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从乒乓球丢了混双说起

2013年05月20日10:17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巴黎世乒赛中国队丢了混双。要在过去是天大的问题,但现在却轻轻带过。自2003年以来,中国队一直包揽世乒赛单项比赛金牌,无敌天下。即使有敢于挑战的,也是换了护照的“原中国人”。

  >>>>签表对阵 赛程赛果 电视直播 历届冠军 高清图集

  中国等于乒乓球。我乒乓球水平不咋地,但是在办公室里可以统治一群“80后”。我读书那时,把两张课桌子拼起来,或者水泥地上划个线就开打,“水平”就是这样练出来的。那个时候,除了可怜的“桌上网球”,还能有什么呢?中国的乒乓大国,也就是这样发展出来的。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谁还会这样?现在的学生乒乓球水平自然也下滑惊人。如果能时光倒转,三四十年前随便拉一个5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打遍如今白领无敌手了。

  如今乒乓球在中国不见了群众基础,却仍有一些为金牌而存在的队伍,在举国体制的关怀下欣欣向荣。中国的乒乓球水平之于世界,仍然像美国佬的武器档次之于世界一样,提前得不止一个档次,这是另一个两极分化。

  为什么会两极分化?因为职业化的足球和篮球,正透过连接世界的窗户,并努力融合进去。乒乓球比较足球和篮球存在天然的差别,那就是运动本身给人的视觉差和由此而来的受欢迎程度、巨量的商业投入对运动普及发展的巨大作用,这都不是势单力薄的乒乓球可比拟的。必须承认,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着差别。所以,尽管中国年轻一代不会打乒乓球,但专业的中国乒乓球选手依旧顶天立地,打得业余的欧洲选手满地找牙。

  中国的乒乓球太伟大了,把对方都打没有了,以至于国人也对世界赛等同于国内赛的比赛失去了兴趣,国际上更有声音,要把乒乓球从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取消。如果乒乓球没有了参加奥运的资格,那么举国体制还会容得下它吗?

  留在奥运会,留在举国体制,就是中国乒乓球的命脉。

  本届巴黎世乒赛,中国队出征时的表态更像是扶贫宣言。刘国梁说,现在工作是“把全世界乒乓球水平都带动起来”,他承认“如果不改变乒乓球的发展,路会越走越窄。包括奥运会,我们如果一直包揽,最后的时候会成什么样?真的要是乒乓球离开了奥运会,所有乒乓人怎么办?没这个舞台,整个项目都没了,这就是彻底的失败。”这话说得真诚,说到根上了。

  下围棋,丢了边角,保住了大龙。为了让乒乓球成为大家参与的项目,该做的事情是一定要开始做的。至于世乒赛中国队混双失冠的原因?大家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