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A仓促开赛获百万赞助 下一届怎么“玩”仍未知

2013年04月05日10:56  南京日报

  2013年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东南赛区的比赛昨天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落幕。凭借分赛区前四的佳绩,南京大学女篮成功杀进女子组全国16强。

  记者此间了解到,尽管作为今年CUBA的首个分区赛,东南赛区男女共28支队伍历时8天的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本赛季初因归属权争夺险些停摆的CUBA联赛,至今并没有完全渡过危机,明年的CUBA怎么“玩”,现在还是未知数。

  CUBA行情看涨,利益之争随之而来

  今年1月5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大体协)在西安主持召开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大篮协)的换届改选大会,大篮协被改头换面。由此,由大篮协一手培育起来的CUBA未来出现变数,大体协和大篮协围绕CUBA的矛盾也随之公开化。

  此前,大体协和大篮协从来都不是CUBA的关键词,不过近几年来,两家一直在CUBA的所有权问题上明争暗斗。大体协认为,大篮协是其下属分协会;大篮协则认为自己是民间社团,CUBA联赛16年来也是大篮协一步步扶植、培养起来的大学生篮球联赛。

  说到大篮协就不得不提今年1月5日换届前的大篮协执行主席、浙商张宁飞。在不少大学校长和专家眼里,张宁飞就是CUBA的大卫·斯特恩(现任NBA[微博]总裁)。十多年来,喜爱篮球的他一直在为这个联赛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联赛赔钱了他担,赚钱了他会继续投入到联赛中,所以CUBA才能发展得这么快。”一位参加多年CUBA的大学队教练对记者说,“如今CUBA在市场拓展方面刚有些起色,大体协却要将这个联赛收回。”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说到底CUBA的争夺其实还是利益的争夺,“之前CUBA十几年一直在大篮协手上,大体协为什么不要?因为一直在赔钱。这些年来CUBA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断提高,赞助商也多了,开始赚钱了,大体协却要收回了,这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

  一位大体协工作人员透露,尽管CUBA与张宁飞的赞助合作协议到今年6月才到期,但这次东南赛区的比赛已经全然不见大篮协相关人员的踪影。“应该是心凉了吧,投入扶植了这么多年的联赛,说拿走就拿走,肯定也不愿意再管了。”一位参加多年CUBA联赛的参赛队教练私下对记者说。

  新的运作方案带来变数,前景难料

  虽然今年的CUBA如期举行,但开赛仓促,只获得了100万元赞助,资金缺口不小。东南赛区的参赛队员们普遍反应,比赛服装等装备发得比往届少。更让人心里没底的是,尽管大体协方面表示,CUBA还会继续办下去,但明年的CUBA怎么玩,还是个未知数。

  据悉,此前在西安换届会议上,大体协提出了要办四级篮球联赛的构想,具体来说就是初中联赛、高中联赛、CUBA、CUBS(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在这套体系中,CUBA就变成了CUBS之下的二级联赛,等于自动降级。此外,在CUBS体系中,CUBA参赛球员的范围也会被收缩,此前可以参赛的各大学篮球特招生,可能被取消参赛资格。这个前提下,CUBA的观赏性将会下降,像刘子秋那样直接从CUBA被选入CBA[微博]也将没有可能。

  一位率队参赛的大学体育部部长表示,大体协的初衷也许是好的,希望建立分级、系统的篮球联赛体系,但这样的安排有失偏颇,“对运作了这么多年的CUBA来说,等于是全部打散了重来。”第四次参加东南赛区比赛的球员郑卓(化名)对记者说:“作为一名篮球特招生,CUBA对我上大学和继续打球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这些年来我对这项比赛有种特殊的感情,之前也听说了未来CUBA会发生改变,心里还是觉得挺难过的。”

  记者了解到,此前,教育部曾要求大体协妥善处理CUBA的问题,但截至目前大体协方面对于CUBA下赛季怎么运作还没有明确消息。

  本报记者 冯兴

  本报实习生 郑婷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