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众号新碁点围棋报道
作者介绍:
沈戈尔,业余6段。获全国业余围棋联赛冠军(主将);深圳市围棋冠军;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曾任复旦大学围棋队队长。
近日,阿尔法狗的升级版“大师”在网络对弈平台上对人类顶尖职业棋手破竹六十连胜,一石激起千层浪。升级版的人工智能展现了比年初战胜李世石时更强大的统治 力。关于人工智能对围棋的影响众说纷纭。另一方面,近日真朴教育的创始人洪波先生在网络上就围棋教育问题发文引起舆论激烈的讨论,本文就借洪波先生的观点 浅谈下自己对围棋教育的看法。
1。 围棋教育需要更多的开放性
“大师”在对顶尖棋手的六十连胜中,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统治力。目前职业顶尖范围内一个较普遍的观点是,人工智能至少可以对人类顶尖棋手让一先以上。虽然人机差距究竟有多大目前还无从考证,但是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已超过人类一个档次已是不可辩驳的事实。人工智能在行棋中弈出了很多似乎有悖于传统围棋理论的招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围棋作为当今最难的智力游戏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但从阿尔法狗的招法上看,人类对其奥秘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管窥蠡测的阶段。人工智能一些突破常规的下法启示我们,在围棋教育中,必须拥有更多开放性,摒弃一些传统的完全基于围棋理论的条框理解。其 实,在李世石出道时,其“僵尸流”就被棋界普遍认为不合理,但李世石用自己彪悍的战绩打消了外界的质疑。围棋在竞技层面,更需要秉承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态度,而非仅仅将围棋理论生搬硬套到不同局面当中。笔者曾旁观一棋友与对手复盘,因布局一处未能如围棋理论中说的高低配合,而与对手争执不休,认为一定 要配合才好,这种对围棋的理解似乎就显得过于僵化了。在当时局面,由于对方厚实的缘故,都走在低路其实能起到更好的防守效果。事实上在围棋教育中,这种僵化的教学是普遍存在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曾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把万能钥匙,在各个学科领域屡试不爽。但 是在如今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被逐渐摒弃,而在围棋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的领域当中,尤其是如今人工智能将围棋的未知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 时候,我们更应当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从事围棋教学,将传统围棋理论作为学生理解围棋的工具而非套路。对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招法,应该认真地考虑其可行性,而非 仅凭感觉就一棒子打死去否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从围棋中获得更多锻炼创造性思维的机会。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受围棋理论桎梏不代表传统围棋理论已毫无价值;人工智能的下法优越不完全就意味着传统围棋下法就需要推倒重建。在“大师”对人类棋手取得六十连胜后,洪波先生提出了“顶尖职业棋手都认识到了,自己以为对的,其实都是错的。自己以为的高明,其实都是笑谈。” 的言论,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明显有失偏颇。人工智能围棋的强大,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有大量的数据库积累并通过自我深度学习获得了海量经验。人类棋手毕其一生 之力,下过看过的对局也不过数以千计,比其机器的量可谓沧海一粟。另一方面,机器仅将胜率作为其招法选择的唯一根据,而人类棋手的招法难免会受到诸如情 感、喜好、计算力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招法的选择难以如机器模拟的选点科学。然而纵使阿尔法狗的招数更胜一筹,也并没有推翻当前围棋的认识体系,只是在围棋 的难点领域,如中腹的把握和形势的判断,注入了更多思想。同时机器依靠自身强大的运算和模拟能力,实现了人类棋手自身计算能力难以达到的全局掌控和宏大构 思。从本质上看,人工智能的行棋,是人类招法的升华,而不是对围棋下法的全然否定。好似武林至尊,学会各门武功后,最后终练就了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境界。笔 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职业高手势必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围棋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向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 围棋教育需要与其他学科领域更丰富的结合
虽 然围棋在这个时代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智力型体育运动项目存在,但其本身更是我国知识文化领域的一块瑰宝,自发明以来就凝聚了各代人的博大智慧。作为一种高级 的博弈形式,围棋中所包含的思维方式,可以与诸多知识领域紧密结合起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论中国》和《大外交》两本著作中就提到,中国的外交思想 在围棋中能得到充分反映,即“弈者互相包围,而不是像西方国际象棋一样将将死对手作为最终目的”;长期热心从事围棋活动的林建超将军则将围棋与军事战略理 论结合在一起,并著有《围棋与国家》一书;方天丰老师在退出一线后潜心围棋文化研究,将《易经》等传统文化与围棋结合起来,目前在包括北大清华等诸多高校 教授围棋课程。此外,围棋更是广泛的 被商业大佬学以致用: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围甲赞助商金立手机董事长刘立荣、正大集团董事长蔡旭峰、前招商局董事长秦晓等等都是围棋的资深爱好者,并都 曾在公开场合畅谈过围棋思维对他们商业战略的启示作用。在围棋教育当中,如果能够有效的将教学与这些知识内容相结合,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还能加深 学生对围棋的深度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围棋相较于其他兴趣爱好的独具优势。总体来说,若是引导得当,学习围棋可以涉猎广阔的知识领域;而随着 围棋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将围棋思维灵活的运用到各类领域当中。
笔者小时候最为钟情的一本围棋著作即马晓春老师的《围棋与三十六计》。这本著作将围棋名局中的策略选择与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十六计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引入 三十六计,使得读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同时以“计”的角度来分析顶尖高手在当时局面的招法选择,也能够让读者能够深入的体会围 棋大师的深远智慧和良苦用心。
当 前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横空出世,人类在围棋竞技领域上只能望其项背,但是在围棋智慧与其他领域的融汇贯通上,机器尚无法触及。目前包括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清 华围棋基金会、应昌期围棋基金会等都在支持进行围棋与相关知识领域的理论研究。如果有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这股浪潮当中,相信围棋可以在更广阔的维度得到 发展。
但 需要指出的是,将围棋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甚至较高的围棋竞技水平。围棋文化博大精深,而作为授业者,首先必须要能够对围 棋下法有较为精准的把控,才能准确恰当的将围棋招法的选择、运用和局面战略的使用与各类学科形象地结合起来。否则,强行的生搬硬套,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效 果,还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误导。
3。 围棋教育方式需要更加多样性和趣味性
围 棋作为极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智力型运动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但是其本身较高的入门门槛和相对单调的学习方式,还是将很多一开 始饶有兴致的小孩及成年爱好者拒之门外。如何更好地扩展围棋的趣味性和形式多样性,不仅仅是围棋教育上的一个亟待发展的议题,也是目前整个围棋产业发展面 临的一个重大瓶颈。在此领域最为成功的案例恐怕就是当年的日本漫画《棋魂》,其中鲜明的人物性格和优秀的情节构建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地大量的非围棋爱好者, 而且这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也没有用尽。据统计,日本围棋人口因《棋魂》的推出,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增加了上百万人。参照《棋魂》的成功经验,目前已有很多围 棋教育机构尝试将游戏、动画等元素引入围棋的初级教学当中。而在围棋中高级教学领域,围棋教育工作者可以参照本文第二条所述,将引入其它学科知识,作为丰 富教学方式的一个途径。同时目前较为流行的队季赛、联棋等形式,都可以灵活运用到学生的训练当中。刚刚落幕的的弈客围棋大会,虽然其参与者多数为成年爱好 者,但其丰富的赛程设置和活动设计都可以给围棋教育者一定的启发作用。
后记:笔者虽尚未为人父母,但自幼也曾学棋多年,2001年经历过定段赛残酷的点球大战失利,2004年 经历过“骨龄门”事件从此与职业段位无缘,深知家长培养孩子的一番苦心与艰辛付出。目前围棋市场的整体氛围还远未达到良好,“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普遍存 在。笔者的一位侄儿,曾在一家培训机构学棋两年多,竟然连最基本的围棋知识都尚未掌握。笔者同意洪波先生的部分观点,学围棋让孩子学得有趣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学习一门爱好,趣味性固然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孩子学到货真价实的东西。当今社会,不仅在围棋教育,在包括文化课、艺术课等各类教学领域里,只 注重利而不教会学生真本领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也想通过本文提示广大的家长,谨慎为子女选择兴趣教师和机构。任何一门爱好,了解的越深,越是能发现其中无 尽的趣味,学生本人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获。最后我想说,当洪波先生的围棋水平能有所提高的时候,或许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