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杰:运动成绩精神文明双丰收 赛会变身利青少年

2013年10月15日19:52  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10月15日体育专电(记者苏斌 毛振华)第六届东亚运动会15日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副秘书长刘爱杰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赛会上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变身”后的东亚青年运动会将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关注,利于他们的成长。

  本届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516名运动员参加,为历届赛会之最,力争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截至赛会闭幕,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34枚金牌,79枚银牌,51枚铜牌,奖牌总数264枚,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同时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运动水平。

  “本届东亚运动会,我代表团运动员彰显了中国青年健康阳光、文明开放、积极进取的风采。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与东亚各国、地区代表团进行友好交流,达到了共同促进东亚地区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目标,”刘爱杰说。

  取得的成绩固然可喜,不过暴露出的问题同样值得警觉。刘爱杰表示,虽然本届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不少奖牌,但这些成绩和世界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足球、曲棍球、棒球等项目与亚洲及东亚地区还有差距,还处于落后局面,有待于未来研究对策,调整政策,不断提高水平,缩小与强队的差距,”他说。

  在本届赛会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篮和女排获得冠军,男足则在五支球队中排名垫底。刘爱杰表示,战绩的迥异反映出竞技体育结构上的不平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在女篮项目中获得冠军,但是在很多运动项目中我们面临着巨大困难,这也反映出我们需要在球类项目不断向职业和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改革和探索,研究如何在青少年群体中更好地组织队伍,”他说。

  东亚运动会将会在本届结束后“变身”为东亚青年运动会,并将于2019年迎来“处子秀”。

  “运动会向青少年发展,除了竞赛和锻炼队伍之外,多了教育的功能和分享体育文化的氛围。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中日韩青年交流的比赛多年,这是为了适应时代特征和项目发展将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刘爱杰说。

  没有了大牌运动员,东亚青年运动会还会不会具有吸引力?刘爱杰认为,转型并不是简单的与奥运项目接轨的问题,会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青少年基础项目的展示。会有更多青少年关注这样的比赛,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世界还是青年人的世界,未来的体育巨星也都将来自于青年选手,”刘爱杰说。(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