薪资水准、吸金能力都领先一大截。对于绝大多数的亚洲球员而言,能够进入CBA打球,是一种荣耀,这样的机会并不易得。而且,CBA也确实起到了提高这些球员整体水准的作用。
也为对手培养人才 改变亚洲篮球格局
这些效力过CBA的球员,在球队中大都担纲重要作用。林志杰是中华台北队的进攻核心,李学林虽然受伤很可能就此告别亚锦赛,但前面的比赛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曾文鼎、洪志善等人同样表现出色。而上届亚锦赛的约旦队中,阿巴斯和道格拉斯两人几乎撑起了整支球队,更是居功至伟。
从中可以看到,越是在CBA效力时间长的球员,越是在球队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正是在CBA打球多年得到的磨练,让林志杰、阿巴斯等人不断成熟。哪怕是那些在CBA上场时间不多的球员,像中华台北队的杨敬敏等人,也都有一些收获。
CBA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亚洲篮坛的格局,更多的队伍迈入“强队行列”,可以与中国等传统强队“掰掰腕子”,最明显的就是中华台北队和约旦队。约旦队这几年进步神速,上一届亚锦赛更是爆冷击败伊朗队,闯进决赛,最终惜败于中国队。而中华台北队本届亚锦赛表现出色,逆转击败东道主菲律宾引来一片赞誉。另外一个例子也可以证明CBA的作用:本届亚锦赛,约旦没了阿巴斯和道格拉斯这“CBA二老”,实力下降相当明显。
不该限制而应促进 联赛体系更加完善
与上一届的约旦队和这一届的中华台北队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男篮亚洲霸主地位的消失,特别是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持续低迷,让越来越多的舆论矛头指向了CBA。只为对手培养人才,却难为自己树立栋梁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人开始推崇伊朗联赛的“模式”——队伍少、比赛少、外援少,基本上属于“自娱自乐”。联赛是国家队的基础,国家队是联赛的体现,中国男篮表现不好,CBA自然脱不了干系。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寻找现有基础上的发展之路,而不是倒退之路。CBA发展至今,规模、影响力、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中国男篮能够长期维持亚洲一流地位,其实依靠的也是联赛的健康发展。有人说联赛过多使用外援会影响力本土球员的培养,虽有一定道理,但解决的办法不应是限制外援,而是建立完善的外援使用制度。这届中国男篮表现差,更多的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后新老交替不及时、贪求一时功利的恶果。要想保障和提升国家队水平,恰恰应该建立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的联赛体系。
记者 王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