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控球到底有多重要? 巴萨输国米的启示

2013年08月28日09:20  新浪体育 微博
巴萨和西班牙国家队主导的控球战术到底有多重要呢? 巴萨和西班牙国家队主导的控球战术到底有多重要呢?

  新浪体育讯 当今足坛,巴萨将控球战术演绎到了极致,红蓝色引领着足坛全面向技术和拉丁化的进军。但是,巴萨和西班牙主导的控球战术也并非是百战百胜,这其中,2009-10赛季欧冠半决赛,国际米兰两回合淘汰巴萨的比赛中被认为是足球近五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尤其是在诺坎普球场的次回合一战,国际米兰队的控球率只有16%,但他们最终还是淘汰了巴萨。这场欧冠近年最极端化的比赛也因此被写入了德国科隆体育学院的足球教科书,以供足球从业者和学者进行研究。本篇文章,笔者将就当年国米与巴萨的这场经典以及其延伸出来的“控球有多重要”的话题与大家进行一番探讨。

  背景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米兰客场还是输给了巴塞罗那。而且即便排除亚亚-图雷的手球,国际米兰也会因客场进球少而出局。虽然莫塔不应该被红牌罚下,但在首回合比赛里,国际米兰在两次关键的判罚中是受益者:迭戈-米利托的进球实际上是越位;阿尔维斯应该得到一个点球。另外,巴萨乘坐大巴前往米兰比赛对他们也很不利,毕竟舟车劳顿的球员很难像他们在阿森纳的酋长球场那样把传球战术演绎得淋漓尽致。

  因此,国际米兰3比1的首回合领先优势带有意外因素。而如果没有这个领先优势,他们就很难在巴塞罗那死守到底。再者,如果博杨的进球有效,那他们也会功亏一篑。但即便如此,能让拥有84%控球率的巴塞罗那的进攻威胁化于无形仍然值得称道。国际米兰的表现也说明,借助严密的组织和强大的意志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穆里尼奥声称,他的球队是故意让出控球权的,因为那样可以避免球员分散注意力。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足球圈里普遍的看法是,跟巴萨比控球一如找死,所以只能找别的办法。这里暂且不论穆里尼奥的球队是否是有意放弃控球权,从传统的角度讲,这种放弃控球权的做法几乎就是人们常说的反足球。那个赛季初,阿森纳主帅温格就曾经提出这样的说法,在其他球队坚持反足球战术的情况下,他的球队如何才能好好踢球。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国际米兰的成功至少可以让足球界去思考:控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西班牙人对控球的理解

  拉丁人很有意思,他们把足球定为阴性词,在其看来,足球是需要倾注感情去爱,乃至去爱抚的,只是,这里的爱抚不是用手而是用脚。所以,在球场上,他们不会轻易把皮球交还给对手,你见过哪位小伙子愿意让自己的女朋友陪别的男人去逛街? 没有吧。所以,观看西甲的比赛,很少见到后卫在本方禁区面对紧逼盲目开大脚的情况。(笔者不明白,为何中超现场观众在看到后卫开大脚把球交给对手还会叫好)

  想踢好足球就需要磨练技术,这和追姑娘要么有财,要么有才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总之,西班牙人或者说拉丁人坚持一种理念:踢球最好的方式就是控球,最高境界就是用连续不断的传球玩死对手,就像现在的巴萨、西班牙国家队、以及过去的巴西国家队、阿根廷国家队一样。

  当WM阵型主导世界足坛时,异军突起的4-2-4阵型迅速取得上风。而当意大利的链式防守几乎要让足球窒息的关头,“全攻全守”足球出现了。克鲁伊夫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修正了西班牙人的足球观,并且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当时,西班牙足球界一度流行352阵型,克鲁伊夫批评这种阵型扼杀足球的生命,因为在这种阵形之下,边锋是没什么用处的,而荷兰教父最重视的战术棋子就是边锋,道理也很简单,球场上每名球员都要几乎面对好几名对手的包夹堵截,可边锋是个例外,进攻球员中他所面对的防守人数最少,理论上在前场他只需要完成2次1对1的过人就可以传中了。

  克鲁伊夫还有一个理念至今影响着巴萨和西班牙,他认为控球也是一种防守。你在球场上控制皮球的时间越多,对手给你造成危险的机会自然就越少。不少国内球迷批评巴萨中后场倒脚次数太多,影响比赛观赏性。问题是,西班牙人不这样看。一方面,他们喜欢看自己人把对手溜来溜去,另外球虽然在自己的半场,但对手没球,当然也就无法威胁自己的球门。

  西班牙人觉得,主动控球是一种美,一种艺术,是追求胜利的必由之路,他们的想法甚至有点朴素,上场比赛是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胜利。要想胜利就得怎样?当然是进球。要想进球呢? 当然是得自己把球踢进去,不能指望对手乌龙。要想把球踢进对手球门呢? 那就得自己做皮球的主人。大家难免会问,他们为什么不考虑少丢球呢? 要不怎么说西班牙人奇怪呢,他们就是很少想失球的问题,因为他会说,只要自己进球足够多的话,丢几个球又有什么关系呢。

  英国足球界对控球的争论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英伦足坛曾经出现过一番激烈的争论。那个时候,拉丁人喜欢争论足球应该强调美感还是应该强调胜负的问题,英格兰人则讨论控球的重要性的问题。对英格兰人来说,争论足球的胜负与观赏性就是装13。因为在他们看来,足球是用来比赛的,并且夸张的说,足球场上的欺骗行为是可耻的,但用脚踢人是可以接受的。

  支持控球的人当中有时任英足总技术总监的韦德,他的教练课程对现任英格兰主帅霍奇森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反对控球的一方中有里普。在休斯接替韦德出任足总技术总监后,里普的足球思想成为英足总的信条。里普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威尔金森后来说的那样,里普是一个狂热分子,是一个大惊小怪、华而不实的人,思维不缜密,还容不下任何批评。

  1973年,里普撰写了《夺取足球联赛锦标与随机效应:显微镜下的足球解析》一书。他在这本书里阐述了自己的足球理论,但一直没有将书出版。在书中,里普分析了1972年英格兰主场1比3输给西德队的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比赛。那场比赛,西德队在内策尔的带领下不厌其烦地传球,让英格兰队无所适从。大多数人认为,那场比赛是英格兰队自3比6输给匈牙利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但里普不这么想。

  “很多教练似乎仍然认为,”里普当时说,“如果他们摒弃长传,转而采取流畅的短传打法,他们不仅能够取悦观众,得到媒体的称赞,还能收获足够多的进球。不久前西德队的做法无疑会让很多球队效仿,一些甲级联赛的球队就用这种打法得到媒体的认可,后者称其为‘全攻全守’。”

  长传战术或许没有被普遍接受,但在里普看来,这种现象说明不了什么。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长传的目的是寻找接球的队友,但即便队友没有接到球,长传仍然可以带来其他好处。”里普声称,根据他的分析,5次无效的长传产生的效用相当于4次有效的长传。他说:“传球被极端崇拜,以至于当你观看‘现代’打法的比赛时,你有时会产生一种错觉:进球是次要的,把球倒来倒去才是最重要的。”

  里普唾弃传球、控球崇尚高举高打的理论对英格兰现代足球风格的树立影响很大,他最反对的是那种毫无目的的横传或斜传。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看法是有道理的。穆里尼奥将英格兰足球引入“与球一起休息”的理念。即便在比分没有领先的情况下,控球本身也可以是拖垮对手的一种方式,但控球有可能会演变为目的本身,而不是作为打开空间或消耗时间的一种手段。当然,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是,有时候横传只是推卸责任的一种方式。在与国际米兰的那场比赛中,一贯以传球犀利著称的巴萨一度为传球而传球,从而就失去了目的性。休斯对里普的理念加以调整,将其应用于英足总的培训中心。从此,直截了当的风格就成了英格兰足球的战术思想,英格兰足球也越来越重视长传冲吊,这也是英格兰球员们的技术以及传控球的能力普遍不如拉丁人球员的原因。

  要位置还是要控球?

  曾经16次代表挪威队出场的奥尔森担任过挪威体育大学的讲师。他接受韦德的足球理论并将其予以消化和理解,进而提出一种改进模式。他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对方门将而不是本方门将控球时,一支球队再次进球的可能性更大。他因此得出结论,球在球场上的位置比谁控球更重要。于是,当他在1990年出任挪威国家队主教练之后,他要求自己的队员尽可能地把球踢向对方的“后院”,也就是对手防线的背后。正是借助这种战术,挪威队一度登上了世界排行榜的第二位。

  事实上,对里普的分析成果,人们有理由保持谨慎,毕竟他的理论没有考虑考察对象的实力。比如说,一支球队的技术越差,其采用控球战术的风险就越大;而对手的实力越强,长传冲吊对他们的威胁就越小。休斯提供的数据尽管涵盖面不广,但也可以证明,足球比赛的水平越高,直来直去的打法就越难奏效。休斯研究的数据显示,通常有87%的进球源自5次或5次以下的传球,但国际比赛中这一比例为63%。

  里普和休斯的分析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他们都假设对象球队始终坚持进攻。这里以巴萨对国米的那场比赛举例,在巴塞罗那面前的国际米兰几乎没有进球的欲望。而其他的球队在类似的情况下很少像国米这样那么讨厌控球,他们通常会选择通过控球来维护本方的领先优势,比如2002年世界杯面对英格兰的巴西队或者2005年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客场面对尤文图斯的利物浦队。国际米兰选择的是主动交出控球权,囤积重兵在本方禁区线外死守。从结果上看,国际米兰的战术是成功的。尽管他们的成功有一些运气成分,但他们的确化解了巴萨的威胁。因此,从这方面看,国际米兰的打法应当被看作是成功的战术,尽管这一战术并不能为其他球队所复制。

  选择战术的一般性应用

  国际米兰的案例或许是一个特例。正如他们在那个赛季初以9人抵御佛罗伦萨队那样,国际米兰是一支有着严格战术纪律的球队。再者,国际米兰面对的巴萨风格鲜明,而且巴萨只需小胜即可晋级。

  Opta的数据表明,在此前的两个英超赛季中,只有大约1/3的比赛里其中一方的控球率达到或超过60%。在这种情况下,占据控球优势的一方获胜的几率是52%,输球的几率为25%。如果一支球队的控球率达到或超过70%(出现的比例为4.7%),其胜率为67%,输球几率为17%。一方控球率超过80%的比赛只出现过一次,当时占据绝对控球优势的利物浦以3比2战胜博尔顿。在西甲,占据控球优势获胜的几率要更高一些,达到56%,输球是22%。一旦控球率达到70%或更高,胜率甚至可以提高到75%以上。

  双方控球率接近的比赛中,控球50%-59.9%的球队胜率为43%,输球比例为31%。由此可见,主导控球与赢得胜利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也从数据上印证了克鲁伊夫和西班牙人的看法,那就是谁的控球多谁获胜的几率高。不过从直觉来看,有些球队擅长打反击,意味着他们愿意接受较低的控球率。

  国际米兰的那次成功表明,有时候几乎完全放弃控球权是可以取得成功的。萨基在执教AC米兰期间十分强调球队的阵型和站位,有些球员对此感到厌倦。萨基用一个很简单的战术演练说服了那些心怀不满的球员。“我告诉古力特和巴斯滕,5名有组织的球员可以战胜10名无组织的球员。”萨基说,“我用一个小试验说服了他们。我选了5名球员:加利守门,塔索蒂、马尔蒂尼、科斯塔库塔和巴雷西各司其职。他们的对手是另外10名球员:古力特、巴斯滕、里杰卡尔德、维尔迪斯、埃瓦尼、安切洛蒂、科隆博、多纳多尼、兰蒂尼奥蒂和曼纳里。这10个人有15分钟时间用来进球,比赛唯一的规则是:如果我们抢断成功或者他们丢了球,他们必须在本方半场后退10米重新开始。我一直使用这个实验,他们从来没有进过球,一次都没有。”

  萨基的这次试验结果也告诉我们,有时候,组织比控球更重要。

  后记:本文所讨论的话题仅限于欧洲的高水平联赛,并不完全适合于中超或者是中国足球。相反,我们认为就当前中国足球的水平而言,应当把技术和控球放在第一位。如果有机会,我们以后会就这个话题话题进行展开叙述。

  (JoJo/南诏书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投注竞彩:德乙法乙组合] [独家无限制派奖] [免费抽奖赢名表手机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