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益唯:中超青训还得靠国企

2013年04月02日13:05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体坛周报》驻沪记者

  严益唯

  中超[微博]三轮之后,鲁能[微博]不声不响地以5个进球,零失球,三连胜的战绩领跑积分榜。鲁能三连胜的进球功臣,除了外援就是崔鹏[微博]、吕征[微博]和郑铮三名出自鲁能足校的骁将。

  同样在前三轮表现不错的杭州绿城[微博]的射手榜上,出自鲁能足校的高迪[微博]名列榜首。与高迪一样,本赛季从鲁能租借出去的李微也已经为武汉卓尔[微博]攻入一球。北京国安[微博]的王小龙,新赛季也有进球!他同样出自鲁能足校。

  当人们忙着争论该不该换用里皮换卡马乔的时候,我们或许意识到国足又在面临一个轮回的失败了。中国足球[微博]有太多的失败,但是成立了14年的鲁能足校却是一个意外。公开统计的信息显示,该校培养的国脚,已经达到了11人,入选各年龄组的国字号球员更是层出不穷。2013赛季,有46名出自该校的球员为八支中超球队征战。

  其实,鲁能青训体系为如今的中国职业联赛的贡献,还不仅仅限于这46名球员。出自上海申花[微博]青训,最近几年活跃在中超的郜林[微博]、毛剑卿、徐文等,他们最关键的成长期,也是师从可可维奇。可可维奇,曾经主导了鲁能足校训练大纲,后来被上海足协挖来搞青训。

  鲁能和绿城过去十年,是国内青训比较好的两家俱乐部。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绿城最近两年对足球的投入也受到了影响。鲁能足校背靠山东电力集团、鲁能控股集团这些国有大财团,其雄厚的资金投入,是其成功的关键。2013年鲁能足校的招生简章中,学员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为18000元左右,去年创办的恒大[微博]足校则开出了一年35000元的学费。鲁能足校每年从国有财团那里得到的投入为2000万元,足校的硬件设施甚至超过了国内不少中超俱乐部。

  因为青少年足球的游戏规则不健全,鲁能足校向外地输送的球员中,很多都是非常廉价的,比如徐洋转会去建业,只花了5万元。鲁能足校显然在过去十多年的投入中,并没有把球员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该足校成立之初,就明确地定位为鲁能俱乐部的青训基地。

  一位圈内长期关注青训的教练,认为如今在国内足球产业还没有成功模式的情况下,足球的投资者,特别是青训的投资者,最好是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青少年足球的投入,时间周期长,成材率低,球员转会市场对青训的回报,也缺乏一些制度保护。所以,中国如今的足球青训,更需要用一种公益和慈善的心态去面对。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往往是财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国企在公益性资金的支出方面,更有保障。

  上海早在好几年前,就在圈内讨论过国企搞足球的利弊。其实,全国范围内,用国企的钱搞足球也常常遭到质疑,如今国企在中国足坛有大规模退潮的迹象。不过,只要做好监督不乱花钱,国企投入青训又何妨?事实证明像鲁能这样长期持续高效率地投入青训,才是中国足球青训目前最成功的模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