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开幕瘦身顺应民意 场馆建设转换思路扎根社区

2013年09月01日06:3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陈华

  第12届全运会8月31日拉开帷幕。如果要为本次盛会的开幕式找一个关键词,非“倡俭”莫属。

  中国体育能否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尽力减少“可办可不办”的赛事?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举办能否向社会力量倾斜,让市场实践成为决定是否节俭的具体标准?就此,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副教授陈国强 (以下简称“陈”)有了如下对话。

  全运瘦身 顺应民意

  记:本届全运会强调节俭举办,有何积极意义?

  陈:2005年江苏全运会举办开幕式的主赛场,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赛场更大、更好。2009年山东全运会,在规划主赛场时甚至要求,比江苏的还要大几百平方米。在出现攀比和不计成本的背景下,提倡节俭办全运很有必要,起码老百姓的印象会改观很多。

  记:有人担心资金不足引发“豆腐渣”工程,或者相关服务不到位。

  陈:任何改变都会引发担心,这很正常。我觉得硬件方面没问题,现在不是一个城市举办全运会,而是举全省之力,好几个城市参与。这些非一线城市都有建设体育场馆的内在寻求,不用担心。而且,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建造全民健身场馆,这是一件大好事。

  记:武术、棒球和垒球等退出伦敦奥运会的项目,仍是全运比赛项目。这合理吗?

  陈:全运会设项一般遵循“N+1”原则,即奥运项目加“国粹”武术。至于棒球、垒球,我支持暂时不调整出全运会,因为每届奥运会都有项目调整,我们也要保持全局的稳定。

  赛事多多 该有选择

  记:全运会是中国城市热衷办赛的一个缩影。英国体育市场分析公司Sportcal去年曾发布一份调研报告,选取2007年至2018年期间已经举办和预计将举办的700项体育赛事,结论是“中国获得的世界大赛主办权最多”。

  陈:没错,除了男足世界杯,中国基本办完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大型综合性赛事和单项世锦赛。除了全运会之外,我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明年南京要办青奥会,亚运会已举办了两次。至于单项世锦赛,更是不胜枚举。国内赛事更多,比如城运会、青年运动会、红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

  记:中国城市为啥热衷于办体育赛事?

  陈:我们现在办赛事,都是政府主导。我们一直说“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办赛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因素和城市发展。还有,办赛确实可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

  记: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真正的节俭应该是叫停“大赛中国”,砍掉可办可不办的大赛,把资金用在民众最需要的地方。

  陈:关键其实不是减少办赛的数量,而是怎么有选择地去办赛。我们需要办一些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职业赛事。另外,我们需要选择年度性的赛事,不是举办一次就再也不办的,这样可以分摊场馆和运营成本。

  转换思路 扎根社区

  记:赛事总有落幕的一天,比赛场馆的后续利用,一直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话题。

  陈:没错,不让场馆闲置,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节俭。比如举办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 “伦敦碗”,经过改造后租给西汉姆联俱乐部使用。还比如伦敦很多场馆可拆卸,大赛结束直接运到巴西给里约热内卢使用,非常环保经济,这是后续利用的典范。

  记:说到场馆,我感觉欧洲很多场馆都很旧,但他们提供的服务很好。相比之下,我们的硬件出色,软件略有不足。

  陈:是这样。关键是要改变“贪大求全”的思路。比如,过去我们追求全国、全亚洲最大的场馆,现在我们应该在更多中小城市建造中型场馆。我们的小型场馆要进社区,给全民健身带来推动。总体来看,适合老百姓的社区类场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记:中国办赛,能否引进其他国家的经验,比如通过公司负责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等?

  陈:有些非奥运项目,可以社会化运作。体育不是金牌,而是精神,是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接下来的体育办赛,需要向这个方向回归。

  (本报沈阳 8月31日专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