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十二运射击场馆 训练都是神枪手就怕比赛哆嗦

2013年04月17日12:59  北国网-辽沈晚报 微博

  昨日,辽沈晚报记者来到辽宁省体育局柏叶训练基地的射击馆,探访了这座国际级别的射击场馆,并且观摩了射击队员们的赛前训练和装备检查。

  电子靶现身射击馆

  来到柏叶基地,从外观很容易看出来“枪”形状的建筑物就是射击馆。辽宁省射击射箭中心主任刘小平告诉记者,这座场馆目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的国家射击馆,完全有能力承办国际射击赛事。“我们的射击馆内总计分为A、B、C三部分,其中A馆是用于25米手枪的预赛场馆,B馆的一楼是50米比赛场馆,三楼是十米气枪的场馆,而C馆是决赛场馆,各个项目的决赛都将在这里进行”,刘小平主任介绍说,这三个场馆连在了一起,可以免去运动员在预赛和决赛之间多次反复安检。

  本次比赛,射击馆还安装了国际先进的电子记靶系统,“电子靶在国际上早就有应用,北京奥运会时的国家射击馆使用的是电子靶,我们目前的这套配置,应该算是各省配置最全的”,刘主任说。电子靶已经是射击馆承办国际比赛的硬性要求,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记靶的准确率,还能使裁判员、运动员和观众同时看到靶面的情况。

  三种设备检查衣服

  射击馆资格赛场馆一楼人头攒动,所有步枪运动员都得在这里接受装备检查,运动员们拿着装备,逐一完成表格上需要的检查。

  说到检查,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枪。记者看到,一位教练正在为队员的步枪穿红线,“这是新规则,运动员在比赛前后在枪膛里放上安全旗,这样就可以证明枪膛里面没有子弹,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山西队的教练宁立佳告诉记者。

  除了枪之外,运动员所穿戴的衣服、鞋子、手套等等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由于步枪射击时间长、速度慢、精度高,因此步枪运动员都会穿着特制的厚皮衣,而且皮衣必须经过检查合格。

  一位裁判员一边给运动员检查衣服一边告诉记者,射击服需要通过松紧度仪、硬度仪和厚度仪三台仪器的检查。她用仪器把衣扣孔钩住,利用空气压力就能测出穿在运动员身上的衣服是过紧还是过松。这样的一身衣服,要有5公斤重,价格高达一万多元。

  训练中个个都是神枪手

  昨天尽管还处于非正式的赛前训练,但是也让记者见识到了射击运动员的厉害。

  记者首先来到了一楼50米比赛的场馆,站在运动员的身后,记者根本看不清对面的靶位。由于50米的比赛运动员和靶位之间是露天的,沈阳寒冷的天气和阵阵春风让记者不禁瑟瑟发抖,然而穿着射击服的运动员却个个很淡定,卧姿、立姿和跪姿反复练习着。这么冷到到底还能打准不?记者好奇地穿过走廊来到了一处能够看到靶位的地方,让人惊讶的是靶位中心都被几乎打穿成为一个10厘米大小的洞,而其他区域零星分布着几个弹眼儿。

  随后记者又来到10米气步枪的场馆,记者抬头观察了运动员们的分数后,不禁和身旁的一位裁判感叹,他们训练中怎么都这么准,全都10点5环以上?“要是训练时候还都打在10点5环以下,那就别来参加这个比赛了”,这位裁判告诉记者,运动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几乎都很准,大赛的时候,对射击运动员考验的就是心理,看谁能发挥得好。

  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昨日,在柏叶训练基地的射击馆,准备参加预赛的选手们正在训练。

  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