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乒大满贯身后的男人李隼:教练的作用就是挖潜

2013年05月29日02:50  北京日报
李晓霞拥抱李隼李晓霞拥抱李隼

  在前不久进行的巴黎世乒赛上夺得女单冠军那一刻,李晓霞冲上看台,深情拥抱主管教练李隼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李晓霞也一跃成为世界女子乒坛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微博]之后第4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单打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这4位“大满贯”中,王楠、张怡宁和李晓霞3人,都是由李隼带着实现“满贯梦”的。

  本报记者 王笑笑

  从巴黎世乒赛凯旋后,将步入“知天命”年纪的李隼,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与本报记者分享了他的执教“秘诀”。

  “其实,我带队员没有秘诀,做的不过是分内事。”这是这名“金牌教练”的开场白。但一打开话匣子,这位乍一看上去有点“糙”的北京爷们儿,细腻的一面就全暴露了。

  “李晓霞曾经胸无大志”

  跟李隼练了11年,李晓霞坦承,“没有李指就没有我的一切”。她在微博上说:感谢这位男人给我梦想,让我不断去征服自己,战胜自己。

  李隼则说,让晓霞这样“胸无大志”的女孩儿称霸,“确实有点不易”。

  记者(以下简称记):和晓霞相拥那一刻,您是什么心情?

  李隼(以下简称李):很多人看转播,说我眼圈红了,其实我没感觉。这一幕我很久以前就在想,包括两年前的世乒赛决赛,那次我特意让张怡宁坐我旁边,就是为了晓霞夺冠后一起祝贺她,在我心里这就象征着把女队的接力棒传下去了。伦敦奥运会前,我又跟张怡宁说,你一定要去伦敦,遗憾的是她怀孕没去成。这次在巴黎,她给央视当解说嘉宾,又没能当众完成这个“仪式”,不过后来我们仨合了张影。

  晓霞夺冠,我特高兴,不仅是因为“大满贯”,更因为她在比赛中发挥出了高水平。怡宁拿“大满贯”时有优势,但晓霞不稳定,和对手水平又接近,说实话能打成什么样我心里不太有数。

  记:塑造晓霞的关键是什么?

  李:她不是那种心很大的人,不好斗,性格温和,胆子也小,挺小女人的。不像王楠,生活中就很强悍,也没有张怡宁的狠劲。她小时候有次说,能参加团体赛拿个世界冠军就满足了。当时我听了就傻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跟她这一性格较劲,想法给她树立更高目标,否则她可能2006年拿完团体世乒赛冠军就“歇菜”了。其实直到2010年,我俩还没在一个频道上,我对她要求很高,她却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必须让她具备一颗冠军的心,而不是蒙一两个冠军就乐颠颠回家。

  记:现在晓霞这颗心够大了吗?毕竟后面还有里约奥运会。

  李:现在她完全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谁也拦不住了。剩下的就是帮她规划好每一步的明确目标。现在她处在一个节骨眼上,成绩有了,年纪不小,伤病又多,特别容易松劲。

  她也非常想打下届奥运会,而且要卫冕。我将来对她的要求不会比现在低,而且可能更高。成绩不敢说,但水平肯定不会掉下来。

  “教练的作用就是挖潜”

  李晓霞夺冠后,李隼收到了王楠的短信:李指,你这人真值得研究研究,我们仨性格可完全不一样,都让你带出来了。

  已在国家队执教17年的李隼却说,“教练的作用没她们说的那么大,成为‘金牌教练’是我运气好”。

  记:连王楠都觉得您挺牛,您自己觉得呢?

  李:应该说,她们仨确实有“大满贯”的潜力,分到我这组里,有一定运气成分。我觉得教练的最大作用是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帮她把能迈的坎儿迈过去,不断攀升新高度。比如李晓霞,就是让她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我很少用“打造”这词,再神奇的教练也不能把所有人都打造成世界冠军。

  记:都说朱雨玲[微博]是您下一个“大满贯”弟子,有可能吗?

  李:她也有“大满贯”的潜质,但要看她能不能战胜懒惰。她具备先天条件,她的天赋甚至超过李晓霞、张怡宁,悟性高,手感、节奏感、空间感好,比赛专注,跟人“掐”的意识强。但她勤奋差得太远,可能聪明的孩子都懒,一学就会,所以不愿下功夫。她现在技术能力还差很多,还没练到那份儿上,得靠一拍一拍挥出来。只有把每一板最基本的技术练到极致,才能站上巅峰。她可能年纪还小,理解不了这一层。

  我现在就是在这方面跟她“斗争”,但教练只是从旁帮忙,要战胜自我只能靠自己。就像打仗,武器固然重要,但决定因素是使用武器的人。

  “带女孩儿,得真心对她好”

  李隼能侃、不吝,言行举止甚至有点“糙”。但在弟子眼中,他幽默、体贴,值得信赖。

  他说,当教练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带女孩儿,你得让她觉得你是真心对她好”。

  记:晓霞说与您之间曾有过不信任?

  李:广州亚运会之前,那会我对她要求很高,但思想交流不多。我就觉得你按照我说的练,我保证你拿成绩就得了。有一次给她逼急了,她当众说:我不是张怡宁。我马上觉得不对了。这孩子感情比较细,想法又多,特别在意外界的眼光。她经历了张怡宁的所有起伏辉煌,她可能觉得自己做不到。

  她这么说,让我意识到我俩之间的信任度还不够。当教练最关键就是取得队员信任,让队员坚信你能帮她干成这事。后来我就每天跟她聊天。她心重,我就想方设法让她心情愉悦。训练时,亲自帮她拉伸、恢复,让她感觉体贴。这些小孩儿,父母不在身边,竞争又这么激烈,你得让她感觉到你关心她。慢慢地,信任建立起来了。

  记:看您粗枝大叶的,和女队员有何相处之道?

  李:这些年,我在女孩儿的心理、思想上下了很大功夫。大部分女孩儿想法消极,瞻前顾后,该进攻了,想的不是“我一板就能打死她”,而是担心对手把球回过来自己没准备好怎么办。所以要引导她们从积极的角度去想问题,潜移默化地改变她们的思维方式。

  我觉得和女孩儿一起工作,有点像过家家。她们敏感,不能一点不哄。带女孩儿,一定要让她觉得你是真心对她好,她才会信任你,对你有依赖感。当然,技术上也得让她赢球,她才能信你。

  记:最终是不是要达成一种默契?

  李:对。比如张怡宁,我俩已经默契到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有时打比赛,她输了,我问“能赢干嘛不赢”?她说,“你都不想要,我着什么急。”她看我一眼就知道我对这场输赢无所谓。现在跟李晓霞也是,每天一照面儿,我就知道她心情怎么样。只有到达这种程度,比赛时才能察言观色。

  记:您好像挺会开玩笑,这也是队员喜欢您的原因吧?

  李:其实我刚进队那会儿特暴躁。张怡宁让我踹得满场跑,钻到球台底下还踹呢。王楠听说要进我这组都犯嘀咕,因为“听说李指老打人”。那会经验少,压力大,好多事不知道怎么应对,看队员练不好就着急,发脾气。现在看我嘻嘻哈哈的,其实是因为自信了,精神上没那么紧张了,知道队员在什么阶段出现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教练也是一点一点成长的。

  “在幕后同样有成就感”

  百度搜索“李隼”,几乎满屏都是他对弟子的点评,关于其个人的介绍很少,即便他是3位“大满贯”的教练。

  李隼说,获得大家的尊重和认可,比出名挣钱重要。

  记:您和队员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李:张怡宁说过一句话,“在一段时间里,教练承担了我需要的所有角色,包括师长、父亲、朋友。”直到现在,她回北京都会看看我。她,王楠,我们都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她们有事还是会第一个想到我,愿意跟我叨唠。包括晓霞,私人的、家里的事都跟我说。

  记:一下多了这么多“家人”,自己家里的事还顾得上吗?

  李:家里确实管得少,觉得亏欠她们很多,只能出国时多买点礼物弥补一下。闺女小时候不懂事,对我挺不满意,长大就理解了。她现在自己在国外读书,非常独立,也很上进,受我的影响也比较大。

  记:队员苦练、拿成绩,最后名利双收。作为教练,会觉得不平衡吗?

  李:很多运动员达到巅峰后,跟教练发生矛盾甚至分手,都有这方面原因。这种名、利收获的反差,和对教练心理上的刺激,外界很难想象。这次奥运冠军代表团访问香港,李晓霞到哪都前呼后拥的,我在后面拎着她的女式包跟着,说实话我都不好意思下飞机。

  这种时候,只能自己调整,心态要平和,不能觉得“没有我就没有你”。我的工作就是默默地把你送上巅峰,不是为了要借着你拿名拿利。她收入是你的10倍,你应该为她高兴,而不是眼红。

  记:当幕后英雄有成就感吗?

  李:当然有,只有这种成就感才能支撑你坚持下去。这工作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辛苦不说,而且太刺激了。我觉得我在一线干这么久,至少少活10年。我对成就感有自己的标准,我更看重世人的尊重,大家一说李隼,会说“培养了这么多优秀运动员”,对你工作很认可,这就够了。这比出名挣钱重要。

  李隼小档案

  1963年7月12日出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曾先后在铁道兵体工队、八一体工队打球。1982年因患上心肌炎,不得不退役转业到西城区体委,成为一名普通职工。1989年被调入北京体工队当教练。1996年开始在中国乒乓球[微博]队执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