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维
新赛季的NBL,下个月又来了。和这几年的不温不火、略显颓势相比,今年的NBL有些聒噪。“下赛季一定有球队升入CBA[微博],5年内CBA将扩军至20队”的消息给沉寂已久的NBL打了一针“兴奋剂”。但今年10支NBL的A组球队中,只能有一支进CBA,然而要进CBA的大门,到底什么说了算?这谁都说不明白,篮协自己估计也没弄明白。
篮协早已经提出了所谓的“准入评估”标准,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按照球队所在地进行评估。比如,广东省目前有3支CBA球队,原则上在广东省内的NBL球队都希望渺茫。另外一条便是所谓的球队的硬件水平和俱乐部管理的“软实力”。
地域原则,让去年NBL亚军广州自由人远走重庆,东莞柏宁改投长沙,香港新丽宝成了陕西信达,大家放弃了原有的球迷群,放弃了球队的故土,只为在冲击CBA大门前先走一步。而“软实力”更空泛——如果真能进CBA,在NBL熬了那么久的老板们,要搞定场馆、训练基地,再打造一支好的管理团队,也不难吧?
黄埔、同曦等老牌强队觉得自己成绩过硬,晋级有理;成绩平平的金强喊着自己硬件过硬、“软实力第一”,而且在西南地区有区位优势……可不管吆喝得多热闹,赛季结束后,也只能有一个名额浮出水面——而这个名额后面有多少“腥风血雨”,则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实,按照真正职业联赛的规则,自然是“胜王败寇”,近几年成绩最好的球队升级是道理。但当年的“凤铝事件”犹在眼前,谁进来说到底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游戏。
合格的联赛管理者不能走一步看一步,也不能总是暗箱操作,招来骂声一片。所谓的“准入”和“评估”标准,如果能早一点透明化、公正化,实在是联赛和投资人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