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孙杨事件是被捂出来的审丑疲劳

2013年06月06日12:22  深圳晚报

  距离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还有50多天,国家队选手已经到北京集中备战。备受瞩目的“孙杨师徒”依然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朱志根已经率队赴北京备战,孙杨却在杭州萧山基地单练。众多媒体爆料,孙杨先后3次向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递交更换教练申请,而官方表态依然是:“孙杨因为身体原因单练,没有收到换教练的申请。”

  这是一条碍眼的新闻,当孙杨、朱志根再次以对立形象示人,作为观众,无论之前你是什么立场,难免心生厌烦。见过磨叽的分手,没见过这么磨叽的分手。

  那桌和解酒、那个不自然的拥抱、那句煽情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注定成为笑柄。于游泳中心,于浙江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危机越公关越危机,捂而没有被捂住的矛盾,往往比它原来的模样更易招来非议。

  每当孙杨陷入漩涡,消息来源总是“知情人”、“据传”,最后止于说话不痛不痒的张亚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那个搞音乐的张亚东呢。从来没有公开透明的消息渠道,有的只是《关于孙杨与教练的冲突不予报道》的指令。“挺孙派”和“倒孙派”隔空对骂,媒体解读五花八门,孙杨的形象被模糊,朱志根的形象被模糊,两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硬是被摆布得表里不一。

  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确切说出孙杨和朱志根的核心矛盾在哪里。一开始是围绕恋爱权的争夺,可是直到双方假装和好,恋爱权却没了下文;后来有据说惊动110的肢体冲突,一个被打的赞助商工作人员,似乎带出了一些利益链条;再后来孙杨一再缺席集体训练,全运会和世锦赛在备战节奏上的冲突被放大。总之,“知情人”比领导说的多,小道消息比生硬、空洞的官方消息更有剧情。

  娱乐圈过不下去的明星情侣总有分手申明,台面上的原因永远是那句“性格不合”,只要摆脱外界纠缠,真实原因无人细究。孙杨、朱志根现在是不是也该来一份“性格不合”,以解眼下困局呢?

  偌大一个泳池,还不够他们两个各扑腾各的吗?

  补白

  ●上个月,在澳大利亚全国游泳锦标赛上,年仅17岁的澳大利亚选手哈里森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中游出了14分51秒02的惊人成绩,这仅比孙杨在全运会预赛中游出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慢3秒。而且,哈里森的成绩已经超越了同年龄段孙杨的水平。对此澳大利亚媒体大书特书,指出哈里森横空出世“就是为了收拾孙杨”。

  ●孙杨的老对手朴泰桓近日表达了对韩国女明星的反感,原因是成绩好的时候总有美女围着转,成绩下滑“就没有人主动接近我了”。

  师徒矛盾大事记

  ●1月29日 媒体曝出孙杨与一位比自己年长五六岁的空姐恋爱。

  ●2月1日 孙杨承认恋情,并表示希望换教练。

  ●2月4日 浙江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对孙杨开罚单:做出深刻检查、扣发一个月津贴,并暂停一切商业活动和广告代言。

  ●2月19日 国家体育总局两位领导专程飞抵杭州协调师徒矛盾。

  ●3月1日 孙杨结束了肩伤治疗,从北京返回杭州。

  ●3月2日 孙杨发微博称“阳光总在风雨后”,并配发与教练朱志根的合影。

  ●3月4日 孙杨与朱志根公开和解。

  ●4月15日 孙杨赞助商的工作人员未经允许进入训练场馆,这引发了朱志根和孙杨的肢体冲突,据说孙杨手臂受伤。

  ●4月20日 朱志根率领自己的弟子们前往昆明进行高原训练,孙杨并未一起前往。

  吐槽

  孙杨师徒到底是分道扬镳,还是继续携手,有待时间回答。值得注意的是,这对黄金组合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与捆绑、感恩无关,草率不得。无论未来怎样,都希望外界不要激化矛盾,给师徒俩留点时间,留点空间,让他们平心静气,彼此尊重,解决问题。——新华社

  从王濛到孙杨,充分说明了身为“网络土著”的新一代运动员已经懂得如何用媒体来挑战不合理的体制,也充分说明了身为“网络移民”的领导期待用“暗箱操作”来解决纠纷的传统理念已经过时。——清华大学教授史安斌

  体制、人心,掺杂着媒体,最终都是利益作怪,中国体育病态之躯蹒跚已久。——网友

  分分离离其实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所有的当事人都在台前演戏,台后排练。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标准的中国特色,所以中国人活得真累。——网友

  中国教练大多都患有一种不管人私生活就会死的病。还是那句话,那些骂孙杨不知道感恩、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妹子们,我祝愿你们将来找一个非常知道感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男人。——网友

  孙杨更换教练这等在国外稀疏平常之事,却被带着道德高帽的某些人声泪俱下地痛斥,博得眼球,实在是幼稚之极。没有人愿意看一场戴着手铐和脚镣的比赛。——网友

  深圳晚报评论员 方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