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1完胜奥格斯堡之后,2017-18赛季的第一个五大联赛冠军就此诞生。从一些列风波中走出的拜仁慕尼黑再一次捧得了沙拉盘,完成了六连冠的不朽伟业。但在拜仁庆祝的同时,巴伐利亚巨人耳畔也从未缺少反对的声音。
在这支冠军之师中,胡梅尔斯、莱万多夫斯基等都是其他德甲球队当年的核心球员——拜仁常年被指责为“德甲挖掘机”,依靠“买弱”竞争对手夺冠。
但是拜仁的六连冠,真的是“挖”出来的吗?
【拜仁专挖内援?一组数据告诉你真相】
诚然,拜仁在统治德甲的6年间的确从多特蒙德、斯图加特、门兴格拉德巴赫等球队中买来了不少球员。格策、胡梅尔斯等优秀球员的转会,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拜仁与国内竞争对手之间的力量对比。
但假如我们完全统计一下拜仁近6个赛季以来的引援记录,就会发现,其实拜仁在德甲内部寻找优秀球员之余,也不遗余力地从其他联赛吃进“外援”。
巴伐利亚巨人前后两任历史标王托利索与哈维-马丁内斯,一位来自法甲,一位则来自于西甲。未来J罗很有可能再次打破拜仁的历史转会费纪录,而哥伦比亚巨星同样不是本国联赛挖来,而是来自西甲的皇家马德里。
事实上,在拜仁六连冠期间,拜仁共引进了31位球员(不算租借球员),其中18位来自德甲,13位来自其他联赛,“内援”在拜仁的引援比例中并不占绝对优势(58%)。
而从球场表现上看,拜仁的“内援”与“外援”作用也基本相当。
本赛季拜仁在德甲联赛出场时间超过1000分钟的一共有17人,除掉土生土长的托马斯-穆勒以外,只有7人是从国内球队引进,而来自其他联赛的则有9人。因此,拜仁“挖”国内竞争对手“挖”出了六连冠,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其他德甲豪门,谁都玩这一套】
可能以上的数据还不足以洗清拜仁“挖掘机”的“罪名”:毕竟德甲霸主财大气粗,6年18个人并不是什么小数目,德甲范围内,恐怕没有几个球队有如此大的手笔。
不管是“德甲挖掘机”还是“世界挖掘机”,对德甲内的小兄弟都难以承受。
但是对比近3年的德甲四强,拜仁从国内引进球员的力度未必大于其他德甲豪门。
近3赛季内,德甲前4球队一共在国内引进了36名球员,每队平均一年3人,拜仁则在近3赛季从德甲引进7人,“挖人频率”甚至还低于德甲领先集团平均值。
而事实上,“近水楼台先得月”,转会中首先考虑熟悉的本国联赛球员,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拜仁上赛季在德甲内部买来了4名球员。但是对比其他四大联赛的冠军球队,这个数字,与五大联赛平均水平基本接近。
因此,拜仁并没有表现出“格外钟爱本国联赛球员”、“专挖本国”的特点,在资金与人才流动愈加频繁的今天,拜仁从国内球队买人仅仅是正常的引援操作,而并非刻意去削弱对手的恶意竞争。
拜仁买人,是一个经营问题,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拜仁不买,但是德甲留得住他们么?】
在2018年冬窗,拜仁慕尼黑宣布沙尔克04新星格雷茨卡将在夏天免费加盟。这桩转会严重恶化了两家俱乐部的关系,傲赴沙尔克球场的拥趸们也毫不留情地用嘘声迎接曾经的球迷宠儿。
拜仁历史上不止一次买来其他德甲球队的核心球员,这也是拜仁被称为“挖掘机”的一大原因。但事实上,受到“50+1”政策的禁锢,多数德甲球队的经济状况不理想,导致他们始终处于转会食物链的下端。
不仅是拜仁的下端,也是其他国外豪门的下端。
如果仔细翻阅一下德甲每年的离队记录,就会发现德甲球队的“苦难”实际上更多地由国外球队造成。
在2017-18赛季转出球员转会费排行中,国外球队占据了前十大转会的半壁江山,而被拜仁带走的仅仅只有一个聚勒而已。
回到格雷茨卡转会一事上,球员与皇家蓝的续约谈判因为薪水问题而最终搁浅,但是在拜仁宣布将其签下之前,包括利物浦、热刺、巴萨等多家国外俱乐部也都计划免费得到他。
球迷们有理由对格雷茨卡没给老东家留下一分转会费的做法感到不满意,但这并非是拜仁慕尼黑的责任,即便拜仁不签下他,沙尔克04也未必留得下格雷茨卡。
【结语:德甲有很多问题,但不在拜仁】
拜仁慕尼黑队中的很多优秀球员都来自于其他德甲球队,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其他球队的实力。但是在如今的足球世界,球员转会已经稀松平常,他们披上拜仁的战袍并在周末的联赛对阵老东家,完全是足球世界中合理的一部分。
“50+1”政策限制金主投资;足球界观念过于封闭,坚持“德甲是德国人的德甲”;沙尔克、斯图加特等老牌俱乐部的经营策略明显落后于时代……
相对于拜仁的“一家独大”,这些问题更应该被认为是德甲落后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德甲球队在在欧战上普遍疲软,很多球队的经济状况也不理想,但这并不是拜仁慕尼黑造成的问题。对德甲各队来说,与其抱怨拜仁慕尼黑不断的“挖掘”,不如好好从制度与观念上反思自身、提升自身。
(肆客足球)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