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穆里尼奥郭德纲谈中超人名那些奇葩翻译

2015年02月03日07:57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日科夫or日夫科日科夫or日夫科

  新浪体育讯 在上世纪90年代,那个职业联赛概念刚刚在中国兴起的年岁。每到三九四九,天气最冷的这会儿,在昆明,在海埂,那一个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新词应该叫做“外援”,就成了爱看足球的爷们眼里的西洋景。

  球迷图的是个新鲜,看的是个热闹,仿佛只要是个黄头发的,就应该是个有来头的。可是那么气派的一长串名字,到翻译成中国话怎么就差不多呢?俄罗斯来的都叫萨沙、巴西来的全叫迪亚哥,外国人名儿都差不多,平时这么多人可怎么认呢?

  20年后,外国人来中国踢球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物事儿了,不论白人还是黑人,梳小辫儿的还是光脑壳的,身板儿巨壮的还是一膀子纹身的,只要您不是一线大腕儿,走街上也不一定能让多少人认出来,认出来也不一定会跟您打招呼。如今球队签外援也都规范了,都讲究个官方宣布,中文名洋文名都亮出来,那叫专业。可那译的合规矩吗?怕是不一定。当然这会要再回头看看之前的那些个翻译、经纪人们,给外援翻译成那么个名字,洋人们自己知道吗?

  就在不久之前,我的一位同事有感于国际球员人名翻译问题,写了一篇《从穆里尼奥和莫里尼奥说起》的科普稿。其中有些问题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但国际足球的人名翻译,说到天上也就是外交人员、记者、编辑的工作,所要注意的也就是外国人名翻译过来,对应汉字取哪个音,是遵循新华的标准翻译,还是按照公众习惯和约定俗成——譬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穆里尼奥和莫里尼奥的问题。

  但到了中超,就完全不一样了。经纪人、翻译、俱乐部老总、主教练,是个在球队里有头有脸的人就能给外援换一个名字,甚至起个中文名字。有些名字,姑且还算是跳过了“信”和“达”的阶段,直接上升到了“雅”,最多也就是让人觉得有些云山雾罩。另一些翻译的名字,可能就是贻笑大方了。

  将这些故事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的说明白之前,还需要交代一下汉语中人名、地名翻译的背景。

  古时候,操汉语的人在世界上可不像当今人数这么多。当时的汉语,与如今的普通话,从发音上也是天壤之别,所以那种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操一口普通话,还能与古人谈笑风生的电视剧,其实都是瞎扯淡。书归正传,古人也需要和当时的外族,也就是所谓的“狄戎”交流,但又不掌握对方的文字和语言。可既然谈到交流,叫不出对方国家、部落的名字,见到使者说起来彼国的国君,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还谈什么睦邻友好,友邦交流呢?若真搞成这样,轻则那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重则那就是刀兵相向了吧!

  古人很智慧,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明了最早的“非本族人名地名翻译对照”。于是就有了我们从历史书上看到“鬼方”、“犬戎”、“匈奴”、“大秦”、“冒顿单于”等等。古时外族的族名,人名,其中有些是古人根据自己观察和对方特征的总结,给当时的外族起的名字,另一些则是音译。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天主教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人名翻译就不只是中国人一边的事了,外国的传教士由于接触中国的文化,也知道自己的汉语名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含义。这个时期外国人名颇有文学气息,也就是“有文化”的人名翻译。举几个最常见的例子。明朝万历年间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若按现在的翻译方法恐怕会被翻译为马托·里奇。另外两个更经典,明末清初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现在则会被称为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同理还有另一位清代的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这种翻译方法其实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记者、学者等圈子,更多的是喜欢这种“非纯音译”的翻译方法。白求恩(Norman Bethune)这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自不必说。看过冯小刚导演的《1942》的人,恐怕都还记得的里面有一个叫白修德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历史上确有其人,也的确就叫白修德。白修德在当时是《时代》周刊驻重庆的特派记者,英文名字叫Theodore Harold White,按照现在的翻译方法翻译过来就是西奥多·哈罗德·怀特。白修德这个名字的翻译方法其实很好理解,白姓是翻译了他的英文姓氏White(有白色之意),修德则是西奥多的谐音,但翻译成修德,也是很有味道。顺便提一句,这位当时的良心记者在60年代初跟踪报道了美国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从参选到胜选的全过程,荣获普利策奖。如今,依然有这样的人名翻译存在。如被称为中国通,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Michael Rudd)。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为了说明一个观点。关于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如果水平达不到雅的程度,那信这个层面至少得做好一点。但中国足球的外援人名翻译,水平是真叫一个参差不齐。有些俱乐部由于有自己的专业翻译,人名翻译是非常准确的。而另一些俱乐部,则差了点意思。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接触到的外援与外教除了日韩、俄罗斯等个别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人名还是以拉丁文字母组成。但由于这些国家的语言其实并不相同,因此也就有了一种人名字母拼写下,由于外援来自不同的国家,翻译过来的叫法也是不相同的。且许多西文名字由多个部分构成,大家会根据民族习惯,约定俗成,确认翻译哪部分作为这个人的通用汉语名字。

  拉丁语系,英语,斯拉夫语系中,很多人名是取自圣经,有些就是圣徒的名字。譬如约翰(John)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中非常常见的名字。常见到就像在大街上喊一声“王伟”。但在不同的语系中,写法不一样,翻译也不一样。John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从希伯来语舶来的,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的发音就是约翰。作为英语人名,这个词翻也译成约翰,尽管其实发音和英语出入实在是有点大。在德语瑞典语中则是汉斯(Hans),西班牙语翻译成胡安(Juan),当然,这些词的拼写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约翰这个名字,在宗教中和在日常人名翻译中是一样的。有些就完全不一样。比如马修(Matthew)这个英语国家中常用的名字。在基督教中翻译成“马太”。而你把新约中的马太福音翻译成马修福音,在基督徒眼中则是冒犯。同样Gabriel这个名字,是个常用的拉丁男子名,通常翻译成加布里埃尔 。但在宗教中,他对应的却是神的使者。根据宗教不同,他分别被翻译成——加百利、加俾额尔、吉卜利勒、加布里耶尔等。

  规则如此的复杂,导致翻译人名是一门学问。搞不好就容易闹笑话。由于中国最早转播的是意甲联赛,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意大利语的意大利足球专家,其中就包括已故意大利语专家张慧德老先生,目前就职于新浪体育的意大利足球专家董希源等。因此,在意大利语人名的翻译上,很少闹出什么笑话来。而通常,西语葡语外援的人名则成了重灾区。

  西葡人名翻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按照新华规范或者约定俗成来翻译。这个其实到不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具体的例子有,广州恒大队新外援高拉特(Goulart),按照新华最新版的人名翻译规范,应该叫做古拉特。国安的冈波斯(Campos)按照新华的译法应该和墨西哥的花蝴蝶门将一个译法——坎波斯。当然,这个问题也不仅存在于拉丁人名。先后效力泰达和国安的克罗地亚外援马季奇(Matic),其实更应该和切尔西那位球星一个,被翻译成马蒂奇,翻译成马季奇,难道是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马赛罗(Marcelo)其实更应该像那位皇马左后卫球星,翻译为马塞洛。而黑蝴蝶马麦罗,其实按照新华拉丁人名的规则,翻译成马梅洛更准确一些。

  话说回来,这些问题倒都是细枝末节。有些人名,新华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申花当年有一位巴拉圭外援叫法德恰(fatecha),这个人名翻译读起来就觉得好奇怪,但是细琢磨“德恰”两字,还觉得有点意境。新华目前的版本也没有这个姓氏对应的译法。于是法德恰之后,同姓的另外一位球员,就被翻译为法蒂卡。

  事实上,不按照新华标准翻译,有时候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莫里尼奥翻译成穆里尼奥,无伤大雅,反倒成了一种专有名词。一听穆里尼奥,那肯定是鸟叔本尊,一听冈波斯,那肯定就是国安三杆洋枪里的那位。当然,被专有化的不仅仅是那些踢得好的大腕,一些在中超踢球期间,表现惨不忍睹的倒霉蛋,也有自己的称呼。比如天津泰达曾经有一位叫拉乌尔·法雷罗的外援前锋,因为踢的太臭被扫地出门。当时报馆的小道儿消息说,那会泰达管事儿的大佬为这个倒霉蛋掉了脸子,逢人就说“以后别再跟我提叫拉乌尔的,叫这名字的都不要!”。其实这个拉乌尔,西语的写法就是(Raúl )。您没看错,就是和劳尔一个写法。按照新华的规范,Raúl 这个拼写,就是应该被翻译成劳尔(譬如劳尔-卡斯特罗)。或许是避劳尔·冈萨雷斯名讳,泰达的这位兄弟就生生被翻译成了拉乌尔。

  其实,这个翻译也不能说全错。后来,天津电视台的体育节目主持人王喆,在解说西班牙斗牛节目时,专门向转播嘉宾,天津外国语大学的西班牙语教师请教了Raúl 这个名字的发音。事实上,发音更加接近汉字的“拉乌~”。但拉乌尔,这个名字没有按照新华规范翻译的名字,今后就成了泰达球迷口中外援“水货”的代名词。

  之前说的这些,尽管和新华规范有出入,但都是无伤大雅的人名翻译。但有些人名的翻译,在经过故意的本土化之后,已经和原来的名字发音面目全非。也就是直接跳过了“信”和“达”,到了“雅”的范畴。譬如,中国职业联赛还没宣布外籍门将禁令之前,沈阳海狮有个秘鲁门将米兰达(Miranda),到中国来名字改了!里能达,能达——保级任务肯定能达成!多吉利!高基奇(Gogic),搞什么基啊!叫高歌奇,冲这名字深圳队也得一路高歌!至于广药那位什么阿尔瓦拉多,直接改个孟龙吧!后来有解说员念名字直接就念成猛龙,您瞅瞅,猛龙过江!

  绿城也有这样的例子,洪都拉斯的外援毛利西奥·萨比隆(Sabillon),来了杭州,改叫了萨比勇。由于此君场上的状态和球迷的期待实在是有点大,只能被吐槽为——勇是很勇,就是有点“XX”。相同的例子还有绿城的另外一名外援——萨基·魔杀仕(Moses Sakyi),其实这位兄弟被翻译成摩西·萨基更准确一些。但不知为何,就改叫了魔杀仕,老话说,给孩子起名不能起太满太霸气,怕命压不住,这也许没什么科学依据。不过,后来魔杀仕兄弟在中超一个接一个的踢门柱、踢横梁、单刀划门而出的故事,的确是有点邪门。

  比起这个,有些不规范更让人头疼。就是一个名字对应各种汉字的排列组合。比如蒂亚戈(Thiago)是一个很普遍的葡语名字。但在中国仿佛是为了区分出这些不同的球员,先后被翻译成了:蒂亚戈,迪亚戈,迪亚哥,堤亚戈……。

  还有一种人名翻译,就是不按约定俗成,翻译应该翻译的部分。比如罗纳尔多。这里说的罗纳尔多,是巴西天才巨星罗纳尔多·路易斯·纳扎里奥·达·利马(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也就是球迷约定俗成叫的大罗。如果不翻译成罗纳尔多,而是翻译成利马,那就闹了大笑话。翻译的人,出门估计得被大罗的粉丝打死。

  西语和葡语的名字构成是相当复杂的。传统意义上的西语名字包括“第一名字、第二名字、父姓、母姓”,有些则在单名或双名的基础上,再加上出身。而葡语人名规则与西语相当近似,只不过与西语相比,葡语中父姓和母姓的排列位置是颠倒的。例如劳尔的名字——劳尔·冈萨雷斯·布兰科(Raúl González Blanco)。Raúl是他的名字,冈萨雷斯是他父亲的姓氏,而布兰科则是他母亲的姓氏。事实上,在正式的场合,劳尔其实应该被称为冈萨雷斯先生。如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Florentino Pérez Rodríguez),在正式的场合应该被称为佩雷斯先生。但根据国内对球星名字约定俗成的翻译方式,通常是翻译球员的第一名字和第二名字。与此类似的还有华金(Joaquín Sánchez Rodríguez )。

  西葡球员姓名构成复杂,约定俗成的翻译方法其实非常重要。否则就容易对不上号。譬如被叶志彬飞铲断腿的申花外援莫拉,全名是莫拉·胡安·路易斯·帕拉西奥斯(Mora Juan Luis Palacios) 。如果翻译成胡安·路易斯·帕拉西奥斯;或者将曾效力泰达的一个名叫胡安·弗朗西斯科·萨穆埃尔的普通球员翻译成萨穆埃尔,是不是很有巨星范儿?但这显然就是不正确的翻译了。

  西葡球星直接翻译名字属于约定俗成,这个没问题。但换成其他语言就乱套了。你认识中超霸主级球队的球星——延斯·菲耶尔斯特伦吗?没听说过?就是大连万达的金斯啊!(jens fjellstr?m)。还有大连万达的汉斯-埃克隆德(Hans Eklund)。大连这两个外援人名,翻译上最大的问题并非是没有按照新华标准进行翻译。事实上,新华人名也会在一定的时间段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这两名球星名字真正的问题,是翻译了名字却不翻译姓氏。要知道,在瑞典叫延斯,叫汉斯的人名恐怕是一抓一大把。若不是这两人在瑞典当初也算是小有名气,且之后又回到大连故地重游,恐怕找寻两人出身的工作会变得非常困难。类似的还有重庆力帆的马克(Mark Frank Williams),保罗(Paul Rideout)。这正如把兰帕德翻译成弗兰克,把拉姆翻译成菲利普,你还能对得上号吗?这样的例子,如翻译为丹尼斯、阿米尔这种大众名,在中国足坛恐怕比比皆是。

  比较让人头疼的还有东欧外援的名字。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以塞尔维亚人带队的东欧球星外教阵线真是庞大。但翻译起来就要了人命。要知道,全国最知名的外国语学府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专业4年才招生一次。培养出的人才不是进了外交领域,新闻媒体领域,就是做了国际贸易(这里小八卦一下,新浪体育团队中,其实是有北外毕业,精通阿尔巴尼亚语这种小语种的大牛的!)。给球队当翻译,做经纪人的不是没有,但也是稀缺的专业人才,一些俱乐部没这个条件,工作人员看着一大串连续辅音(以英语的角度)构成的名字,自然也会翻译的有些问题。

  最知名的一个例子——Jankovic。看网球的人都知道,这个妹子按照新华翻译,是翻译成扬科维奇的。但同样是这个姓氏,在中超就翻译成了扬戈维奇,这是个糙汉子,大连实德王朝后期脾气火爆的保加利亚籍塞尔维亚球星。另一个例子,就是先后在申花和深圳队踢球的罗迪奇,此君刚到中国的时候,被莫名奇妙翻译成罗迪克,罗迪克都来了?休伊特何在?

  最经典的,那还是山东的外援日夫科维奇(Aleksandar Zivkovic)。经过中国媒体这么一搞,他的名字莫名其妙的就被翻译成了日科夫(Zhirkov)。搞得塞尔维亚人知道后,一本正经的和媒体说:“请你们还是叫我日夫科维奇,或者日夫科也行,别叫我日科夫,我不是俄国人……”。

  拉丁语系人名、英语人名和斯拉夫语系人名在中超很常见。还有一些在中超不算太常见,或者最近才常见的。比如日语,韩语、西亚、和斯瓦西里语人名。按理说前三者这也是亚洲足球经常遇到的对手,但真正翻译起来,绝对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日语的名字翻译是最容易的,直接翻译成对应的简体汉字就好。而且许多日语人名的汉字立意,也和汉语很近似。例如热门漫画《名侦探柯南》中,毛利兰与灰原哀,用名字就能很清楚的定位两位人气女生的性格,身世和人物设定。其实,中国人名以繁体汉字给日本人看,很多日本人也是能直接看懂汉字的意思的,比如王大雷,中的王,大,雷三个字,在日语中也是汉语中对应的类似意思,与此类似的还有曾诚,冯潇霆,赵旭日……难怪日本网友总是吐槽:“啊!中国选手的名字都好霸气!……赵旭日?是亲日的意思吗?(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意思好吧)……”。

  汉字在朝鲜半岛曾经被高频度的使用,频度至少不亚于在日本。在早期的朝鲜电影中,仍能看到很多汉字的使用——比如小店的招牌。但韩国在近代逐渐放弃了汉字,而是普及韩文。从报纸到网站,清一色的也都是韩文内容。不过,韩国人在他们的“身份证”上,会有一个汉字名字。但谁没事也不会吃饱了撑的拿自己身份证给其他人看,因此,在缺少了这一关键信息的背景下,韩国球员名字的翻译要做到准确是非常困难的。在没有任何信息提示,只根据韩文名字音译的前提下,很多韩国球员的人名都发生过错误。比如朴智星正确的写法是朴知晟,而朴周永的正确名字是朴主永。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名字,我国媒体在之前曾根据音译有不同的版本,直到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发布了官方消息,确认其名字翻译为金正恩,我国媒体对其报道才有了统一而规范的称呼。至于韩国球员李东国这种,后来改了名字(李同国),如果没有韩国媒体报道,要勘正就更困难了。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一些韩国家庭,在中华知识文化方面的修养还是非常深的。譬如韩国球星孙兴慜这个例子。孙兴慜一度被国内媒体错误的音译为孙兴民。之后国内媒体根据挖掘到的真实材料修正了这个错误。孙兴慜这个名字里有个生僻字——“慜”。“慜”这个字当什么讲呢?字典中“慜”字的意思是“聪明敏捷的”。语出《管子》——彼欲知我知之,人谓我慜。怎么样,是不是有点汗颜?

  阿拉伯地区的人名构成也是非常复杂,包括本名、昵称、别号,父名和族名。本名就是自己的名字,通常是使用阿拉伯语中正面的词汇;昵称是指“冠上儿子的名字来替代本名”,父名指的是在名字中“冠上父亲的名字”,它以伊本(ibn)或本(bin)的词缀方式出现在男性的名字当中,代表的是“某某之子”。别号是用来描述个人外表或品行上的特征,族名是用来描述个人所属的祖籍、职业或血缘关系。至于阿拉伯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词“阿尔”(AL),这个词的作用,其实和英语中的the类似,定冠词。在翻译的时候,通常“阿尔”(AL)是不翻译的,比如申花以前的外援哈蒂布(firas al-khatib),直接翻译成菲拉斯-哈蒂布是正确的,而不是阿尔哈蒂布。同样,阿曼的门神哈布西,翻译成阿尔哈布西就是不对的。同理,俱乐部萨德,艾因,前面的“阿尔”都没有必要翻译。但表示王室时,前面的al就要翻译出来,这里al表示家族,是个名词,而不是冠词。翻译成“阿勒”用以区分,如沙特王室阿勒萨乌德(Al Saud)就是萨乌德家族。

  当然,阿拉伯人名中很多词汇也是和宗教有关的,比如默罕默德,侯赛因等,因此翻译这些名字的时候,一定不要搞什么标新立异,否则可能就会被认为是对当事人信仰的侮辱。与此类似,Abraham必须要翻译成亚伯拉罕(如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Ibrahim必须翻译成易卜拉欣;同样Musa必须翻译成穆萨,而Moses则必须翻译为摩西。

  至于非洲的大语言斯瓦西里语——好吧,一种无能感油然而生,真想翻译正确,还是求助于专业人士吧……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抛砖引玉的谈一谈中超外援人名的翻译故事,笔者才学浅薄,对外语人名翻译所掌握的知识,是无法与专业人员相比的。而粤语翻译在此也未能深入展开讨论,例如基斯坦奴·朗拿度(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大卫碧咸(大卫·贝克汉姆),米高奥云(迈克尔·欧文),舒夫真高(舍甫琴科)等。

  其实,在中超外援的人名翻译上,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譬如作为爱看球的老百姓,给中意的球员起起绰号,顺着嘴儿瞎叫一嗓子也不算个啥,有些别说起的还真不错。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国来的那几个叫塔基耶夫的三兄弟,顺嘴儿就让老少爷们改成叫大姐夫,二姐夫,三姐夫了,又亲切又好记。不光是他,在外国踢球的,咱中国人也不含糊,京多安(Gundogan)?这不郭德纲吗?旺热和温格这么多年也是没打明白,咱还纳闷过这俩教头怎么总碰不上呢……

  另外,许多外语名字,在本民族语言中实际上是有意义的。例如俄国总理梅德韦杰夫,他的姓氏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熊”,而达科·马季奇中的Darko,在克语中的意思是“礼物”。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最后,给大家讲个故事。笔者曾经在新浪体育的办公室,与自己的同事讨论天津泰达一位叫毛彪的球员被球迷起绰号的故事。这名球员当时正在风口浪尖上,被天津球迷送了个浑号“毛比奥”(汉语拼音mao biao,硬是假装按照葡语那么生掰硬扯着读……)。正巧路过的意甲资深专家沈飞路过,忽然回头问笔者,“泰达?毛比奥?谁是毛比奥?”……

  新浪体育国内足球专栏欢迎您前来投稿,希望能您愿意通过新浪体育这个平台,将自己的足球知识,足球资料分享给广大中国球迷。您的投稿若被采纳,我们将为您付出的辛苦与汗水支付酬劳。投稿请投至:sports2009@vip.sina.com,并附上您的线上/线下联系方式。

  (荷马 鹿门山 丹师 越之 红白格 TP11)

文章关键词: 人名名字外援新华中超上海北京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深圳机场车祸致9死 肇事女司机身亡
  • 体育NBA哈登33+8火箭胜骑士 切尔西夺联赛杯
  • 娱乐前女友炮轰汪峰:女儿频换人照顾不如给我
  • 财经国人所买日本马桶盖产自国内 谁该脸红
  • 科技MWC2015前夕 三星S6等手机新品发布
  • 博客香港“自由行”到底该不该收紧?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班主任的反思:我怎么劝小学生作假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