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别骂孩子 国少无辜

2013年08月17日03:44  新京报

  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掉耐心。我们不如给孩子们足够耐心,等上三四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发展。

  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14岁刚刚开启少年时光,他们还是孩子,在家里处处需要家长操心照顾。比起小学生,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上下学时不再需要家长们接送了。

  同样是初中生,参加亚青会的国少队队员们似乎注定要与众不同。他们要身披国家队比赛服为国征战。球踢不好,还会遭到外界的批评和责骂。

  这些孩子们也懂得上网,不知道他们看到“耻辱”二字后作何感想。人们责骂的是不争气的中国足[微博]球,但这骂声却无形之中转嫁到这些孩子们身上。

  对于他们来讲,这样的谩骂场面或许从未见过,也没有心理准备,但他们却必须接受现实,他们从最开始进入国字号球队就要为中国足球背债、挨骂,这是一个极不健康的环境。

  这些社会性、大规模的批评和责骂本不应该由14岁的孩子来承担。14岁,无论学生还是球员都处于最关键的成长期,教育环境和生长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常有人说“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这些未成年的孩子需要鼓励。如果让他们的耳朵过早充斥对中国足球的聒噪和谩骂,对于这些孩子的心理打击将是致命的。

  本该是阳光、健康、快乐的足球会因大规模的骂声而在孩子们的心中变得扭曲。中国踢球的孩子本来就少,如果再有喜欢足球的孩子被骂跑,那将是中国足球最大的悲哀。

  输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掉耐心。既然这个年龄段有1300多注册球员,而且也有一些不错的苗子,我们不如给孩子们足够耐心,等上三四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发展。

  三四年后,我们再跟同年龄段的东帝汶队约场球,看那时会是什么情况。如果再输,就真该反思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了,也该有人为此负责。

  赵宇[微博] 新京报体育评论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