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冬季,清晨8点多,84岁的赵吉荣大爷一如往常来到位于兰州市中心的兰州体育馆打羽毛球。只见他挥舞着球拍,在网前上下翻飞地扑打着迎面而来的一个个羽毛球,身姿矫健,动作灵巧,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八旬老人。
“您打球几年了?”记者凑过去刻意提高了嗓门问道,生怕对方听不见。没想到,似乎被声音打扰的赵大爷稍显诧异地回望了记者一眼,用平缓的语调回答:“打了20多年,我很喜欢。”就在记者惊讶的瞬间,赵大爷接下来思路敏捷、口齿清晰地接着说:“每天打一打,微微出一点汗,这一天的精神状态就不一样,食欲也特棒。每天8点到9点兰州体育馆免费对外开放,大家都非常高兴,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现在的健身场所多了,健身的群众也多了,健身氛围越来越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参加适合自己年龄的比赛,日子充实,心情也好。”
“近年来,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面对现状,如何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多年来不断探索、持之以恒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这是记者采访甘肃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卫时,他一语道出的甘肃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省份,地处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多民族聚居风情独特,体育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打造特色体育发展之路的自然和文化优势,蕴含广阔的开发潜力。早在2003年底,甘肃省体育局就提出,沿着古丝绸之路建设一条健身旅游长廊的构想。杨卫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甘肃实施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既符合省情,又契合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有文章可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的目标任务。甘肃体育抢抓机遇,举全省之力建设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并以此为抓手,统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形成以体育场馆建设为基础,以创建体育品牌赛事为亮点,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的特色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省份体育发展的新路子。
提升体育场馆建设 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其实像赵大爷这样的八旬老人还能坚持羽毛球运动并不奇怪。像兰州体育馆这样实行工作日和节假日8点至9点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日”全天免费开放的场馆还有省体工一大队全民健身馆、省体工二大队全民健身馆。这些惠民利民的政策都得益于“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工程。
“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是甘肃省为加快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步伐,于2006年实施的体育发展项目。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资源,以体育场馆建设为基础,以创建体育品牌赛事为亮点,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的特色发展模式。
“甘肃丝绸之路体育健身长廊”实施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2015年12月底,甘肃省14个市(州)有12个市(州)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馆),占全省总数的86%。11个市(州)建成公共体育场,占全省总数的79%;86个县(市、区)有49个县(市、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馆),占全省总数的57%。58个县(市、区)建成公共体育场,占全省总数的67%;1228个乡(镇)全部建成了“一乡一站”(文体活动站),346个乡(镇)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提升工程,建成500个乡镇和社区体育健身中心体育惠民工程;建成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012个,占全省总数的69%;建成全民健身路径5475多套。累计实施“雪炭工程”、民康工程46个。建成全民健身户外营地15个,健身广场或体育公园158个,笼式足球场55个。同时,甘肃充分发挥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丰富、地理地貌多样、民族风情独特的优势,积极开展登山攀岩、冰川探险、戈壁拉力、沙漠穿越、户外露营、黄河漂流、草原赛马、野外生存、超级挑战、冬季滑雪等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甘肃特色的品牌赛事。
(下转第二版)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