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建辉
如今,人们一般认为离婚是当事双方的事儿。但在早些年,离婚却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儿,也是单位的事儿、组织的事儿。
李娜[微博]和前教练托马斯的分手好比当今的离婚,两个人的事两个人办。而孙杨和朱志根的分手则像是过去年代里的中国式离婚,各级组织纷纷表态、插手,本来两个人已水火不容,非说人家还有感情,不准离。
师徒分手,组织上为什么跟着较劲?其背后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权威;二是利益。在职业体育当中,运动员是自己的老板;而在专业体制内,教练以及各级体育管理部门才是他真正的老板,运动员更像是握在他们手里的一枚棋子,运动员的价值、地位可能有所不同,但棋子的身份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在职业体育当中,所有的利益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运动员的个人利益,但在专业体制当中,运动员的利益则远远不止于个人,除教练之外,还包括运动队的利益、地方主管部门的利益乃至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利益,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商业上,孙杨是个装着真金白银的聚宝盆;对于某些人的仕途利益而言,孙杨不仅是脸上的胭脂,甚至还是脑袋上的顶戴花翎,怎么轻易放手?黑龙江体育局为什么软硬兼施拉苗立杰[微博]回去效力,当年王军霞[微博]和马俊仁决裂之后,马俊仁为什么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原因皆在于此。说感情易假,说利益实真。
专业体制内,队员往往被视为教练个人或是所属单位的私产,不容其出走、独立,强势管理者更是坚持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条。
如今的孙杨,表面上是和教练朱志根在叫板,实际上是在和体制叫板,既要挑战体制的权威,又潜在影响体制内各方的利益,岂能容你?
客观而言,孙杨闹独立的时机也不好,若是巴西奥运会临近,金牌任务压顶,领导们恐怕就不会旗帜鲜明地站在朱志根一边了,拿金牌最重,保乌纱要紧,管你什么刘老根、朱志根,能拿牌的孙杨才是真正的命根,什么都可以牺牲,只要能“把根留住”。
网管中心放飞李娜等人,给专业体制下的中国体育创造性地打了一个职业化的样板,其态度之开明、其效果之显著已是有口皆碑。很难想象当初网管中心要是硬把驴脾气的李娜圈在体制内,李娜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眼下孙杨一事,也正蕴含着一个打破体制、改革创新的良机,泳管中心不妨效仿网管中心,认真探讨一下放飞孙杨的可能,通过合同保障各方的权益和利益,包括教练朱志根;通过服务助推孙杨再创佳绩,一石二鸟,名利双收,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