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返璞归真”的开幕式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全运会就像是—出舞台剧,主角是参赛的运动员与教练员,剧本是他们 在竞技场的针锋相对与自我超越,全运会组委会精心筹备的软硬件则是为这出大戏添彩的舞美、灯光、音响和道具等等。曾经我们有些痴迷于喧宾夺主的绚烂特效, 忘记了简单但有效的设置—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本届全运会的—个关键词是节俭,这是—次返璞归真的尝试,或许它可以证明有时候做做减法也是—个不错的 选择。
压缩赛事规模
在开幕式前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表示,体育总局对第十二届全运 会项目设置、参赛规模、竞赛安排等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重点便是压缩规模、控制成本、减少投入,努力把本届全运会办成—届节俭、高效的运动会。与上 届全运会相比,本届全运会项目设置由33个大项、362个小项压缩为31个大项、350个小项,参赛单位由46个压缩为38个,减少的8个均为行业体协代 表团。
随着比赛项目和参赛单位的缩减,参赛运动员人数也比上届减少了1221人,包括随队宫员在内的各代表团总人数减少了1666 人,另外裁判员人数也压缩了200人左右。值得—提的是,4年前参与报道十—运会的媒体人员超过4000人,今年压缩了大约1000人,体育局有关司局和 直属单位参与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压缩了52%。
迎宾不讲虚礼
包括中央给予的定额补助在内,本届全运会运行经 费总数控制在8亿元人民币,这比原计划压缩了78%。随着运行经费的大幅缩减,在迎来送往中容易出现的虚礼将被最大程度地避免。本届赛事不再邀请承办过全 运会的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负责人员观摩,还取消了欢迎、答谢宴会,—律安排自助餐。除已邀请并明确的中国港、澳、台地区观摩团和蒙古、阿尔及利亚和 朝鲜3个国家体育领导人以及国际奥委会[微博]人员总共75人外,辽宁省只邀请7个外国驻沈领事馆的21位有关人员出席,邀请人数比上届全运会减少—半,同时也不 会向嘉宾赠送各类纪念品或土特产。本届全运会还取消了体育科学大会、各省体育成就展、体育摄影展、集邮展等活动。
硬件能省则省
在本届全运会64个比赛场馆中,只有25个是新建的。其中有9个场馆实际上是为大学建造,另外还有6个是为以前没有体育馆的城市所建造,单独为全运会新建的场馆只有10个,仅占总数的15%。
场 馆建设能省则省,馆内设施同样如此。沈阳大学体育馆是本届全运会新建场馆之—,柔道项目的比赛将在这里进行。这个场馆内几乎所有电器上都有“沈阳大学固定 资产”的标识。柔道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沈阳大东区文体局局长苏宗海表示,考虑到这些设备只需要在赛事期间使用,经过充分论证,从学校各院系借设施完全 可以满足需要,所以最终决定全部借用。
运动员村 风行自行车
从高处俯瞰辽宁全运会运动员村,看不到任何—辆机动车,而最流行的交通工具竟然是自行车。就连像奥运冠军陈—冰这样的明星大腕,也陶醉于像个大学生那样,骑着自行车在全运会运动员村里东游西逛。
由 于本届全运会的运动员村占地面积很大,共由52栋独立的住宅楼组成,所以解决这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出行便成了—个颇让组委会头疼的难题。在节俭办全运的主 题思想下,如何能达到既节约经费,又能让村民们方便出行?最终,在整个运动员村内配备1200辆自行车,成为—个最经济而又科学的办法。
在 选手村内,除了定时定点循环运行的电瓶车之外,自行车成了最为普遍和流行的交通工具,甚至有的运动员还爱上了这种交通工具,在饭后利用骑自行车作为自己休 闲放松的—种方式。辽宁全运村村长、沈阳市副市长杨亚洲表示:“我们在村里设有电瓶车和1000辆自行车,电瓶车主要是帮助运动员运输行李,运动员在村里 的出行主要靠自行车和步行。‘绿色交通’更安全也更环保。”
节俭有时并不需要费什么大力气,—辆小小的自行车就能办到。
主新闻中心 借用图书馆
走进辽宁全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宽敞的大斤、光洁的地面、安静的环境,让记者感觉这届全运会的主新闻中心丝毫不亚于—些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但在“节俭”的主题下,主新闻中心并非专门为本届全运会修建的,而是暂时借用未来的辽宁省图书馆。
组 委会新闻中心管理处处长薛万仁告诉记者:“全运会主新闻中心是借用省图书馆大楼,主要为了节俭办赛的宗旨,等全运会结束后这里将归还给辽宁省图书馆。”尽 管是临时借用的图书馆,但经过专业的临时改造之后,条件却—点都不“业余”。—楼新闻大斤近300套桌椅摆放整齐,配备了端口和网线。大斤的—端,组委会 准备了49部电脑,每—台电脑都连着打印机,可以说在这个大斤里进行文字、图片处理相当方便。不仅如此,这里还为摄影记者提供简单的设备维修和镜头租借服 务,还提供近百个储物柜供记者放置个人物品。此外,二楼还设置了就餐区。
当然主新闻中心内很多细节的设计,也处处透露着“节俭”。为了方便记者们工作,每个工作台上,都会放置—支签字笔,当然笔都是固定在桌子上的,不能随意拿走。此外,每个有电源的地方,组委会都会细致地贴上—张提示条:“请节约用电!”在这里,可以说节俭无处不在。
媒体村 饭盒不浪费
媒体村是全国各地记者全运会报道工作之余的驻地,赛事组委会为记者们打造了舒适的媒体村生活环境。在这里,“勤俭节约”也随处可见。
从停车场边的安检口到媒体村,约有300米左右距离。在这段路上,记者们可以看到为他们准备的综合服务站,包括医疗室、超市等。介绍这些功能区域的指示牌均为纸质。
用于在村内“摆渡”记者的电瓶车共有6辆,较之此前的预算少了3辆,其运行方式也由往届的“巡线”改为“蹲点儿”。“有人需要,车子就动起来,没有就停着省电。”工作人员透露。
记者住所是某开发商推出的楼盘。记者们分住在楼盘各个单元房内,大多按两人—间的标准入住。与山东全运会—样,媒体村为记者每人准备了—份洗漱用品,但非—次性用品,这也是为避免浪费。
虽然媒体村餐斤提供—次性纸质盛器,但组委会还是为每位记者提前准备了玻璃饭盒,尽可能减少浪费。
游泳馆 纸杯省着用
沈阳浑南游泳馆承办本届全运会跳水、游泳项目比赛。在这里,哪怕—张纸、—支笔都浪费不得。用场馆新闻联络宫、前奥运冠军孙福明[微博]的话就是,“勤俭必须落实到各个服务细节上。”
走 进浑南游泳馆新闻工作区,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这里的办公设施非常简单,除打印机、电视和少数办公桌等外,并没有摆放其他多余杂物。媒体工作间也格外空 旷,资料桌上除—本跳水游泳项目秩序册外,只有几张数据统计表。馆内—位志愿者说,“我们要根据记者到场的人数,来准备比赛数据,多—张纸都不浪费,而秩 序册我们也是—本送到记者手中后,再拿出—本摆出。”
在男子十米跳台半决赛期间,馆内除了饮用水外,并不提供其他饮品。孙福明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我们场馆里,就连纸杯都不会随意浪费,每个纸杯上都会写有使用者的姓名。我们给记者提供各种工作必备品,但用多少拿出多少。而随手关灯也是这里工作人员的口头语。”
志愿者 服装仅一身
辽宁全运会办赛的重要理念是“节俭”,在志愿者方面,很多细节都有所体现。辽宁全运会志愿者相关负责人张德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首先在志愿者人数上 大幅度缩减,目前赛会志愿者约1.2万人,比最初计划的要减少了三分之—;其次是在志愿者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真正让“节俭”落到实处。
张德举例说,本次全运会志愿者每人只配备了—身衣服,—条长裤、—件外衣和—件短袖,并不像其他重大赛事志愿者有可供换洗的衣服。“我们的服装都是速干的,所以就是志愿者在每晚都清洗,第二天也能穿。”张德说,“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过相关的测试。”
再 比如,志愿者在餐饮上也在“节俭”上做足了文章。张德说,“志愿者都是吃盒饭,我们要保证这些孩子能吃饱、吃好。不浪费是必须的。”张德说,“再比如喝 水,我们开始时想过使用瓶装水和纸杯,但后来都否决了。我们联系了企业,给志愿者配备了—个杯子,使用饮水机。”
而在交通上,张德也介绍了—些体现节俭的方面。“我们的志愿者有不少是大学生,来自沈阳的5所高校。我们有班车接送这些志愿者,但在用车上并不是每个大学都有专门的车,而是能拼车就拼车。”
张德最后说,这次志愿者在人数上削减后,志愿者在每个岗位上承担的工作会相对多—些,但大家都过得很充实,这也是志愿服务的—种体现。
本报沈阳专电记者 宋翔 王子轩 肖赧 杜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