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栋
大型综合体育运动会结束后,场馆的后期利用问题,一直是世界体坛比较头疼的事情。雅典奥运会之后,希腊很多奥运场馆很快就遗弃;伦敦奥运会结束后,不少无法继续利用的场馆直接被拆掉。
在沈阳采访全运会期间,记者发现本届全运会组委会在场馆问题上,明显考虑了“后顾之忧”。作为主赛区,沈阳赛区集中了大部分场馆,这些场馆可以归为三类:一类就是以奥体中心为代表的场馆圈,主要是以北京奥运会期间建设的体育场为主,辅助建设了游泳馆和综合馆。现在奥体中心周围已经是高楼林立,商业繁华,体育场馆与浑南地区的城市建设融为一体;第二类场馆是以辽宁省体育局的训练场地改造为主,全运会之后这些场馆将成为各运动项目队的训练基地,将继续发挥作用;第三类场馆分布在各大学校园内,全运会之后他们的使用率会更高。
记者甚至在锦州、葫芦岛、盘锦等赛区看到,很多新建的体育场馆,都无一例外地放在了类似开发区的地区,一个场馆坐落在一个城市新区,必然成为这个地区发展的核心。
记者在采访东亚四强赛时,亲眼看到韩国首尔的奥运会场馆、世界杯球场的后期使用效果——它们无一例外都成为当地区域内的生活中心。在垃圾场上建成的2002年世界杯主会场,现在是当地居民的购物、健身、休闲中心。
在全运会的各个赛场里,记者几乎都能感受到场馆后期使用的考虑因素。所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本届全运会倡导“全民全运”精神,如果在全运会之后,这些场馆能够有效使用,为老百姓提供健身、休闲场所,将是这种全运精神的更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