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该不该卖掉球员穿鞋的权力 这3问题你该看

2016年11月04日10:06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篮协该不该卖掉球员穿鞋权力篮协该不该卖掉球员穿鞋权力

  新浪体育讯  (本文授权转载自懒熊体育官网lanxiongsports.com) 

  如果当年签约时候的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闹剧,当初篮协还会不会出售CBA球员比赛用鞋的独家权益?在忙着下结论之前,建议你先想想这三个问题。

  “联赛办事后看,这个当时做出的决定是很仓促的,不是很慎重的,跟记者们道歉。”

  在今天的篮协媒体通气会上,联赛办公室主任张雄主动认了个错。

  张雄所说的“当时做出的决定”是指,在昨晚进行的CBA第二轮比赛中,易建联在下半场更换贴标的非联赛指定品牌球鞋后,被允许上场这件事。在道歉之前,他首先宣读了对联赛办公室对易建联做出的处罚决定,包括通报批评,停赛一场,以及核减俱乐部经费5万元。

  不得不说,在我从业十年来篮协对于球场争议事件的处理速度和态度上,这是最高效的一次。

  这两天CBA的最大热门都出在了鞋上,对于本赛季所有国内球员都只能穿联赛赞助商李宁球鞋的规定,先后有周琦、王哲林和易建联三名球员,用不同形式表达了他们的异议。易建联这次是闹得最凶的,他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将联赛指定用鞋脱下,并扔在球场内后离场”,并在事后拒绝穿着联赛指定用鞋继续比赛。张雄也在通气会上强调,是上述这一行为,导致易建联遭受到了通报批评禁赛罚款的处罚,而他在下半场穿着耐克球鞋登场比赛,是得到了联赛办公室允许的——虽然这一允许的决定在事后被认为不妥。

  对于当时的情况,张雄以联赛负责人的身份做出了具体的解释:“比赛过程中分别接到俱乐部电话,临场比赛监督和技术代表的电话,反映易建联穿鞋的情况。首先得到的情况是易建联按照联赛规定穿着李宁品牌比赛。但是第二节他可能以为球鞋导致腿部不适,就把鞋换下来,当时球迷也发生了一定的混乱。因为这是一场全国直播的比赛,当时基于综合考虑,一个是在转播,一个是易建联以前确实是一直穿着某品牌,第一次穿李宁品牌可能是感到不适。技术代表提议,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能否根据俱乐部请求给易建联鞋子暂时贴标,联赛办表示了暂时的同意。”

  在随后的采访中,谈到如果现在静下心来对于当时的情况做一个冷静的决定,应该如何处理时,张雄表示:“当时就应该拒绝他上场,将原则坚持到底。”

  以下则是值得我们冷静下来反思的几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篮协当初跟李宁签订赞助合同时,会将球员比赛用鞋的独家权益作为筹码之一售卖,未来CBA续约时,联赛赞助合同还会不会继续售卖球员比赛用鞋的独家权益?

  你可能脱口而出:“当然不会了!这都闹成什么样了,篮协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卖球员利益?”

  且慢下结论。

  我们从两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首先,是谁在“卖不卖”这个问题上有决定权,在这次的风波中,为什么球员背后的俱乐部没有明确发声?

  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钱。2004年,联赛的上一个装备赞助商安踏拿到这一权益时,付出的代价是一年2000万人民币。8年过后,李宁想接手自然面临价格水涨船高,不过从2000万到4亿的增值,可远不是一句“通货膨胀”就能打发的了。

  对于篮协及其代理公司盈方来说,李宁掏了更多的钱,自然就要给人家更加丰富的权益,这其中就包括球员比赛用鞋的独家垄断权。对于联赛装备赞助商来说,这几乎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权益,不管李宁接手也好,还是当时参与竞标的安踏、耐克也好,无论谁中标,都会要求拥有这项权利,这是生意,单纯的生意。

  而对于篮协来说,他们也需要打包出卖这项权益,以换得更高的收入。事实上,这也是为联赛和各俱乐部着想。用张雄的话说,现在联赛招商所有经费,篮协一分钱没留,全部用于联赛,或者直接发给俱乐部。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CBA联赛和各俱乐部真差这笔钱么?

  你还别说,真差!

  对于现有的绝大多数CBA俱乐部来说,联赛经费是每个赛季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几年前更是如此。以挂牌新三板公布了自己详细财务数据的佛山队为例,2014年和2015年两个完整年度,其联赛经费收入分别为1718.10万元和1112.70万元,占该年度总营收比例分别为63.80%和49.62%。很容易可以看出,联赛经费是该俱乐部的支柱性收入,从俱乐部的角度来讲,这笔钱自然是越多越好,这就意味着赞助经费越多越好。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篮协和盈方同李宁公司签署年均4亿的巨额合同时,已经明确表明球员所穿比赛用鞋属于赞助商权益的一部分,没有俱乐部不同意;为什么今年7月篮协公示了新赛季所有国内球员都必须穿着联赛赞助商品牌球鞋出场比赛的新规定时,没有俱乐部——甚至当时也没有球员——站出来说不同意。这种选择,由联赛的发展程度和收入水平有关,当CBA也像NBA一样拥有足够的赛事收入时,自然会做出新的决定。

  所以说,即使在今天闹出这样的事之后,如果回到4年前谈判桌前,从非常现实的角度考虑,不管是篮协还是俱乐部,他们依然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出售球员比赛用鞋独家权益。

  事实上,短期以内的未来,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

  根据最新的联赛发展进程,在这个赛季结束篮协同盈方原有的合同到期后,将由新成立的CBA公司负责联赛的商务开发权。在CBA公司中,篮协占30%的股份,俱乐部各占3.5%的股份,共计其余的70%。也就是说,在李宁的5年合同到期后,未来新一份的CBA装备赞助合同卖不卖这个权益,将由CBA公司的董事会,也就是篮协和20支俱乐部共同决定,在这其中,20家俱乐部的态度将起重要作用。

  你觉得,到时候俱乐部会投什么样的票?

  问题2:假如我们有类似NBA的球员工会,这种事当初还会不会发生?

  球员工会这个事,有记者在今天的通气会上提出,未来CBA会不会成立类似的组织。得到的答复是“这两年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不过按照中国相关规定,联赛不能单独成立球员工会,这是有政策限制的。但是在CBA公司成立后,成立一个保护运动员权力的组织,我觉得是完全可能的。”

  先不谈未来,只谈眼下。一个问题是,易建联、王哲林和周琦是否真的代表了大多数球员的态度?整个CBA联赛的现役国内球员有将近300人,为什么这次出来表达抗议的只有3个人?

  粗略地统计了一下现在CBA联赛中有个人赞助合同的国内球员,李宁的有孙悦、郭艾伦、贺天举,赵岩昊、西热力江、赵继伟、赵泰隆;耐克有易建联、周琦、王哲林、朱芳雨、睢冉、李根、可兰白克、和丁彦雨航等;安踏有周鹏和吉喆;阿迪达斯虽然集体赞助了北京队,但好像已经没有了个人赞助合同的球员。这份名单总有遗漏,但不会有太大差池,往多了说,有个人合同的CBA现役国内球员也就20多人,约占国内球员总人数的10%。

  对于俱乐部来说,联赛经费减少意味着球队收入减少,球队收入减少就意味着要压缩支出,要压缩支出,那给球员开工资的时候自然就不会那么敞亮——这不是抬杠也不是危言耸听,很多球队真的每年指着这笔联赛经费给球员发钱。

  所以,在现阶段条件下,假设真有一个类似球员工会的组织投票决定要不要卖掉比赛用鞋的独家权益时,你觉得那90%得不到个人赞助合同,并眼巴巴等着俱乐部多赚点钱给自己发工资的球员,会投谁的票?

  问题3:个案的是非和契约精神哪个重要?

  平心而论,目前的规则和篮协的处理方法实在有太多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我们联赛的规则和职业化程度,也正是在这种改进中慢慢完善提高的。但是,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一两个个案而推翻整个联赛早已定好的规则,违反契约精神,是否值得?

  这里不辩对错,只讲两件事。

  其一,篮协新赛季新规,7月份就已公布,对于俱乐部和球员甚至品牌,他们都有超过3个月的时间去表达对这一规则不合理之处的不满,提出自己的诉求,为什么要等到赛季开始才如梦初醒般地质问篮协:“你怎么能这样?”

  其二,今年夏天的里约奥运会,耐克作为中国男篮的主赞助商,率先要求所有国家队队员穿着耐克球鞋上场比赛,即使有个人赞助合同在身者也不能穿着自己代言的球鞋。在国家队中,还有李宁签约球员,安踏签约球员,但是没有一个人对这一规则公开表达过抗议或者不满,在整个奥运会期间,这一问题都没有发生,所有人都严格地遵守了规则。

  几大问题说完,再聊一件仿佛跟这事完全无关的小事。

  易建联和一双李宁的球鞋把中国体育圈闹得沸沸扬扬,可昨晚最郁闷的国内体育品牌恐怕是安踏。因为如果没有这件事,这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的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安踏在拉斯维加斯签约帕奎奥成为新的品牌代言人。如今,这个本该在中国体育产业产生一定震动的重磅签约,已经淹没在茫茫“鞋”的争论中。在这场表面上李宁和耐克的争端中,安踏着实躺着挨了一枪。

文章关键词:球鞋篮协赞助商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