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郑凤荣,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比较陌生。但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讲,她可是家喻户晓的明星。
1957年11月17日,年仅20岁的郑凤荣,在参加北京田径运动会跳高比赛中,成功跳过1.77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美国运动员麦克丹尼尔保持的1.76米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子选手。新纪录的诞生,震惊了世界体坛,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每年这个日子,郑凤荣都会和多年的好朋友聚在一起,谈谈旧事、聊聊体育。而今年的“纪念日”,郑凤荣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操办”。她告诉记者,“59年了,我不想把这个破纪录的纪念日作为回忆我个人荣誉的日子,只是希望这个纪念日能够成为老一代运动员拼搏精神共同的回忆和一起努力拼搏的见证。”
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郑凤荣,回忆起当年驰骋田径赛场的往事时,依然思维敏捷,妙语连珠。郑凤荣说,她是毛泽东时代的运动员,周总理的精神一直鼓舞她至今,在遇到困难和感到无助时,她都是靠这些信念支撑走过来的。多年来,郑凤荣一直坚守着心中的体育梦,心系体育事业发展,关注有困难的老运动员,她总是说“我们要忘记过去的成绩,要多想想现在还能为体育事业发展做些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批运动员、教练员怀着为国争光的志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奋力拼搏,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光辉业绩。”郑凤荣感慨地说,“在少数取得成功的运动员背后,竞技体育项目超强度的训练和对抗中很多运动员、教练员留下了不同程度损伤,很多人直到现在的生活状况并不很好。”为此她成立了“北京郑凤荣体育文化发展基金会”,聂卫平、赫建华、曲银华、桑兰等运动员都是郑凤荣基金会的帮扶对象。郑凤荣表示,“跟他们治病需要用的钱相比,我们的捐助可谓杯水车薪。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可以送去温暖,希望老运动员、老教练员和甘做铺路石的无名英雄们能享受幸福的晚年,更好地支持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现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最近国家又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我们要向体育强国迈进。虽然我不可能直接参与,但是作为中国体育人,能在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做事出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郑凤荣说。
我们经常在说体育精神。那么体育精神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对于郑凤荣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体育可以造就一个人的健康和积极的输赢观,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坦然地面对输赢,怡然地面对得失,这就是人格的体现,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标志。
原国家体委老领导张彩珍曾这样评价郑凤荣,她体现了中国人的尊严,牢记了周总理的教诲。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那就是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道理。59年前的这个世界纪录在那个历史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为体育界带来震动和喜悦,也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为新中国赢得了巨大荣誉。59年过去了,这个纪录留下的是一种精神,就是在困难环境下的知难而进、奋发图强、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精神。
无论是破纪录之后,为了再创佳绩,6年提高1厘米的艰辛和努力,还是曾经遭遇腮腺癌病痛时勇敢地和病魔作斗争,无论是“文革”时期告别体坛,在北京的后海学会了织毛衣、钉板凳、砌墙、做饭,过起了小日子,还是改革开放后,历任中国体育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董事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专职副秘书长,并在1995年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授予的“奥林匹克勋章”,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和执旗手,英姿飒爽地行进在开幕式上等等,对于郑凤荣来说,体育培养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态平衡,同时又是一种永不放弃,挑战自我的精神。
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讲,个人荣誉只是最终的结果,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体育精神才是每个运动员所应追求的目标。“我就是想为社会尽一点小责任,在有生之年继续为祖国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郑凤荣坚定地说。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