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述评:大运会回归育人淡看金牌

2013年07月18日13:07  新华网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7月17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王镜宇、王集旻

  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7日晚在这里落幕,中国代表团取得26金、29银、22铜的成绩,在奖牌榜上进入前三位的既定目标顺利实现。尽管中国运动员的夺金总数与深圳大运会时的75金相比“大幅缩水”,但是对比中国高校体育的实际发展现状已经不算少。更重要的是,对于高校体育而言,比金牌更重要的是“以体育人”、真正走上“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本届大运会上,并非中国运动员在每个项目上获得的成绩和奖牌都与其在国内高校的群众普及和竞技水平相对应。从这层意义上讲,即便有全运会年作为背景,现在的成绩仍有“水分”可挤。在跳水、举重、体操、柔道等项目中,中国队都有奖牌进账,跳水更是夺牌主力军。但是,这些项目在国内高校的普及并不乐观,参赛的大都是拥有大学生学籍的专业选手。在羽毛球[微博]、乒乓球[微博]等项目中,参赛的中国运动员也都不少昔日的国家二线队、青年队队员。

  不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射击、田径等一些项目上,由高校自主招生培养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已经具备“挑大梁”的能力,比如田径的王宇、射击的李佩璟、王威旸、郭旭凯等。与对专业队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运动员的“二次使用”相比,这些运动员的成熟让人看到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这条路能够走通,他们代表着高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希望。

  对于肩负着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而言,培养高水平运动人才是其分内之事,也是促进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打造体育文化氛围的一种引领。然而,高校体育的发展应当吸取竞技体育功利色彩太重的教训,绝不能把金牌和锦标当作终极目标。

  归根到底,体育运动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体育的本质是“育人”。

  正如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旭所言,群众开展或者说普通大学生的参与是高校体育的基础。如果只有高水平运动员而没有普通大学生的参与,校园里也不可能形成体育文化。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满足普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两条腿走路。如果仅仅把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当作为学校装点门面、扩大影响的工具,甚至变成少数人牟利的渠道,显然是误入歧途。

  清华大学倡导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发展方式是高校体育发展的正道。重视高校体育,首先应该是重视体育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和参与适合自己兴趣和特点的体育项目。也许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有能力做到像清华大学那样开设50多门体育课,但是开设十几门、二三十门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关键还是取决于高校对体育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只要夯实了群众基础、扩大了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体质、营造了体育氛围,高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就能实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的涌现则是附带的“红利”。

  能够淡看金牌、坦然接受金牌“缩水”体现了一种自信。在世界大运会上,参赛队伍的组成千差万别,有的国家和地区把参赛机会给予真正的大学生,也有的派出专业队甚至奥运参赛阵容来争取好成绩。获得的金牌多不值得炫耀,拿的金牌少也不必沮丧。如果中国高校体育真能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体育人才自然会不断涌现。相信到那个时候,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的位置也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中国高校体育的实力,而不必把多派还是少派有专业运动员背景的选手当作控制金牌流量的开关。(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