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以体育的名义享受青春之旅

2013年07月12日12:16  中国体育报

  本报特派记者张旭光 不以金牌论成败,喀山大运会同样让人感受到回归体育的纯粹与快乐。

  没有首枚金牌的开门大吉,缺少熠熠闪耀的明星运动员,“重在参与、锻炼队伍”,本届大运会中国军团十分低调:因为交流比金牌更重要。

  相对以往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此番中国大运代表团的“星光”稍显暗淡。因为在本届大运会上,运动员出身的大学生比例下降,纯粹的校园选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以学业为重的业余选手虽然难以登上赛事的领奖台,但他们却将本届盛会当成了他们释放青春激情的人生“领奖台”。

  以东北师大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男篮在前两轮的比赛中,连吃败仗,分别以65比107和74比106输给了巴西和挪威队。但“重在参与”“代表中国出战”仍让这些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浙江大学、诺福克州大学的学子有着足够的自豪和荣耀。

  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运动员卢斌是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这位小将的话代表了众多大学生健儿的心声。他说:“虽然我不能代表中国足球,但我代表校园足球,这才是最基础的东西。同时,我也是来享受比赛、体验大运会的。”

  在以往赛事中很难受到重视的非奥项目国际象棋、桑博也成为本届赛会的宠儿,因为这一静一动的赛事,代表了年轻的智慧和青春的活力。国象教练李文良说,这届大运会和以往赛事最大的不同就是,淡化了金牌至上的功利色彩。从参赛选手身上你很难看出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因为他们所表现出的都是参与的快乐。

  而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金牌争夺战不再是吸引眼球的焦点。首金被淡化、学生运动员的身份被关注……三大球虽然依然举步艰难,但他们的拼搏精神同样赢得了赞扬和尊重。在观众眼里,那些或传奇、或幽默、或充满人情味的“大运故事”更是备受追捧。

  在体育精神的感召下,逾万名选手在喀山相聚。在青春的旗帜下,难以数计的莘莘学子留下了大运会的美好印记,或许这才是大运会的最大财富。(喀山7月11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