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马拉松副秘书长:赛道垃圾问题常见 想办法解决

2012年12月05日16:12  新民晚报

  本报讯 (记者  钟喆)一场雨中马拉松,一地雨衣和雨伞……刚刚过去的上海国际马拉松成功落幕,却也留下了一点小瑕疵。昨天,2012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副秘书长张明并不避讳谈及“赛道垃圾”问题。“赛道垃圾是国际、国内马拉松赛事常见的情况。在国外的比赛中,即使不是雨天,选手们跑热了,也会把衣服扔到赛道上。这两天,我们也注意到了赛道垃圾的相关报道。总结本届马拉松,我们正在认真想办法,如何把赛道垃圾问题处理得更好,也是给世界各地的马拉松提供解决此类问题的良方。”  2012年上海国际马拉松共发送了30万条短信,分10次给参赛者提供各类服务信息,其中两条的内容中包含“在起点出发时勿将塑料袋和垃圾扔在赛道上,以免您身后的运动员在行进途中绊倒”。

  本次马拉松遇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况是雨天。选手们穿上雨披一来防雨,二来保暖。赛程中随着身体逐渐热起来,选手们扔掉了雨衣,这是马拉松赛的普遍现象。

  马拉松赛,每个路段都设有关门时间。关门时间一到,跑者就要离开赛道,或者上收容车,不得再向前行进。这个时候,守候在赛道旁的大批环卫人员会马上走进赛道,清理垃圾。“一般情况,我们会在关门20分钟内,把赛道上的垃圾清理完毕,恢复交通。”

  张明副秘书长强调:一次成功的大型赛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安全、保卫缺一不可。马拉松比赛规模较大,42公里的赛道上,裁判和公安、交警配合,采取了临时放行等措施,既保证选手顺利完成比赛,又保障市民通行,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