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地骑行--走近上海残疾人自行车队

2013年05月20日16:19  新民晚报

  哲人说,当老天爷关上所有门时,他会给你留下一扇窗。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上海还有这样一支队伍:残疾人自行车队。如果不是亲见,很难相信,车上的他们,能骑得这样稳、这样快。

  相比健全的人,队员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缺陷。但老天爷也给他们留下了一扇窗,这扇“窗”,就是自行车。

  走近他们,感受这份执着——痛,却快乐地骑行。

  训练不输正常人

  目前上海残疾人自行车队正在浙江千岛湖集训。但再美的风景,也与他们无关。日子再简单不过:训练,吃饭,睡觉,再训练。无论教练还是队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残疾人自行车队主教练阮军平,三十出头的上海男人,戴着眼镜,头发微秃。年轻时,他曾是上海自行车队的运动员,2007年上任至今,让他用最简单的话概括队伍的特点,他吐出两个字:苦,累。

  在阮军平的训练安排里,队员们每天要骑100公里,并保持4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一个星期600公里,练6天休1天。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多大概念,不妨听听阮军平的解释:“相当于400米的跑道,每天骑250圈。或者从上海市中心骑到奉贤的庄行镇。”

  即便对健全人而言,这也绝不是一个小数字。阮军平的手下有8名队员,最小的17岁,最大的已经36岁。有的缺了一条腿,有的少了一只手,有的是脑瘫。“他们的训练量与正常的运动队差不多,但肯定要比健全人累上好几倍。”阮军平告诉记者,有的队员戴的是假肢,每天练、每天磨、每天破,“训练完以后,中空的假肢里倒出来的全是血水,每次看到,于心不忍。”

  从自卑变得开朗

  10个馒头、8个荷包蛋、2片面包——这是残疾人自行车队队员的早餐。

  中饭或者晚饭时间,全队围着圆桌用餐。大多十菜一汤,外加两大盆米饭,往往被一扫而空。“我们在外地集训,领导特批,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80元。”阮军平说,“看着他们吃得很欢的样子,我就觉得很开心。”

  想吃、能吃,对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参加自行车队前,因为身体残疾形成自卑,他们总喜欢呆在家里,不愿出去,“连吃饭都是叫外卖。”

  到了自行车队后,队员们在性格上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以往的自闭、自卑很快被甩在身后,开始变得自信,愿意与身边的人交流。“基本上每个队员的父母都会说,练了三个月,孩子开朗多了。”

  28岁的周菊芳以前就是一名自行车运动员,因为一次训练时发生的意外,左手粉碎性骨折。当教练找到她,想请她重新出山时,父母却死活不同意。上门谈了很多次,周菊芳自己终于被打动。2004年雅典残奥会,周菊芳在自行车女子1公里场地计时赛中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包括健全人在内,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1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练体育改变生活

  一些队员在遭遇不幸之后往往觉得,自己成为了家庭的累赘。而在残疾人自行车队,每个月都有津贴,每次比赛都有奖金,“这对改变一个家庭的状况是非常明显的。”阮军平说,“残疾人如果愿意来搞体育,也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原本在云南省田径队练田径的叶娅萍,因为12年前的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8年前,叶娅萍加入自行车队。

  叶娅萍的爱人,是上海轮椅击剑队的队员,夫妻俩双双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残疾人运动员。2008年北京残奥会,叶娅萍还带回了一块500米计时赛银牌。如今的生活,让她感到很知足。叶娅萍说:“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我在精神上比很多人都强大。曾经累过、痛苦过,也开心过,训练让我觉得生活有奔头。”

  “没有自行车,我想我的人生会平淡。”这是叶娅萍和她的队友们的心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