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足协别把洋哨当挡箭牌

2013年08月28日04:00  北京日报

  25日中超联赛第22轮北京国安[微博]队主场与大连阿尔滨[微博]队的比赛,泰国籍主裁判查亚成了焦点人物之一。赛后,中国足[微博]协方面在总结这场比赛时认为,查亚存在两次明显错判,其一是阿尔滨球员赵和靖[微博]铲倒国安球员格隆,查亚应出示红牌将前者罚下,结果他只出示了黄牌;其二是赵和靖的犯规地点在禁区外,查亚应判罚任意球,而不是点球。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外籍裁判第一次引发争议了。当初对于请洋哨执法举双手赞成的中超俱乐部,现在也越来越觉得洋哨不是那么靠谱了。另外,对于出现重大失误的本土裁判,足协还有内部停哨等惩罚性措施,而对于有问题的洋哨,足协在监管层面没什么好办法,顶多是以后少聘请或者不再聘请。对于请洋哨执法的举措,不少中超俱乐部都认为,要请就请一流裁判,请来许多二流裁判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足协有推卸责任之嫌。

  二流洋哨频繁引起争议

  足协有规模地聘请洋哨执法中超始于2011赛季。当时,一批年轻的本土裁判尚未成长起来,执法能力和经验不足,以致在很多场比赛中出现明显的错、漏判。对此,很多俱乐部都感到不满,呼吁足协少使用“嫩哨”。基于此,足协开始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的足协联系,请对方派裁判来中超执法。一开始,来中超执法的都是近邻日本和韩国的裁判,他们也较好地完成了执法任务,在教练、球员和球迷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2012赛季,尝到甜头的足协进一步加大洋哨的使用力度,除了日、韩,包括澳大利亚、泰国、越南等国的裁判开始执法中超。但在个别场次的比赛中,一些洋哨的判罚引起了很大争议,也令许多俱乐部和主教练愤怒不已。广州恒大[微博]主帅里皮在一场比赛之后就对越南籍主裁判颇有微词,他直言“中国足协请这种水平的裁判来执法,绝不是正确的做法”。山东鲁能[微博]主帅滕卡特也曾因为“炮轰”洋哨而被停赛。

  本赛季中超,已经见不到来自越南等国的裁判了,但足协使用洋哨的力度更大了,来自卡塔尔、约旦和沙特等西亚国家的裁判多了起来。据统计,本赛季每轮至少有两场比赛由洋哨执法。在已经结束的22轮总共176场比赛中,有多达46场比赛由洋哨执法,这个比例放到世界任何一国的联赛中都是很高的。

  据了解,本赛季执法中超的洋哨中,只有不到40%的裁判是国际级,其他裁判都是国家级。而据记者调查后得知,一些洋哨的阅历并不比中国裁判深厚,有的是今年才获得本国顶级联赛执法资格,还有的根本没执法过本国的顶级联赛。让这样的“洋嫩哨”来中超执法每轮的关键比赛,出现争议也就不难理解了。以前中超的教练和球员面对洋哨执法时还比较克制,从本赛季的情况看,不少教练和球员也敢于围住洋哨抗议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足协别把洋哨当挡箭牌

  一位中国裁判界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足协起初聘请洋哨,确实是为了保证中超执法的公平和公正,但本赛季在如此多的关键比赛中使用洋哨,足协不免有推卸责任之嫌。“以前本土裁判执法一些关键比赛,足协和裁判本人的压力都非常大,一旦裁判出现争议判罚,俱乐部赛后就提出申诉,不仅向媒体诉苦,还追着足协讨要说法。后来洋哨执法关键比赛,尽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但俱乐部投诉的现象少了,足协的压力也小了。”这位人士说。

  随着中超进入尾声阶段,关系到争夺亚冠资格和保级名额的比赛越来越多,这些关键比赛肯定还会出现洋哨的身影。面对这种形势,足协必须在选用洋哨的工作上把好关,不能单纯为了用洋哨而用洋哨,而是要聘请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洋哨。只有这样,洋哨才能起到促进中超良性发展的作用,也才能得到中国同行的信服。

  另外,大量使用洋哨执法中超绝不是长久之计。大量的洋哨抢滩中超,对本土裁判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本土裁判的锻炼机会减少,特别是执法重要比赛的宝贵机会。近年来,中国裁判执法国际大赛的机会越来越少,不要说世界杯和奥运会,就连亚洲杯和亚冠这样的洲级比赛,中国裁判也很少获得执法机会。事实上,中国拥有8名国际级主裁判,但这些裁判遇到中超关键比赛往往无法上场执法,经常坐在下面担任第四官员,长此以往对其成长和发展都不利。

  对足协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来说,聘请洋哨只是权宜之计,加大对本土裁判的培养力度,给本土裁判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借助联赛的锻炼走向成熟才是根本。从这个角度讲,足协必须在使用洋哨和培养本土裁判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本报记者 高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