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波[微博]在男子10米台项目上的完美表现,为中国跳水队在本次世游赛画上圆满的句号。不过纵观梦之队在本次世游赛上的表现,能够像邱波这样将难度和稳定完美演绎、倾力诠释的选手几乎没有。因为在预赛中的发挥失常只获得第6,即便是邱波自己,恐怕都无法保证每一次都能完美发挥。10个项目拿到9块金牌的中国队,距离十全十美的梦之队水准,依然是任重道远。
技术短板
迎难而上 不该丢弃稳定
预赛第六、队友出局单兵作战丝毫没有影响邱波昨晚在男子10米台决赛中的出色表现。凭借在第二、第三和第四轮近乎完美的满分表现,邱波在末轮开始前就以50分以上的巨大优势,几乎让比赛提前失去悬念。无论是奥运冠军鲍迪亚,还是人气天王戴利[微博],都只能在邱波身后望尘莫及。最终邱波以581分的高分卫冕成功。
正如领队周继红[微博]所说,“不会因此走回老路,而是在难度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质量和稳定性,上难度肯定有风险,但不冲击难度,等于被动挨打。失利应该激励他们更有勇气去挑战、提高,克服困难。”
预赛惨败之后,周指导依然给予邱波极大鼓励,这成为了他在决赛中突然爆发的力量源泉。“以前外界总是不相信世界水平提高有多快,中国跳水没有任何优势。比如男子3米板何冲就是加大了难度,提前把新动作拿出来到大赛中锻炼:邱波的10米台用了两个新练成的高难度407屈体和109抱膝改成了屈体,四个自选动作中有两个新难度动作,全套动作难度系数提高了0.7,所以我们选手出现失误很正常,毕竟现在是伦敦奥运会后的第一次大赛,我们就是要利用这样的世界大赛给队员们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周继红说道,“此外,由于伦敦奥运会后,各国选手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休息,状态不佳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邱波在10米跳台上的完美收官,并不能完全掩盖中国队因为上难度而导致的整体性稳定缺失。从赛前的分析来看,也的确是邱波的突破最大。冬训中,他克服伤病困扰,攻克了难度系数为4.1的109B(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并在测试赛中成功使用,得到110.7分的佳绩。本次决赛,他也祭出了这套动作,并拿到110.70分的全场最高分。
可是其他选手大多因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曹缘/张雁全[微博]整体难度提高0.5,金牌却丢了;男女1米板和男子双人3米板险胜,无不说明“难度”这柄双刃剑给中国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收获、有损失也有心跳,现在的梦之队需要看到成绩、正视差距,沿着难度和稳定兼顾的道路坚实地踏出未来的每一步。
心理短板
经验缺乏 新人表现欠佳
以锻炼为主的巴塞罗那世游赛,也成为了中国跳水队新人们的试验场。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在个人项目上除了得到金牌的司雅杰和获得银牌的王涵,其他新人中没有太多的亮点。出现这种情况,缺乏大赛经验心理波动较大是主要原因。
领队周继红也没有否认这种情况,“年轻队员没经历过大赛,上场肯定会紧张,出现失误很正常。”例如男队新人孙知亦,在1米板预赛中竟坐了个“屁蹲儿”。23岁的孙知亦年纪不小,却是首次参加世游赛。预赛第2跳,他在走板时不慎滑倒,这一跳跌至30名开外,好在仍以总成绩第7名晋级。赛后孙知亦承认,自己确实很紧张。决赛中,他没有出现重大失误,最终获得第4名,“经历了预赛,心理状态好一点,挺放得开了。”
参加女子1米板和3米板的王涵,虽已参加过两次世游赛1米板项目,但与几位新人一样尚无世界冠军头衔。2009年和2011年,她分别输给吴敏霞[微博]和同为新秀的施廷懋。这一次,她在1米板预赛排名首位的情况下,决赛前两个动作表现不佳,最终仅获铜牌。而3米板则败给了何姿[微博],拿到银牌。“不遗憾,比上届跳得好。”王涵总结道。
与参加单人项目的选手相比,16岁的刘蕙瑕压力似乎要小得多。她与陈若琳[微博]搭档登顶女子双人10米台,作为“大满贯”得主第4位大赛搭档,首战世游赛便收获金牌。上届世游赛以“编外选手”身份夺冠的施廷懋,今年冬训入选国家队后,此番与吴敏霞配对女子双人3米板,以优异表现折桂。可即便是身边有“老大姐”提携,刘蕙瑕和施廷懋仍然表示难掩紧张情绪。
当然,相比于成绩,宝贵的大赛经验和未来气定神闲的心态,才是跳水梦之队最需要的。周继红对此坦言:“本届比赛,中国队启用多名新人,尤其女队阵容与奥运会相比变动较大。为的就是锻炼队伍,备战里约奥运会,所以对他们的要求也是淡化成绩,更注重表现。”
阵容短板
明星消失 梦之队难符实
巴塞罗那世游赛跳水比赛除了高台跳水已经全部结束。中国跳水梦之队延续着强势的表现。全部10个项目中,仅仅丢掉了男双10米台冠军。但是,和出色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人关注的无奈。观众不爱、媒体不热,中国跳水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尴尬。
中国选手不断争金夺银,但是跳水场上最大的明星,却是英国跳水队的“天才少年”戴利。不接受专访、不录节目,只在混合区接受采访和出席新闻发布会,奖牌没拿1块,却一副“大牌”的样子。
论成绩,戴利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个19岁的少年凭借英俊阳光的外形,加上高效的自我推销,成为了英国乃至世界跳水界的一个“品牌”。这样的“营销”,或许值得中国跳水借鉴。中国跳水不缺冠军,但是缺少明星。当年,中国跳水队拥有田亮[微博]、郭晶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风光。但是随着两人相继退役,跳水队因为缺少个性选手,而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一次在巴塞罗那,甚至还有国外记者很期盼地问:“郭晶晶会来看比赛吗?”
女子十米台决赛,15岁的小将司雅杰力克上届冠军陈若琳拿到金牌。可是司雅杰看上去没有太多欣喜,两人之间也基本没有互动,更不要谈拥抱和鼓励。中国选手固有的“木讷”和“矜持”,让他们远离了媒体的视线。
虽然何冲、陈若琳等世界冠军们正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但是,队员缺少足够的个性,是跳水队“不温不火”的问题所在。虽然田亮的“不守纪律”或是郭晶晶的“冷面相对”一直是大家议论的焦点,但“无个性不明星”,有话题才能有关注度。看来,打造出下一个“亮晶晶”,梦之队才能重新赢得曝光率,才能为中国跳水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致胜短板
优势缩小 准备打好持久战
男双10米台落败,男女1米板和男子双人3米板险胜……相比于大包大揽的上海世游赛,巴塞罗那的蒙锥克山露天跳水池让中国梦之队吃尽苦头。领队周继红虽然明确告诉记者“中国男子选手早就没了优势“,可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女子选手同样优势丧失殆尽。
梦之队的优势为何缩小?除了各国跳水队对中国选手技术动作的认真研究,中国教练的“输出”也对各国跳水实力的突飞猛进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很多国家,学跳水和请一位中国教练已经成为了一个同义词,世游赛上不少成绩斐然的外国选手,其实都是“中国制造”,比如带出了戴利的李鹏、带出了马修的童辉、带出了保拉的马进、带出了杜麦斯的李宏平、带出了海曼斯的教练李艺花……他们在各地推广跳水运动的同时,也成为了让世界认识中国的跳水大使。
不过在那些跳水欠发达国家,能够涌现一个天才毕竟只是小概率事件,比如美国跳水天才鲍迪亚,当初学跳水的初衷竟然只是为了吸引女孩注意。“跑跳水的中国记者都没变,可中国队又多了那么多出色的队员,好多队员我不仅没见过,甚至没听说过。这样的人才培养速度和取材范围在澳大利亚想都不敢想。”童辉透露,斯特拉顿虽然才25岁,但已经不再跳了,过了巅峰期的马修也已基本荒废,“头上的光环虽然不少,但在与中国队的竞争中,想要再培养出世界冠军级的运动员,在澳大利亚实在太难了。”
昔日跳水王子童辉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国跳水队的优势所在。在目前欧美国家急速追赶的情况下,中国队再想像以往那样无悬念夺冠,无论男女队恐怕都难以实现,所以若想仍以梦之队的姿态,经久不衰地站在世界跳水界的顶峰,只能以持久战的方式,通过源源不断地涌现像司雅杰这样的跳水新星,来压制技术进步却人才有限的欧美强敌。□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张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