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王晓理:一起奔向里约 抗争埋藏遗憾唯一方式

2013年06月28日16:31  《羽毛球》杂志
于洋/王晓理:我们一起奔向里约于洋/王晓理:我们一起奔向里约

  文、李旭 摄、刘紫园

  曾经的搭档杜婧[微博]有句名言:“好的双打像夫妻一样。”于洋这样标注现如今她和王晓理之间的关系:“心有灵犀,不用言语,只要一个眼神、一记手势就能够猜出对方在想些什么。”

  在接受《羽毛球[微博]》杂志专访时,于洋第一次正式对外表态:“要竞争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参赛名额!”当记者把她的决心转述给王晓理时,对方的反应却出奇的平静。

  “你咋一点都不兴奋?于洋说没有把这个决定告诉过你。”

  “不用说,我早就看出来了,心里有底。”晓理回答。

  命运,如同孩子手中的骰子

  不管你是欧洲人,亦或亚洲面孔,很少有球员能够抵挡住全英公开赛的魅力。“悠久的历史,代表着羽毛球文化;场馆布置、灯光效果吸引着运动员迅速投入到比赛氛围中去;每一年的出场方式都费尽心机,前几届参赛队员是从双层巴士上走下来,今年决赛前则是背对站在大转盘上,旋转而入……”于洋津津有味地细数着对于全英赛的欢喜。

  不过,尽管钟爱这项百年赛事,但在一年之前,于洋绝没有想到自己还会出现在伯明翰国家室内体育馆的舞台上。因为,在她原本的人生规划里,2012年8月的伦敦奥运会将是职业生涯的终点。于洋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搭档,两个人都希望用一块亮灿灿的金牌给两年合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010年中国女队兵败吉隆坡,丢掉蝉联6届的尤伯杯。很多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痛定思痛,教练组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为了伦敦奥运会,必须拆对重组。考虑到杜婧年龄在增长,伤病在增加,进攻的威胁慢慢减弱,不再适合继续跟于洋搭档,教练组经过研究后,相中了进攻能力和移动能力都出类拔萃的王晓理。“她俩速度快、压迫感强,进攻犀利。”时任女双组主教练的陈其遒毫不讳言,“从年龄结构以及技术特点来说,她们具备了女双最强组合的基础。”

  新组合果然不负众望,乍一出手就在常州大师赛和日本超级赛连夺两站冠军,虽然广州亚运会女双决赛中受到伤病的影响,她们终结了连胜的势头,但“巨无霸”组合的称号已经在坊间口口相传。2011年两人马上迎来“井喷”,该年年底,当她们击败韩国强档河贞恩/金旼贞站上年终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时,已然是两人在一年里收获的第10座奖杯。赛后的新闻发布会,好心情的于洋妙语连珠:“今年算是十全十美吧。”如果要让这概述具体化,可以做出如下描述:羽毛球史上第一对世界排名积分超过10万分的选手;第一对包揽年度所有5站顶级赛冠军的球员;整个2011年除了因伤退赛,所参加的每一站比赛都闯进了决赛;连续480天保持外战不败……就在总决赛进行之前,两人荣获世界羽联年度最佳女运动员,这是世界羽联首次将年度最佳颁给一对女双选手。“伦敦奥运会就是奔着冠军去的,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更看好我们。”于洋完全有理由如此自信。

  可惜,命运恰如孩子手中的骰子,充满偶然和荒诞。站上2013年全英公开赛的场地,绝对不在于洋最初拟定好的日程里,而谈起再一次捧起全英奖杯的感触,她说:“全英赛的几场比赛,总体而言并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印象最为深刻的,也是外界最为关注的,应当是四分之一决赛同那对韩国组合的对决。其实,今年年初的韩国顶级赛上我们已经遇到过一次。两次跟她们比赛,相比于其他对手,我和晓理的心态都会更加积极一些,希望让观众看到真正的较量。”

  如同大部分中国人习惯用淡淡微笑作为伪装一样,说这话时,于洋神情平静、语速很缓。但其实,每一次提及那两个韩国选手的名字,她心上的伤口便会被撕裂一次,生疼。“每一次朋友家人提到这事,我就说过去了,翻篇了,毕竟生活总要继续。但是,这样的遗憾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被抹平?”

  2012年8月1日,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伦德面无表情地宣布了一份决议:经过听证,世界羽联纪律委员会决定对于洋/王晓理(中国)、波莉/乔哈里(印尼)、金荷娜/郑景银和河贞恩/金旼贞(韩国)处以取消继续参加伦敦奥运会比赛资格的处罚。理由是这四对组合被控违反了BWF运动员守则的4.5和4.6条款——“没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赢得比赛”和“举止羞辱和伤害了羽毛球运动。”两天前的伦敦奥运会女双小组赛A组最后一场比赛,世界排名第一的于洋/王晓理以14比21和11比21爆冷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决议出炉后,网友们很快在于洋的实名认证微博上读到这样一段话:“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比赛了。再见世界羽联,再见我挚爱的羽毛球。”

  如果说,帘幕注定要被放下,但绝对不该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抗争,埋藏遗憾的唯一方式

  潘莉将于洋、王晓理先后选进国家二队,看着她们成为国家队主力、世界冠军,师徒情深。作为女双组的助理教练,潘莉并未随队出征伦敦。当于洋和王晓理被取缔资格的消息传来,潘莉流着泪发去短信安慰两个弟子,而自己则哭到无法自持,干脆把自己灌得烂醉。而此时,远隔重洋的伦敦,王晓理则在房间里哭着对搭档说:“于洋,你别退了。你走了以后我肯定要和其他人配,我不想和任何人配。于洋,你留下来,我再陪你打一次亚运会,我们要一起把错失的冠军再拿回来,帮助你实现大满贯。然后,我们一起退役。”

  “事情已经这样了,你接下去怎么办?要是过不了自己那一关,那就再问一问,你甘心这样放弃了么!?”王晓理已不是那个年轻时候因为练不好遭到教练责骂就跑到火车站准备当逃兵的小女孩,她会站在不同的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说服自己,“我才24岁,后面的路还很长。”在极度悲伤中徘徊了两三天,王晓理逼迫自己从自怨自艾的情绪中跳出来,慢慢地,她并不羞耻于在亲友间谈及这件事情,“因为这并不完全是我们的错。”就像白岩松说的,“我们从道德上骂选手时可以想:他们怎么办?已出线情况下玩命打不见得能赢的对手,然后提前碰自己队友,这是傻还是脑进水?真傻的不是队员,是不合理规则……任何不赢能获利的规则都要改。”

  场景再回到那个两人相对流泪的夜晚。尽管于洋给人的印象,和王晓理一样大大咧咧、神经大条,但她自我评价,做事情之前总要掂量掂量,控制能力比较强,属于冲动的白羊座里难得的理智派。听完搭档的告白,于洋虽然甚为感动,并没有当即应承下来,“脑子里真的很乱,当时的情况下做任何决定都是冲动的,我要静下来好好理一理情绪。”

  回到北京,于洋感受着一点一滴的温暖。首都机场的接机人群中,“于洋,永远支持你”的标语牌分外显眼。东莞举办的奥运庆功晚会上,前来助阵的成龙在给国羽众将赠送皮衣时,开始只有金牌选手上台,成龙见没有于洋、王晓理,连忙大喊:“都上来!”随后全场合唱《真心英雄》,成龙大哥更是频频把麦克风递给她俩。逐渐的,于洋那颗去意已决的心慢慢柔软下来,总教练李永波的话回荡在耳边,“既然对于新的人生计划还没有做好,倒不如继续留在队伍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2012年11月中国公开赛的女双第二回合争夺,于洋/王晓理与马晋/汤金华[微博]之间的比赛可谓是当天最引人瞩目的一场。奥运风波后,于洋/王晓理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亮相。虽然对手此前状态火热,但久疏战阵的于、王组合还是以21比19和21比18艰难胜出。能够在关键时刻顶下来,于洋特别感谢球迷们的支持,“赛前,就听到过道处的球迷们冲我喊,‘于洋,我们就是来看你打球的’,整个比赛过程中,球迷们也给了我们非常大的鼓励。”随后的比赛中,两人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卫冕。接着,她们又在深圳蝉联了年终总决赛的桂冠。

  在并非最好的状态下依然能够拿到两站冠军,总教练李永波的一句点评“你们还是最强的”,彻底解除了于洋的顾虑。伦敦的遗憾无法轻易抚平,或许救赎的唯一方式就是再次站到奥运会的舞台上,“我想只有通过奥运赛场上的证明,才能埋藏那份遗憾。”而在亲友们看来,于洋的最终决定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她从小就是决不服输、愈挫愈勇的性格。妈妈周丽还记得,女儿小时候参加课余活动,别人要是比她成绩好,孩子肯定不服气。“就像踢毽子,要是于洋踢300个,别人踢了301个,那她至少要再踢到302个才行。”

  起航,摆脱羁绊全情付出

  “留下来一天,就要对我的搭档负责,对教练负责,对队伍负责。”这是于洋的信条。

  2012年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后,于洋确定了要参加里约奥运会的目标。于是,新周期的第一个冬训刚一开始,于洋就敲开了国家队签约体能师迈克的房门。两人在5年前备战北京奥运会之时就有过合作,迈克对于洋的印象深刻:“我的理念是运动员在训练中付出多少,就能够得到多少。杜婧和她都非常地玩命,杜婧练得狠,但于洋每一次练完之后都还笑得出来,说明了她的抗压能力。所以当时就很看好她们,果然最后拿到了冠军。”而在伦敦奥运会之前的封闭集训中,由于女双组的整体优势明显,国羽将大部分资源都优先匹配给了男双等面对较强竞争的项目。

  尽管对于洋的印象很好,但收到邀请的刹那间,迈克还是犹豫了起来:女孩子年龄大了,难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她已经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还会有继续玩命的动力么?训练中是否还能像上次合作时那样百分百的努力?迈克将自己的顾虑讲了出来,于洋同样敞开了心扉,“我还想证明自己!”迈克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他向于洋重申了自己的理念——你在训练中付出多少,就能够得到多少。

  第一堂训练课,由于奥运会之后一直没有系统训练,只进行到四分之一时段,于洋的T恤、短裤便已经被汗水浸透,但她咬着牙硬是将所有的内容一点不差得完成下来。“每一个项目,我都会跟她沟通训练的目的和原理,只要她接受了,都极度的配合。”迈克介绍,“几个礼拜的训练课之后,她在跳跃练习的表现已经和身高2米的篮球运动员一样了。”

  从今年3月底开始,全队逐步过渡到苏迪曼杯的备战节奏。因为所能够利用的时间不多,迈克决定采取高强度。第一个周期是电击式训练,这是一种结合体能和能量,力求将高水平运动员的神经记忆激发出来的项目。第一次尝试,蔡赟[微博]、张楠和于洋都吐了。“9天的训练周期里,于洋是3人中唯一完成三个循环的,她在第三个循环时的表现比男孩子在第二个循环中还要好。”在迈克看来,虽然于洋现在的身体能力和2007年、2008年时还有距离,但更多是神经性、兴奋度上的距离,并非根源在力量、速度方面。“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她完全有希望在苏杯的时候达到最佳状态。”

  看好于洋能够重返巅峰状态的不仅仅只有体能师。国家队在去年11月进行了局部调整,刘永成为女双组新任主教练。作为女队队长和女双组里年龄最大的队员,于洋找刘永进行了一次长谈,“主要和他沟通了自身以及组里其他队员的情况,希望自己能够起到队长的作用,配合教练管理好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刘永对于洋称赞有加:“教练组现在做的是在体能、能力恢复的基础上,重现她在网前封网、后场移动、多拍方面的特长。其实,那些能力都是于洋所具备的,只不过尘封了一段时间,现在需要激活。”刘永评价,整个冬训期间于洋练得最为勤奋,那种训练后浑身酸痛的感觉相信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体会到了。

  搭档的一举一动,王晓理都看在眼里。虽然于洋没有将“争取参加里约奥运会”的决定特地找机会告诉王晓理,但当记者转述出来时,晓理的反应相当平静,“看她在训练时的表现,心里就有底了。”搭档玩命训练,王晓理自然不甘人后。刘永认为弟子同样还有提升空间,“她是全世界杀球得分率最高的运动员,这是她的武器,要维持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她需要提高连贯性。”

  挫折,让搭档间心手相连

  “自己最大的优点?”

  于洋:开朗,对身边的人都比较好。

  王晓理:比较乐观。

  “你最看重朋友什么特点?”

  于洋:人品好,有人格魅力,真诚,不斤斤计较,不小心眼,不过分拘泥于小节。

  王晓理:真诚。不论高低贵贱,关键是要以诚相待。

  “有没有小迷信?”

  于洋:有时你很难把运气和“迷信”分清楚。我可能会比较在意比赛服的选择,比如今天我们穿红色球衣打得很顺,明天还会接着穿。虽然赢了,但如果打得不顺,第二天也许会换其他颜色。

  王晓理:可能穿某件衣服打比赛很顺,接下来的场次还会穿这件。另外,我觉得颜色亮一点的衣服会带来好运。

  ……

  以上是一次同题采访中于洋和王晓理给出的答案。于洋很庆幸能够与王晓理走到一起,“我们两个的性格很像,价值观差不多。遇到困难时一般都实话实说,不会憋在心里。搭档两年多来,从来没有吵过架。”

  而每一次挫折带来打击的同时,也如黏合剂般让两个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携手之初,尽管连续拿到大师赛和日本站的冠军,但用教练组的话来说,“她们是凭借个人实力单兵作战,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广州亚运会成了两个人加深了解的契机。从运动员村到天河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大约需要50分钟的车程。就在中国女团迎战韩国女团的前一天,于洋在大巴车上“眯瞪”了一小会儿,起身时只觉得腰里别着劲儿,走到训练场,已经疼痛难忍。一向理智的于洋有些慌了神,她不想错过对韩国的“复仇”之战。“别急,你就好好休息吧。就算你没好,站在场上,我一个人也能打!”王晓理的话让搭档感动不已。而在随后的单项决赛中,王晓理不慎扭伤了脚踝,这下,轮到于洋来安慰同伴了。两个人都觉得,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广州亚运会的经历,才促成了2011年的井喷。

  如今,当被要求形容与同伴的关系时,于洋脱口而出:“我们两个人一起哭,一起闹,一起疯,一起笑,一起走过坎坷和挫折,特别是这次奥运会之后,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王晓理则说:“原本,你那么渴望去拿奥运冠军,似乎非如此不可;可当愿望落空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依然不离不弃,你会一下子发现,冠军并不是最最重要的。”

  2012年中国公开赛,很多媒体就是直接奔着于洋和王晓理去的。但在赛后的混合采访区,气氛并没有预想中的尴尬与压抑,相反,气流被一阵阵笑声鼓荡着。于洋说:“晓理喜欢扮潮,我常常耍帅,希望能把我们的乐观开朗带给球迷们。”一旁的晓理做了一下注解,“我们是谐星,要把我们的喜感带给大家。”

  “做谐星”只是灵感偶发的玩笑话,但其间所散发出来的轻松心态显露无意,这正是现在的王晓理所享受的。奥运会之前,巨大的压力下,素来大大咧咧的王晓理告诫自己要沉下来,不能太浮躁,甚至刻意冷落起了朋友,“都觉得不再是自己了。”

  “以前比赛还没有开打,就告诉自己必须赢。被这种思想推着,不可能集中精力去思考战术。因为实力的关系,最后可能的确也赢了比赛,但我们自己知道,赢得非常别扭。”王晓理能清晰感受到前后两种心态的不同,“现在,即便是第二天要面临非常困难的比赛,我也不会焦虑,能够专注在球上,做好过程,结果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对于胜利的欲望丝毫不减当初,但王晓理可以微笑着注视自己、注视对手。“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说的或许就是这样的状态。2013赛季,从首尔到伯明翰再到台北,于/王组合保持不败战绩,而在亚锦赛决赛对阵马晋/汤金华之前,两人甚至没有丢掉过一局。教练评价,现在她俩打球比以前成熟多了,“以前两个人比赛中遇到困难经常会懵,教练说什么也听不进去,现在打得不顺的时候能够找出问题来,及时调整。”

  5月的苏迪曼杯是今年的第一个大赛,不出意外,于洋/王晓理将作为主力出战。她们的目标不仅仅要帮助国家队卫冕,更希望赢得漂亮,“把我们最好的表现展现给球迷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