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男乒世界杯36年中欧对抗史 中国22金占优

2016年10月01日11:56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萨姆索诺夫09年夺世界杯成欧洲最近一次捧杯之人萨姆索诺夫09年夺世界杯成欧洲最近一次捧杯之人

  新浪体育讯  10月1日,第37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将在德国萨尔布吕肯拉开帷幕。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一样,世界杯赛也是由国际乒联主办的最高规格赛事。男乒世界杯创办于1980年,每年举行一届,参加者是来自各大洲的16名顶尖好手,这项赛事也是世界杯诸赛事(男单、女单、男团、女团)最早创办的。 

  近30多年来,世界乒坛秩序几经变化,先是中国领先欧洲,后是欧洲反超中国,新世纪以来重新回到中国一枝独秀的局面,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正是中欧男乒好手争显风流的一个缩影——36届大战,中国运动员22次夺金,欧洲高手14次问鼎。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乒坛基本是中国人的天才,以男乒世界杯为例,1980年至1989年产生的10个冠军,中国队夺得7枚金牌,7金分别由郭跃华(1980年、1982年)、江加良(1984年)、陈新华(1985年)、陈龙灿(1986年)、滕毅(1987年)、马文革(1989年)6人所获,匈牙利的克兰帕尔(1981年)、瑞典的阿佩伊伦(1983年)、波兰的格鲁巴(1988年)均获1金。事实上,当时的世界乒坛确实是中国男乒的天下,80年代举行的5届世乒赛,中国队在前4届世乒赛均囊括男团、男单金牌,直到1989年世乒赛才被瑞典人打下擂台。

  90年代呈现欧洲占先、中国反弹的局面,这期间举行的10届世界杯赛,双方战绩对比恰好颠了个儿,欧洲人7次夺金,中国选手3次抡元。1990年、1991年,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佩尔森挟世乒赛之神勇,先后夺得世界杯冠军。此后几年,以盖亭、塞弗为代表的欧洲选手,掀起“不讲理打法”的新潮流,后者在1994年世界杯登顶,克罗地亚好手普里莫拉茨摘得93年冠军。90年代前5年,中国选手仅在1992年世界杯夺得1金,当时马文革是在瓦尔德内尔等欧洲高手缺席的情况下尝到金牌滋味的。

  1995年,随着王涛、马文革、丁松等好手的成熟,以及孔令辉、刘国梁两名新秀的崛起,当年中国男乒在世乒赛夺得丢失6年之久的男团、男单等项目金牌,向欧洲高手发起了强有力冲击,95年和96年,孔令辉、刘国梁先后登顶世界杯。不过,90年代后期,欧洲乒坛再次在世界杯赛场占得优势,当时的欧洲新三虎——普里莫拉茨、罗斯科普夫(德国)、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在97年至99年三届世界杯先后夺金。

  2000年男子世界杯,在世界乒坛留下了一个鲜明印记,那届比赛是世界乒坛首次使用“大球”的国际赛事,当年没有参加悉尼奥运会的中国选手马琳,凭借不俗实力以及世界杯赛前的针对性训练,不可意外地成为世界乒坛“大球”时代的首个世界冠军。

  上面提到,中国男乒在1995年世乒赛重夺男团、男单等项目冠军,但9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并不稳固,90年末在世界杯赛场连失三冠,97年世乒赛丢掉男单金牌。最有代表性的是2000年初举行的世乒赛,当时由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卡尔松3根老枪组成的瑞典男乒灵光一现,从中国男乒手中夺走男团冠军。

  2000年世界杯赛以来,国际乒坛几乎是中国男乒的一言堂。这期间,男乒在世乒赛已实现男团8连冠、男单6连冠,奥运赛场男团、男单均实现3连冠。世界杯赛场重现中国人一支独秀的景象。

  2000年至2015年,世界杯赛一共举行了16届,欧洲人仅4次夺冠,分别是2001年的萨姆索诺夫,2002年和2005年的波尔(德国),2009年的萨姆索诺夫。那4届比赛,有3届发生在全运会年,这与男乒国手连续征战全运会、世界杯赛,状态不在最好水平有一定关系。2005年那届世界杯值得一提,波尔进入复赛后先后击败中国男乒的三大主力——王励勤、马琳、王皓,最终摘金,此举震惊国际乒坛。随着中国男乒的优势不断加大,2009年后外国高手再未尝到世界杯冠军滋味。

  新世纪夺得男子世界杯冠军的国手是:马琳(2000年、2003年、2004年、2006年)、王皓(2007年、2008年、2010年)、张继科(2011年、2014年)、许昕(2013年)、马龙(2012年、2015年)。马琳有“世界杯之王”的头衔,他曾4次夺得冠军,这一纪录创历史之最。不过,马琳有一遗憾,他两次与世乒赛单打冠军失之交臂,这一空白让他无缘成为“大满贯俱乐部”成员。 (王全立)

文章关键词:男乒世界杯中国欧洲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