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平球该庆幸!有些镜头都不忍直视 险些遭绝杀

2013年10月15日22:54  新浪体育 微博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中国国家男足在亚预赛小组第3轮赛事中客场1-1战平印尼。赛前形势非常明确——国足即使对印尼两战取足分数,也只属争夺小组两个出线名额的基本前提;而未能拿下被定义为“必须赢”的这场球,国足的出线前景必然更不乐观。伴随着舆论赛前认为理应赢的乐观氛围、带着“必须赢”使命出战的国足,实战表现却是另一番情况—视频集锦-吴曦破门妖人爆射扳平 国足客平印尼媒体来源:新浪体育 —即缺乏持续压制对手的冲击硬度,下半场意外失球后更显阵脚大乱,还险些被对手在补时阶段绝杀!

  双方的客观实力对比决定了,国足在比赛中更多时候都在体现着实力优势,即能将对手压制、某一时段持续压制在半场。这一情况在下半场前20分钟尤其明显,中国队以中前场就地逼抢、提前预判拦截限制得印尼难以通过半场,对手偶有反击也只能利用远射简单骚扰;但透着莫名其妙的情况就在第67分钟出现了,郑智后场防守犯规送出任意球,当时有多位中国队球员就在任意球球点附近,但似乎没有人意识到对手要快发从而给出实质拦截;不阻挡对手快发任意球也只是第一个错误,国足球员更是没有积极布置防守阵型,结果印尼队直线挑传打入中国队禁区,形成头球摆渡后由索罗萨劲射破门。

  从对手快发到挑传、再到头球摆渡直至索罗萨劲射,整个过程中国足的防守如同静止状。这究竟是心态还是战术素养的问题?比较通畅的解释是,该任意球出现前,国足在场面上对对手确实形成了明显压制,后卫线一度都提前到了中场,那么是否可以说,国足众将是在优势心理作用下非常放松、直至放松到了防守松懈的程度?而在对手扳平比分后,国足的优势心态却又全盘消散,紧张状比之上半场胶着时段更甚,正可谓暴露了兵家大忌——心态一松,就紧不起来了!

  对手在第68分钟扳平比分,算上补时,后面仍是给中国队留下了25分钟时间,但这一时段国足甚至连有真正威胁的进攻都没有形成。相反,一系列刺目的镜头接踵出现:中国队外围远射击中了禁区中路的于大宝[微博],对比对手在禁区内的多人积极防守,于大宝当时基本就是站立状挡住了自家攻门;补时阶段中国队角球传中形成了头球攻门,而门前又遭自家球员封堵,那一幕交代的更清楚——对手在密集,我们的球员在对方门前站桩,等于是加厚加大了对手的防线。更显普遍的情况是,在后25分钟内,国足中前场的跑动策应极少,传球始终保持着近乎于慢速的单一节奏,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杨昊在中前场拿球找不到接应点,杨昊自身转身摆脱动作也慢,结果被对手抢断形成快攻的情况。

  中国队的中前场表现,同印尼所坚持的快速反击形成了剧烈反差,坦白地说对手此战的战术执行能力就是在中国队之上——3分钟补时最后时刻,印尼快攻反击中中路强突得手,博内的劲射是被曾诚神勇化解,索罗萨小角度面对曾诚再射又告打偏。如果不是曾诚,对手完全就要通过对战术的坚决执行绝杀中国队。这说明:国足能战平对手都是侥幸的!在对手第68分钟利用快发任意球扳平后,国足防守中又接连出现目视对手快发定位球的情况,这究竟是为什么?

  国足此战显然是在坚持地面球渗透,但面对对手的快速逼抢与密集防守,“一脚出球”的战术在上半场其实就吃足了苦头;下半场前段虽然场面上确立绝对优势,但地面渗透的效果仍不理想;后25分钟则干脆就是一团乱战,地面渗透不进去,换上郜林[微博]后也没有根据锋线高度加强“高球冲击”这对于东南亚球队的传统杀招。贯穿于这些情况,国足是带着紧张心态投入比赛,上半场后段取得入球后又渐趋放松;下半场放松过大导致被扳平后无法再紧张起来,心态问题与战术问题就这样共同作用出了这一场令人失望的比赛。

  (木之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竞彩:巴西甲激情碰撞] [独家无限制派奖!可多中58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