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媛
近两天,由李娜[微博]在法网新闻发布会中“发飙”事件而引起的后续评论越来越多,发声的媒体层次越来越高。网络上对李娜的“评判”标准,从个性到职业素养、再向道德水平靠拢,越来越严肃。
依我看,李娜充其量也就是输球后情绪不好,外加被记者惹毛了乱发脾气,误伤球迷罢了。失态、失仪是有的,硬说人家少道德、缺教养那就太夸张了。多大点儿事儿?
喜欢和记者“唧唧歪歪”的大腕不止李娜一个。
远的不说,咱说近的。今年,就在李娜事件之前不到半个月,球王马拉多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和一群跟拍他的摄影记者动上手了。老马先是向记者扔石块,看到没能成功赶人,他亲自走到记者面前,送上一脚飞踹。马拉多纳的暴脾气人尽皆知,2010年世界杯他还险些和看台上的球迷动手,关于他的类似新闻更是屡见不鲜。然而这样的马拉多纳才是马拉多纳,爱他、敬佩他的人不会因此动摇,马拉多纳的球王之名也没有因此被抹杀。
再举一个“牛人”的例子,著名足球教练穆里尼奥。2009年,在北京鸟巢输掉意大利超级杯,赛后他直斥中国记者:“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中国足[微博]球不行了!你们的足球记者提问太业余了,你们根本不懂足球!”还记得当时中国媒体的反应吗?那一阵儿,有不少人开始认真反思,并将“记者拖中国足球后腿”当做真理。
您说,比较起来,李娜“呛”记者是多大点儿事儿?娜姐只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口气冲了点儿,人家既没爆粗口,也没上飞脚,够礼貌了;还有一些批评李娜“内外有别”的人,想想当年的穆里尼奥,咱是不是也有“内外有别”的时候。
对如今的李娜发飙,或今后的张娜、王娜发飙,我们大可以看淡一些。体育说到底就是一乐儿,类似的“番外”,也只是在不能享受胜利喜悦之时的补充和调剂。至少因为这么一出,2013年法网给我留下的印象,与2011年李娜夺冠时一样深刻。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