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华
中国国家足球队新帅、法国人佩兰日前公布首期50人集训大名单,沪上的上港集团队有武磊、吕文君等5名虎将入选,这是近年来上海单支球队输送国脚人数最多的一次。
上海是拥有最多顶级联赛球队的城市,也是仅次于辽宁的中超第二“球员大户”,上海足坛培养的优秀球员更是遍布全国。
上海足球目前的竞技成绩,离出类拔萃尚有距离。但足球是一项比拼人才储备的系统工程,在十年磨剑、着眼长远的青训理念支撑下,凭借两届全运会冠军的丰厚本土人才储备,海派足球正在默默耕耘和悄然蛰伏中,期待收获季节的到来。
根宝模式闯出新路
1999年,徐根宝举债2000万元打造足球基地,“从娃娃抓起”。
2000年7月7日,第一批小球员来到了崇明,由于基地尚未竣工,他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蒙古包”里。当年简陋的“蒙古包”里,后来走出了多名当打国脚,如此高的成才率实属罕见。徐根宝说:“国家队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外援始终无法代替本土球员。我们搞基地就是为了给上海、给中国足球输送后备人才。”
“根宝模式”的可贵之处,是尊重足球人才的培养规律,杜绝急功近利。“根宝模式”最终获得成功,离不开上海相关部门的支持。2009年,徐根宝的球队代表上海征战全运会,体育职能部门的资金支持和后勤保障,助球队终于夺冠,一展锋芒。这种对本土人才培养的支持,延续至今。
足球沃土潜力十足
中超新赛季16家俱乐部共有本土球员448人,其中上海籍球员46人,数量名列第二。如果算上郜林、张琳芃等上海足坛培养的球员,就更为可观了。
广州恒大去年称霸亚冠,被主帅里皮夸奖“人格魅力伟大”的孙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球员。郜林在上海申花的平台上逐步成长和成熟,张琳芃是徐根宝一手培养的爱将。此外,杭州绿城的顾超等人,也是如假包换的“上海产品”。
上海在球员青训方面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市体育局承担起了大部分的全运会适龄段球员培养工作。上海足球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转机制,实现了连续两届全运会男足夺冠,更重要的是涌现出一批好苗子。入选国足大名单的5名根宝弟子,就是第一茬“韭菜”。
亚足联讲师吴金贵认为,上海始终是培养足球人才的沃土:“海派足球的青训人才厚实,只要做好全运会专业足球向中超职业足球的衔接和过渡,耐得住寂寞,就一定会迎来收获期。”
仍需不断夯实基础
中国拥有13亿人口,但去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人口不到1万。在国家加强扶植、足球环境净化的背景下,上海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训练有了可喜的进步,今年注册球员达到3264名,创近十年最高。
但是,这些远远不够。“足球水平的提高,还是要从青少年培养抓起。”上海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市足协秘书长隋国扬坦言,“如果说这几年我们冒出了一些人才,真的是靠根宝足球基地、幸运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这样的社会机构支撑。”
足球的发展,可分普及和提高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体育职能部门,更多是在“提高”这个层面谋划布局。上海的青训有了一些成果,但隋国扬还是有担忧,“如果只是靠一两所学校或机构来支撑整个上海足球的青训,未来肯定会走向没落。我们需要不断把青少年足球人口的基数做大。”
做大基数,就涉及足球的普及层面,这更需要得到教育职能部门的支持。两年前,上海成立校园足球联盟,239所大、中、小学致力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一条龙”培养。这个上海的“自选动作”,最大意义是由教育部门开始牵头推进校园足球。上海校园足球联盟“先行先试”,将力争搭建一个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的“青训样板房”。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