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排集体讨薪引发思考 中国排球为何不景气

2013年05月03日09: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上海男排[微博]队长沈琼[微博]等球员集体在各自微博“吐槽”,抱怨俱乐部承诺的上赛季奖金迟迟未能发放,让队员们无心备战全运会,一时引起社会关注。上海男排队员微博集体讨“薪”,折射出国内排球市场不景气、后备人才紧缺、联赛职业化进程缓慢的现实。

  缘起:赞助商奖金一拖再拖,矛盾激化,上海男排队员无法再忍

  2011—2012赛季全国男排联赛冠军决赛中,上海男排直落三局战胜八一男排,成功卫冕,这是上海男排第十次荣登联赛冠军的宝座,同时也缔造了全国男排联赛“九连冠”的优秀成绩。赛后,赞助商上海唐朝[微博]集团领导向队员们表示,将给予上海唐朝男子排球俱乐部250万元奖励。

  然而,俱乐部承诺的奖金迟迟未能发放,在一等再等后,上海男排队长沈琼、主力方颖超[微博]、杨剑彬[微博]等人近日在各自微博中发出同一声音:“在激烈的全运会备战过程中,最近特别心烦,2011—2012年联赛冠军奖金从去年拖到今年,说好今年2月底一定发。现在都几个月了?钱不在多少,也就250万元,关键在于诚信……”

  “赞助商承诺的奖金迟迟未到位,加之俱乐部在资金流转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才导致答应给队员的奖金一直未落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唐朝男子排球俱乐部的工作人员陈浩峰表示:“俱乐部已经与队员达成和解,奖金马上就会发给队员。”陈浩峰还恳请记者不要“再炒作了”,“目前俱乐部经济状况本来就不景气,如果再把赞助商得罪了,没了赞助伤害的还是队员。”

  正是得到了俱乐部的承诺,上海男排众将集体删除了微博。一位队员透露:“俱乐部看到我们的微博了,说5月底一定会发,我们就再相信他们一次。”俱乐部能否兑现承诺,还有待观察。

  困境:国内排球市场不景气,缺少赞助,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上海男排的这些老队员基本都有伤病、有家庭、有孩子,之所以还奋战在球场上,除了对排球的热爱外,更多的原因还是为了养家糊口。”对“上海男排队员讨要奖金”一事,江苏男排主教练卢卫中很同情,“排球运动员的收入本就少得可怜,辛勤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怎不令他们气愤!”

  连“十冠王”上海男排都陷入这般尴尬境地,中国排球的现状让人担忧。

  中国排球市场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三大球中,排球运动员的收入水平是最低的。从2012—2013赛季全国男排联赛秩序册上不难发现,辽宁、四川、八一、福建和河北等多家男排俱乐部都没有冠名赞助商。据悉,这些俱乐部球员的月工资基本在3000元左右。一些缺少赞助的球队参加联赛主要依靠排管中心下发补助。

  对此,四川男排主教练张利明非常痛心:“队员的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老队员也不过三四千元,退役后还面临‘二次就业’的压力,怎么会全身心地投入?不全身心投入,成绩不好,就更拉不到赞助,恶性循环的结果,吃亏的还是这些队员。如此窘境,谁家的家长还愿意让孩子打排球?”目前,四川男排后备力量严重不足,青年队形同虚设。张利明说,据他所知,不少省市球队的现状,比他们好不了多少。

  除了每个赛季为球队的赞助发愁外,卢卫中最头疼的问题,是排球人口越来越少。“球员的收入少得可怜,自然无法吸引更多的孩子练排球。好的苗子越来越少,这让各地方队都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地方队实力不济,国家队就无人可用,这也是中国男排成绩越来越倒退的原因之一。”卢卫中说。

  出路:排球要进社区、校园,走向市场,逐步完善排球联赛制度

  放眼国际排坛,上海男排奖金遭到拖欠的事件并非个案。前中国女排[微博]队员杨昊[微博]从国家队退役后,进入意大利佩鲁贾俱乐部打球。尽管杨昊与俱乐部签订了严格的合同,但最后只拿到合同规定的极少部分费用。与杨昊同时进入这家俱乐部打球的一名美国队员也是如此,两人虽然多次上诉法院,但至今没有结果。

  专家分析,由于排球的技术含量很高,很难在大众中普及,这无形中限制了其向职业化发展。据了解,不仅在中国,就是在欧美国家,排球的职业化程度、球员收入也远不及足球和篮球。目前,除了土耳其和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排球职业联赛比较成熟,其他欧美国家的排球联赛和俱乐部也大都不景气。

  北汽男排近两年进步神速,一年一大步,上赛季夺得联赛冠军。北汽男排主教练李牧感慨:“北京男排也曾经没有赞助,球队不得不四处漂泊,队员因为工资少纷纷离队,后备人才匮乏。如今俱乐部有了北汽集团鼎力支持,球员的收入翻了一番,每场比赛还有不菲的赢球奖,不仅老队员纷纷归队,队员的训练和比赛热情也空前高涨,比赛成绩自然会迅速提升。”

  在李牧看来,与其勉强维持半死不活的联赛,任后备人才日益萎缩,还不如将排球联赛真正推向市场,逐渐向职业化联赛方向发展,也许会迎来一片新天地。

  在日前郎平[微博]出任国家女排主教练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潘志琛表示,将加强推进女排联赛的职业化,推动排球走向市场、社区、校园,建立符合中国现状的排球体制。

  如何推动排球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扩大排球联赛的影响力?中国排球恐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本报记者李长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